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有關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文件精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加快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建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培育發展特色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一、農業生產態勢良好,質效同增
(一)、農業增速回升加快。2017年,全市實現農業增加值為2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9%,較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增加值完成173.3億元,增長5.8%;林業完成4.6億元,增長14.6%;畜牧業完成48.9億元,增長0.5%;漁業完成3.7億元,增長12.1%;服務業完成12.5億元,增長6.4%。
(二)糧食生產保持穩定。2017年,在克服長期高溫干旱天氣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全市糧食穩定生產。糧食面積達758.1萬畝,較上年下降0.53%;總產211.5萬噸,與上年持平略增。其中夏糧面積432.5萬畝,總產量114萬噸,增長2.7%。秋糧面積325.6萬畝,總產97.5萬噸,下降3%。
(三)瓜菜產量普遍增長。2017年,全市蔬菜面積達到130萬畝,產量達282.2萬噸,分別增長5.2%、4.5%。瓜類面積54萬畝,產量142萬噸,分別增長0.52%、3.6%。全市設施數量達到40.7萬個,較上年新增2.6萬個。其中日光溫室8.4萬個、12.2萬畝,大拱棚8.5萬個、10萬畝,設施農業面積占到全省的38%。大荔縣是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反季節瓜果菜生產基地,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8.9萬畝,瓜果面積達到4萬畝,是全市乃至全省設施農業發展典型示范縣。
(四)果業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近年,我市注重果業品牌宣傳,加大對果業品牌的注冊和商標保護,果業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2017年,榮獲“2017中國果業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五大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達123.67億元,較上年增長7.2%。9月,我市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授予“中國優質果品示范基地”稱號。我市“白水蘋果”“大荔冬棗”“蒲城酥梨”“合陽紅提”榮獲“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7年全市水果總面積達到314.7萬畝,總產量達到345.4萬噸,增長5.6%。其中蘋果面積166.9萬畝,產量214.8萬噸,增長4.8%。
(五)特色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我市把加快特色產業發展作為農業工作的重點,突出櫻桃、軟籽石榴、花椒、油用牡丹、藥材、休閑農業觀光園等,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臨渭區、華陰市和澄城縣全力打造櫻桃生產基地;潼關縣利用溝壑梯田栽種了9000畝軟籽石榴,品種優良;富平縣建設了萬畝黃庈中藥材基地;韓城市在芝川鎮富村規劃建設韓城富水灣休閑農業觀光園,園區其名取自富裕之村,緊鄰澽水河畔。“八園”分別為富春湖露營園、盆栽月季觀賞園,月季品種展示園、藤本花木造型園、古樁月季培育園、盆栽水果種植園、百花齊放景觀園、露地月季生產園,最終建成集花卉研發、工藝展示、生產加工、科普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化花卉科技產業示范基地,打造成陜西乃至西北花卉行業的領頭企業,為我市農業休閑旅游發展“錦上添花”。
(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成效顯著。一是數量快速增長。全市各級各類現代農業園區達到359個,已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1個,省級園區48個,市級園區135個,其中市政府命名的51個,實現各縣市區、主導產業、一二三產、市場主體全覆蓋。二是建設規模擴張。各類園區建設面積89.3萬畝,占到全市耕地面積的12.06%,形成了點上突破、面上帶動、板塊推進、規模發展的基本格局。三是輻射示范引領效應增強。在現代農業園區的引領下,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園區內作物平均畝產值遠高出大田作物水平,從業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達一倍之多。
(七)林業生態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我市以建設綠色東大門為目標,持續開展綠化秦東大地,建設美麗家園行動,開展荒山、荒溝、荒沙治理,打造了一大批規模大、標準高、效果好的綠化工程。全年完成育種育苗面積8.5萬畝,較上年增長1.2倍,完成造林面積67.6萬畝,較上年增長13.7%,零星植樹1317.2萬株,較上年增長20%。
(八)畜牧養殖穩步發展。2017年我市以建設健康型、生態型、品牌型、創新型、安全型畜牧業為重點,全力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全市畜牧業克服宏觀經濟下行、環保壓力加大等不利影響,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2017年,全市新擴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40個。創建部級示范場2家,省級6家,市級24家。年底全市出欄生豬247.6萬頭,下降0.5%;出欄牛8萬頭,增長0.97%;出欄羊63.5萬只,下降0.2%;出欄家禽999.1萬只,增長1.18%。全年肉產量達到22萬噸,下降0.32%,蛋產量達11萬噸,增長0.63%,奶產量達39.3萬噸,下降0.86%。
畜牧業價格波動回升。縱觀今年畜牧業價格變動情況,變化在合理區間震蕩,但波動時間較短。生豬收購價格春節過后有所下滑,從18.28元/公斤下降到5月份的低點11.89元/公斤,6月價格回升到12.6元/公斤,8月中旬以后回歸正常,在14-15元/公斤的范圍內震蕩。雞蛋價格先降后升,養殖戶由虧轉盈。上半年雞蛋價格從7.67元/公斤下降到了6月份4.6元/公斤的低點,然后開始一路攀升,在8月下旬到達高點10.28元/公斤,9月份以后價格略有回落,在8-10元/公斤之間徘徊。牛肉價格穩定,羊價漲幅明顯。牛肉平均價格54.76元/公斤,同比下降3.1%。上半年羊肉價格穩定,平均45元/公斤,7月份開始不斷上漲,11月底價格為54元/公斤,同比增長18.42%。
(九)水產品產量穩定增長。2017年,我市主動適應漁業發展的常態,按照現代漁業、生態漁業、健康漁業的發展理念,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全市漁業得到穩步健康的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4.5萬噸,增長7.5%。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農村表現最為突出,一方面農業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農產品由以前全面的供不應求,變為供不應求與供大于求同時并存。為此,面對新的矛盾,要改變農業現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必須立足實際,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進。一是要夯實農業生產基礎,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二是要大力調整農業結構,通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結構提質量來滿足市場需求結構的升級。三是要緊抓機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為農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全市上下要結合區域特色,制定切實可行發展規劃,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四是要強化科技創新應用,大力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農業種養殖、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吉安市新增3家四星級旅游飯店
【黨旗飄揚黨徽閃耀】山村振興的“火車頭”
全市縣干招商小組引入項目400多個
他們用單純的手藝,行孝老之舉,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永泰:信訪舉報宣傳進家門
2017年渭南農業發展態勢良好 亮點紛呈
大田一男子酒后砸警車打警察 妨害公務被判刑
市政府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
第二屆橫峰荷花旅游節開幕
新華街道提升留守兒童幸福指數
樂安:貧困群眾住有所居
市統計局召開2017年全市勞資統計工作暨業務培訓會議
常州一男子假裝試戴金項鏈,轉身就騎電動車逃跑
170名回沈老鄉 投資255.9億元
黃賢饅頭: 味傳東洋600年成“第一”
榮成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誓師動員大會召開
別叫我老外我們共同愛
徽州區項目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
雞西消防支隊開展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負責人約談培訓
金雞嶺片區昨再拆600平方米“野別墅” 累計拆違面積6060余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