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國友委員代表無黨派人士的發言
統籌謀劃推進
加快綜合交通廊道建設
市委市政府推出“三條廊道”建設的戰略舉措,抓住了金義都市區建設的牛鼻子,找到了八婺共建的突破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作為“三條廊道”基礎性工程的綜合交通廊道,是金義科創廊道和浙中生態廊道建設的重要支撐。為此,我們應當把綜合交通廊道建設提到戰略高度,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更要迎難而上,以更大決心推進建設。
一要充分理解綜合交通廊道“綜合”的內在含義。建議“交通廊道辦”要提升能級,整合相關部門職能,并實行實體化運作。二要加強綜合交通廊道建設的統籌協調。力爭在2020年我市高鐵路網形成前,完成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的閉合。三要高度重視高鐵經濟帶來的虹吸效應。要抓緊提升自身的內聚力,盡早形成綜合交通廊道的閉合圈,把金義都市區的“氣門芯”牢牢扎緊。四要做好交通與產業融合的文章。重視交通廊道三個圈層的環線開發,因地制宜,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確定交通廊道沿線的產業布局。
祝亞雄委員代表九三學社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以科技城為龍頭
加快金義科創廊道建設
位于金義都市新區的科技城就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平臺,是金義科創廊道建設的主陣地,是推動都市區高質量發展的點睛之筆,我們必須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加快推進。
第一要明確責任主體。建議由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承擔開發實施的主體責任,不宜再另起爐灶。市相關部門要盡力做好配合工作,抽調得力人員,到科技城掛職或任職,破解市區兩級協調難的頑疾。第二要彰顯科技元素。應弄清科技城的本質,通過“園區”向“城區”轉型,實現功能上的重大轉變。加強院市合作,全力辦好金華理工學院。加快建設孵化園,做好科技城的配套設施建設。第三要突出主導產業。要立足本地基礎、面向未來產業,深入調研,多方認證,確定科技城的主導產業。科技城不宜布局占地面積很大的工業項目,而應體現創新、高效、高端的特色。
樓小平委員代表市政協人資環委的發言
讓浙中生態廊道
成為金華又一張金名片
浙中生態廊道是全國首個全市域、全流域、規范化的生態廊道,是金華一大創舉。為更好地推進生態廊道建設,把這件關系到金華長遠發展的事業辦得更好,我們建議要“四個注重”:
一要注重生態保護。浙中生態廊道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多樣的、可持續的生態系統。不僅要尊崇自然,還要以科學方法修復生態,并搞好河道兩岸環境整治。二要注重突出重點。防止盲目鋪攤子,在當前資金、土地指標受限的情況下,一定要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當前應當突出重點流域、重要節點城市、重點項目的建設,盡快出成效、出形象,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態廊道建設的成果。三要注重資源整合。在統一規劃、統籌調配下,整合建設、國土、農、林、水等部門力量,把資金、土地指標、旅游等要素資源向生態廊道建設項目傾斜,集中力量辦大事。四要注重群眾參與。生態廊道建設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目的就是為了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好。
陳佳芳委員代表民進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優勢
煥發金華經濟新活力
金華是全國10個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中唯一的地級市,如何發揮金華現代服務業優勢,煥發金華經濟新活力?我們認為,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拉長板。金華現代服務業的長板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泛娛樂產業。要利用現有優勢,把電子商務服務范圍延伸到醫療、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領域,打造跨界融合新生態。二是補短板。金華現代服務業的短板就是與制造業聯系不緊密。要鼓勵和支持傳統制造業擁抱互聯網,運用智能化、物聯網等新技術,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金華在打造新能源汽車小鎮時,應融入更多信息經濟元素,如智能芯片、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等,讓汽車更智能。三是創新板。要積極搶占新領域。建議規劃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的應用試驗區,政校企合作共建研究院,加快研究步伐和成果轉化及項目投資,努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金輝委員代表金華市工商業聯合會的發言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
助推改善投資環境
一年來,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特別在民生領域,老百姓辦事方便了,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點贊,金華“最多跑一次”改革滿意度全省最高。但必須看到,在涉及企業投資審批等方面,事項多、環節多、流程繁、時效低的情況依然存在,企業投資環境仍不盡如人意。希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為都市區建設注入強大新動能。
一要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對每個企業綜合項目(或列入市重點項目的),建議由行政服務中心指定一個部門負責牽頭“首位承辦”,明確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由專人負責落實。二要提高投資審批時效。建議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優化審批流程,實現堅守法制底線與提高審批效率的有機統一,真正實現“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這個目標,讓企業家安心、放心、全身心創業。三要嚴格兌現扶持政策。既要強調政策的嚴肅性,又要體現政策的連續性,更要及時研究政策的有效性。
周曉玫委員代表民盟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讓195顆古村落明珠
在鄉村振興中大放異彩
金華目前有195個古村落。我說它“既多又少”。先說“多”,195個古村落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7個,占全省的25%;中國傳統村落53個,比江蘇一個省還要多。再說“少”,在全市4438個行政村中,它僅占4.39%,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充分發揮古村落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作用。
