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司馬天民)投資20億元的茂盛環境、18億元的勝寶萊科技、5億元的合力泰生物識別等14個“高大上”工業項目紛紛開工竣工,總投資額達88.7億元。初夏時節,泰和縣項目建設火熱升溫,氣勢如虹;項目之“花”美麗綻放,開滿園區。
工業經濟如何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高端優質項目是動力源泉,精準招商則是“制勝法寶”。去年以來,泰和縣創新招商引資模式,推動拉網式、地毯式招商向精準化、靶向型轉變,著力提高項目落地成功率,引得大批項目紛至沓來。去年,該縣簽約引進項目31個,簽約資金160.9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度與上年相比實現“兩個翻番”,創歷史最好成績。今年一季度,該縣又成功簽約項目8個,簽約資金23億元,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好鋼用在刀刃上,精力花在關鍵上。該縣始終把目光瞄向“高精尖”項目,聚焦國內外500強及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聚力引進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生態效益好的“綠富美”項目,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基地型、旗艦型、領軍型企業投資落戶。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按照“融入長珠閩、對接京津冀、鞏固港澳臺、拓展亞歐美”的思路,借助國家工商總局對口支援優勢,推動招商引資多點布局、精準定位,在深圳、廣州、北京等地廣泛開展專題招商和經貿合作活動,有效承接了沿海產業梯度轉移。去年,該縣引進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個,5億元以上項目11個,其中國內500強企業1家;引進的勝寶萊、中科泰盛項目投產達標后,產值可達行業內全國前列。
該縣打破以往“摘到籃子里都是菜”的固有思維,將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力點,精篩細選招商引資項目,圍繞電子信息首位產業,裝備制造、綠色食品主導產業,實施關聯招商、鏈條招商、專業招商,變“招企業”為“招產業”,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度。同時,該縣對30多個不符合產業發展、環保要求的項目婉言謝絕,拒之門外。去年,該縣簽約引進電子信息項目18個,與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合力泰科技形成產業鏈互補,電子信息產業首位度節節攀升,電子信息及配套企業達7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5億元,占據全縣工業總量的“半壁江山”,該縣也被列為“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巢好引鳳棲,花香蝶自來。該縣視精細服務為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當好細心熱心“服務員”,按照一個項目一個招引單位,從項目洽談、落戶到幫扶,全程對接、跟蹤服務,讓項目引得進、落得下、留得住。并根據企業發展實際,優化招商政策,先后出臺了《智能終端產業園優惠政策》《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大優惠政策,從企業用地、廠房補貼、產業扶持、搬遷補助、稅收優惠等方面予以傾斜扶持,實施“一企一策”定向培育,為企業投資、增資擴股、用電用工進行精準幫扶,全面釋放惠企政策磁場效應,打造項目投資政策“洼地”。該縣還深入推進“百組幫百企”和“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創新推出定責包辦零死角、定點幫扶零距離、定向對接零縫隙、定標服務零障礙“四定四零”工作法,并在全省推廣普及。去年,該縣為企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228件,降低企業成本6.35億元,新增投資50多億元。
南平市迅速行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我市開展光伏扶貧項目專項督查
充值卡丟失市民卻渾然不知 公交人打電話尋失主
張家港口岸進境亞麻再次突破5萬噸
念好新時代的“山海經”
瞄準“高精尖” 引進“綠富美” 泰和精準招商迎來項目滿園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
市三院健康促進醫院工作受到國家衛健委專家高度評價
深圳海關實施口岸“限時作業”
湘桂古道永州段修繕工程開工 先期修復6處文物點
市領導調研新區西岔園區---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快速推進
寫春聯 送祝福
勠力沖刺 決戰貧困
元旦期間本市安全生產工作總體情況
市委黨校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輔導
淮安區南閘水利服務站嚴抓節日期間安全生產
市殘聯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
大觀區委常委擴大會議召開
銀聯閃付有望株洲上線可刷手機、銀行卡乘公交車
交通安全宣教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