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秦淮區龍王廟社區,年長的居民把社區黨委書記徐水蘭當作自家女兒,孩子們則把她當媽媽,“有困難,找水蘭”,甚至成了龍王廟社區的一句“流行語”。
推進居民自治,老小區有人管了
位于新街口附近的龍王廟社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卻居住了4300戶、13000人口,老舊小區多、老職工宿舍多。曾經,新街口的繁華與這里毫無關系。高樓的背后,是老小區的破敗與蕭條。
火瓦巷26號居民王鳳蘭回憶,以前小區的物業費1平方米只收三毛五,物業公司入不敷出,2011年被迫撤出。“連個看門的都沒有,三天兩頭丟東西,環境臟亂差,垃圾到處扔,老鼠遍地跑。”
老舊小區,沒有車位、門面房等可以出租的附屬設施,物業公司不愿入駐。屢屢碰壁后,當時還是社區主任的徐水蘭陷入思考:物管公司不愿入駐,能否嘗試居民自己管?
說干就干!徐水蘭帶領社區工作人員,不分白天黑夜對262戶居民挨家挨戶走訪,聽取意見,發放給全體業主一封信。經過問卷調查和幾場小區管理議事會,最終換來了居民共同的聲音——成立小區自管委員會。2011年底,火瓦巷26號小區首屆自管委員會成立,居民投票產生了7名自管小組成員,從此,火瓦巷26號小區“有人管”了。
自我管理后,火瓦巷26號小區環境好了,糾紛少了,還融入了大社區的各項鄰里活動。這一經驗迅速在其他小區成功復制,并在秦淮區類似社區推廣。
掛起“紅絲帶”,人情味濃了
每天早上,在小火瓦巷、洪武路一帶居民區里,總能看到一些房間的門窗上掛著“紅絲帶”,這是獨居老人們身體健康的“消息樹”。龍王廟社區有30多位獨居老人,每人都有一位結對幫扶的鄰居守望者,他們依靠老人窗口的“紅絲帶”,判斷老人是否需要幫助。
“社工走訪發現,一些獨居老人生病,不知向誰求助。”徐水蘭說,“遠親不如近鄰,能第一時間幫助老人的是附近鄰居,于是我想到用‘紅絲帶’傳遞消息,結對子,讓身體硬朗的老人來照顧獨居老人。”
今年69歲的羅抒老人,曾是89歲老人趙明賢的鄰里守望者。“我們不在一棟樓,有時候紅絲帶不容易看到,我每天下樓幫趙老取牛奶,趙老再到我家拿。趙老準時來,他身體就很好,要是到點沒來,我就上門去看看。”羅抒說。
去年12月,80多歲的于老突然身體不適,打電話給“守望者”梁美霞,梁老和于老結對多年,有于老家的備用鑰匙,及時開門送醫,避免了一場悲劇。
“如今老人之間上下樓隨手敲敲門,順便幫忙拿報紙、拿牛奶,不管掛不掛紅絲帶,守望者每天都會去看望獨居老人。”徐水蘭說。
盡心履職,傳遞民情民意
火瓦巷18號逢雨必淹,徐水蘭多次奔波相關部門,最終該片區進行了管網改造;火瓦巷25號是單獨居民樓,住戶少,天然氣管道不通,徐水蘭反復協調3年,居民終于用上天然氣;家住江北,多次因加班錯過回家班車,徐水蘭就在辦公室湊合一夜……
一樁樁一件件的家常小事,徐水蘭都當作天大的事。她推行了常到網格走、常和居民聊、常把困難幫、常將心結解、常把矛盾化的服務居民“五常”工作法,累計解決居民各類問題千余件。用腳步丈量民意,與居民“心交心”,居民用一張張選票將徐水蘭連續選為區、市人大代表。
在今年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徐水蘭再一次帶著來自基層的聲音上會。“這屆人民代表大會,我提出了《推進高層老舊小區電梯更換》等3個建議。”徐水蘭說,去年洪武路337號有位老黨員去世,去老黨員家中送花圈時,遇到電梯故障,從上午9點一直等到中午11點多才修好,“通過調研了解到部分電梯已有20年未更換,連配件都配不到。電梯是居民出門的第一步和回家的最后一步,于是我提出了為高層老舊小區更換電梯的建議。”
徐水蘭連續四屆擔任原白下區、秦淮區人大代表,南京市第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多年來,她聽民聲,解民意,先后提出建議30多件,針對城市發展提出的《關于規范志愿者管理的建議》《關于規范公共自行車管理的建議》,針對老舊小區管理提出的《關于推進老舊小區出新步伐的建議》等,均得到政府部門的采納,并被逐步推進落實。 本報記者 鹿 琳
馮詩振副局長率隊巡查杜集區開發區安全生產工作
鄭州火車站周邊違停超3分鐘 扣3分罰100元
廣州珠海兩地港務管理部門簽署合作協議 攜手打造世界級樞紐港口群
陳利眾率隊督查重點項目
秀洲區人大常委會調研全區“七五”規劃實施情況
有困難找水蘭, 濃濃社區鄰里情—— 記南京市秦淮區龍王廟社區書記徐水蘭
哈烈士陵園迎祭掃高峰 每天將接待市民兩萬人次
大建大美“上改下” 這些工程都在快馬加鞭
灤縣“紅色小屋”吸引人
市規劃局召開“七五”保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
-- 市規劃局召開“七五”保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
2項目獲批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省林業廳調研組來筑調研林業發展等工作
“山竹”逼近管道會不會停氣?權威回應來了
金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招聘引進人才擬聘人員公示
臨沂市紀委通報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專題講座舉行
安徽疾控:涉事百白破疫苗未流入我省 全部停用長生狂犬疫苗
建設節水型城市 改善珠城水生態
鐵路暑運方便游客出行高鐵旅客增長超九成
【項目進展情況】項目推介會吸引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