(記者 蕊蕊)5月4日上午,“海絲”國家菲律賓的巴朗蓋探險船隊登陸廈門,作為中國首站,今日,廈門在國際郵輪中心舉行歡迎儀式。這是繼成功舉辦全國首個以郵輪為載體的文化交流活動——“海絲路閩南情”之后,廈門再迎作為“海絲”戰略支點港的里程碑事件。中國帆船探險協會、菲律賓代表團同期抵廈參加本次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由菲律賓共和國駐廈門總領事館、廈門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廈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口岸辦、海關、邊檢、海事局給予大力支持。巴朗蓋船隊將在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停靠10日,利用廈門水、陸交通優勢,31名船員將前往晉江、德州、北京、山東等地開展文化交流,于5月12日從廈門揚帆離開。歡迎儀式上,菲律賓總統特使威廉·利馬發來賀辭,對活動順利舉辦表示誠摯的祝賀。菲律賓駐廈門領事館總領事julius ceasar a.flores表示,本次活動與“海絲路閩南情”郵輪文化之旅一脈相承,是中菲兩國加強人文交流的最佳典范。
一個多月前,“海絲路閩南情”文化交流活動搭乘郵輪,重走“海絲”,帶閩南文化、鄉音情懷下南洋,向菲律賓等海絲沿線國家展現了廈門的港口底蘊、城市形象,激發文化共鳴,進一步增強了廈門的吸引力,開啟“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新風向。
應和“海絲路閩南情”主題,做為重返山東德州尋訪蘇祿王后人的尋根之旅。4月28日,由三艘巴朗蓋古法木船組成的巴朗蓋船隊從馬尼拉起航,經近千海里航程,于昨日(5月3日)抵達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在廈期間,巴朗蓋船隊將乘坐渡輪環鼓,欣賞廈門南音表演,并登“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參觀交流。巴郎蓋探險隊隊長arturo t. valdez先生表示,“海絲路閩南情”活動在當地反響熱烈,此番遠道而來,是被廈門開放的城市文化、閩南特色、鼓浪嶼風情所吸引,也是對“海絲路閩南情”活動的熱烈回應。
巴朗蓋船隊來自菲律賓,由3艘采用古法建造的木船組成。以1976年發現的巴朗蓋木船為原型復原建造,憑借風力驅動、星星導航航行,是菲律賓造船技術的結晶,是世界海洋文化的代表。第一次巴朗蓋航行開展于2009年-2011年,歷時17個月,訪問印尼、馬來、文萊、泰國、新加坡、柬埔寨、越南海域。2017年,是蘇祿王訪問中國600周年,為紀念歷史,巴朗蓋重走當年航程,于今年4月28日開啟中國之旅,廈門是該船隊訪問中國的首站。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以港立市、以港興市,“大廈門灣”擁有兩千多年航運史,是古代“絲綢之路”第一出海口,巴朗蓋探險隊的到來,呼應了時代契機,契合了廈門海洋文化,是中菲友誼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再次延續,也將進一步凸顯廈門海絲戰略支點港的地位,打造廈門“引進來、走出去”雙向交流、互利共贏的橋梁。
【歷史回顧】
1417年,蘇祿蘇丹率領他的家人及300多名隨從訪問明朝中國,受皇帝熱烈歡迎。返航途中蘇丹因病在中國逝世,明皇為其風光大葬,蘇丹夫人及其兩個兒子留在中國守墓。
全市最大一艘途中加油船下水
樓陽生:努力辦一屆精彩惠民難忘的青運盛會
中國民生銀行聊城分行2018年誠聘英才(11人)
聽民情解民憂惠民生
工商部門行政約談 督促企業及時整改
菲律賓巴朗蓋探險船隊登陸廈門 開啟中國文化交流之旅
川滇苗胞大聯歡 唱響苗族古歌展現幸福生活
阜陽市政府規章立法協調工作規則正式頒布
應天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掛牌儀式在江蘇中寧教育集團隆重舉行
張臺小學強調 “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
荊門市掇刀區“農超對接”打造“訂單農業”促農民增收
第十五屆海南省青年美術作品展海口開幕 市民可免費觀展
開福區清水塘街道在主題黨日為50余黨齡的老黨員送祝福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類政策解讀
以竹為媒,永安與世界對話
他的字筆力沉厚一派“正大氣象” 書法大展紀念書法家胡問遂誕辰100周年
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建設生態美麗經開區
當涂縣人社局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東港市召開“兩個一批”工作推進會議
漳浦赤嶺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做足水文章 實現生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