一要理順體制機制,管理規劃一盤棋。建議以此次黨政機構改革為契機,變“政出多門”為“政出一門”,對古村落保護開發“一張藍圖繪到底”。二要合理利用,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突出重點,這195個古村落就是重點。同時建議結合精品旅游線路的設計,合理規劃,分步推進,讓歷經歲月洗禮的古村落,真正成為八婺大地上令人向往的“夢里老家”。三要珍惜明珠,加強保護,留住鄉愁。要妥善處理好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處理好保護與村民住房需求改善的關系,處理好“保護”與“拆危”的關系,抓緊劃定保護范圍,珍惜每一顆古村落明珠,留住鄉愁,為我們找到根之所依。
鄭艷球委員代表婺城區政協聯絡組的發言
縱深推進“一村一委員”
為中國式民主提供金華經驗
“一村一委員”是我市政協推出的一項創新性舉措,一年來,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到基層、到現場、到一線,在聯村親歷中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在一線中展示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得到群眾的普遍好評。“一村一委員”是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新創舉,是委員履職的新平臺,是委員隊伍建設的新抓手,是聯系群眾的新通道。作為一種新的嘗試,無其他經驗可以借鑒,我們應當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讓“一村一委員”更加成熟規范。
為此建議:第一,著眼全局需要,深化“一村一委員”工作內涵。第二,完善“發現問題—反饋問題—解決問題”的機制。委員要前移民主監督的關口,將發現的問題反映給政協辦,由政協辦會同黨政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交辦問題,主辦單位要按照“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定人員”的四定原則加以落實解決。第三,加強保障,將“一村一委員”專項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四,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盧森軍委員代表民建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辦好學前教育確保幼有所教
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學前教育跟老百姓的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2015年金華市區戶籍出生人口為7000人,2017年達到1.2萬人,增加5000人。同時,大量外來人員子女也到城里上幼兒園。兩撥人口潮雙重疊加,幼兒園入學難問題日益突出,亟待引起高度重視。
為此建議:一要增加政府投入。可以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幼兒園,花小錢辦大事。同時以就學券的方式補貼每個戶籍兒童,讓每個小孩都能享受到政府福利。并適當提高普惠制幼兒園的收費標準。二要完善幼教規劃。應該嚴格按照規劃,對漏建、少建或改變用途的,要嚴肅查處,恢復原來用途。可以利用當前城市拆遷改造的機會,多規劃建設一些幼兒園。三要提升辦園質量。教育部門要加強日常督導檢查,規范幼兒園的辦學活動。四要出臺人才政策。切實提高幼兒園老師的工資待遇,強化幼兒園老師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增強職業吸引力。
施莉委員代表農工黨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加快浙中醫療中心建設
提升金義都市區軟實力
為了加快浙中醫療中心建設,更好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醫療的需求。
我們建議:一要做大做強骨干醫院。從醫療衛生資源布局來看,要充分發揮金華市中心醫院的引領作用,積極發展與海內外一流醫療機構的合作,支持其做大做強。二要做優特色專科醫院。比如要抓住當前中醫發展的大好機遇,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以及骨傷科等重點學科建設,使其成為中醫龍頭醫院。市第五醫院皮膚科在省內享有聲譽,是否考慮將其建設成皮膚專科醫院。同時對民營醫院要關心引導,在學術研討、職稱評定等方面要一視同仁。三要引進和培育醫學人才。目前,市區三家骨干醫院4600多名醫技人員中,市拔尖人才20人,具有博士學歷的只有22人。顯而易見,高層次人才非常緊缺。因此,除了政府努力外,醫院的人才配套政策要跟上,引進和本地培養的人才要同等對待。
龔小倩委員代表民革金華市委會的發言
把金華古子城打造成
人人向往的城市客廳
古子城是金華的城市之心,它是金華“一城一區”開發建設的重要板塊。如果說多湖中央商務區展現的是金華城市的未來,那么,古子城承載著金華厚重的歷史文化,代表著金華城市的厚度。如何讓古子城“活”起來。
為此建議:一要理順管理體制,做好頂層設計。理順關系,明確職權,抓緊古子城總規的修編和詳規的編制,明確功能定位,以此引領古子城保護利用的有序展開。二要植入多種業態,吸引八方來客。一方面建立美食一條街,另一方面把酒坊巷打造成以酒文化為主題的歷史文化創意街區,助推金華酒業發展,同時展出非遺項目,讓婺劇、婺州窯、浦江麥稈畫等八婺大地的非遺項目以及名優特產進駐該區域,設展銷中心,進行展示展現、互動體現。三要強化基礎配套,打造城市客廳。盡快啟動東市街、飄萍路下沉工程,使古子城與八詠公園、萬佛塔、婺江連為一體,并做好吃、喝、游、樂、購等必備的基礎配套,尤其要抓緊推動大型地下停車場建設,解決停車難問題。
寧德國家糧食儲備庫項目各種儲糧設備已投入使用
承德市召開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回頭看”群眾舉報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
[彭州市]彭州市“多點開花”對口幫扶藏區醫療衛生建設
湘潭180余名宣傳文化骨干集體“充電”
臺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市區房產開發項目工程質量安全雙隨機檢查情況的通報
集思廣益促發展 建言獻策惠民生
市質監局督查檢查“五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
內江市唱好“三部曲”打造陽光透明低保
九江城郊養老院本土護工短缺 感興趣的可以去試試
西安地鐵積極備戰 筑牢防汛安全網
處暑鴨價差十倍 超低價白條鴨你敢吃嗎?
公安部:力保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持續平穩
關于“三大戰役”工作表現突出的公務員集體(含參公)、科級及以下公務員擬獎勵名單公示
成都市城管委:ofo、摩拜車身“牛皮癬”現象突出
【交通】11路公交車能否延長收班時間?
邵武市大埠崗鎮積極宣傳就業扶貧政策
脫貧攻堅路上足音鏗鏘
工信部規劃司領導到我市溝通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887號建議辦理意見 探討軌道交...
全國罕見!撫州這一河灘未解之謎公布,竟然...
德陽站動車發客量增長超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