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勢如破竹,但因平臺之間的激烈競爭和相關監管措施不到位,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問題。
例如,由于網絡安全技術的不完善,導致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以及交易安全受到重大威脅;假冒偽劣產品的大量出現,網絡買假售假有恃無恐;買賣雙方之間的糾紛頻發等。這些問題在當前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屢見不鮮,如何治理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如何治理假貨現象
假貨現象是市場經濟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在傳統的實體經濟模式下,假貨現象便已十分普遍。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平臺更是成為了假貨的溫室。
假貨現象越來越猖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電子商務平臺自身監管不力,對商家以及貨物的監督力度不夠,同時,對發現的假貨問題,電子商務平臺往往不能采取雷霆手段予以查處治理,而是選擇“姑息養奸”,這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假貨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消費者貪圖便宜,企圖以低廉的價格買入正品商品,這種“知假買假”的行為極大助長了販賣假貨的商家氣焰。
治理日益嚴重的假貨現象,需要政府部門、商家、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的共同努力與協作。
1、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減少消費者“知假買假”的錯誤消費行為;
2、同時應指導電子商務平臺制定相關行業規范,與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互聯互通的治理機制,實現誠信信息共享,將售假行為進行曝光,同時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執法部門,嚴厲打擊販賣假貨的不良商家;
3、從商家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平臺的商家應清醒認識到假貨對自身信譽的嚴重危害,且生產、銷售假貨很可能觸犯刑法的相關規定;
4、從電子商務平臺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平臺應當及時完善平臺監管機制,并利用大數據對商品的真偽識別、售假行為進行分析整理,進而出臺真假貨物比對標準、商品交易規范,提高消費者識別能力。電子商務平臺還應提高入駐門檻,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對售假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如關停店鋪、加倍賠償消費者損失等,不再姑息縱容假貨銷售商家,以肅清假貨源頭。
如何治理商家欺詐行為
對于商家的欺詐行為,首先,電子商務平臺應積極披露信息,并建立“黑名單”制度,將存在欺詐行為的商家列入黑名單,以此提醒消費者商家可能存在不誠實行為;其次,應加強政府部門和第三方監督,目前,應對商業欺詐主要依靠電子商務平臺的調查和處罰,但是,從根本上說,電子商務平臺本質上只是一個商業組織,其不具有執法權力,這導致電子商務平臺對商業欺詐行為的處罰力度過于薄弱,因此需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治理法規,賦予電子商務平臺更大的權力以治理商家欺詐行為;再次,要充分發揮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對消費者投訴的商家欺詐問題及時介入,協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后,電子商務平臺應提供直接聯系司法機構和第三方機構的快捷通道,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在互聯網平臺上對商戶進行舉報和投訴。
如何治理信息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平臺由于掌握著大量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因此平臺方面應著重加強信息安全建設,這關乎電商平臺的聲譽和服務品質。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提高自身信息安全意識,注重信息的保密性,并采取配套的技術手段,完全可以減少信息泄漏的問題,因此,為了防范個人信息泄露,電子商務平臺應對其從業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提升其信息安全法律意識。
同時,政府應結合《信息安全法》,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平臺信息管理規定。我國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對信息保護方面一直缺乏良好的監督與規劃,這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趁。為加強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安全性,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在現有的信息保護和管理規定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更加配套細致的信息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及政策,加強管理,嚴格執法,嚴厲打擊不法分子盜竊他人信息的行為,將信息安全落到實處。
最后,電子商務平臺還應注重信息化安全技術的研究工作,利用密碼技術、數字認證技術、手機密保技術等,加強信息安全工作,盡量減少網絡信息安全漏洞的產生,及時對電子商務網絡進行維護與更新,防止病毒入侵,通過技術手段加強信息安全,為電子商務發展保駕護航。
如何治理交易安全問題
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支付軟件越來越便捷,如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錢包、百度錢包等,這類交易軟件給用戶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支付體驗,但是由于技術的限制,也不免存在著交易安全問題。
首先,由于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基于虛擬網絡平臺,因此交易雙方不必相互交流,交易者的身份存在著很多不穩定因素。為防止因交易者身份錯誤而導致財產損失問題,電子商務平臺應堅決使用實名制注冊制度,同時應建立相應的錯誤交易追回制度,避免因身份原因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
其次,政府應指導并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建立“電商平臺先行賠償制度”。在因電子商務平臺監管不力或者出現技術性問題,引發消費者交易安全問題時,電子商務平臺應先行賠償消費者所遭遇的損失,再由電子商務平臺向相關責任第三方追償。
結語
電子商務平臺借助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發展東風,勢必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但也伴隨著一些亂象,對此,電子商務平臺應加強自我監督,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定,積極解決平臺運營中出現的各類亂象;不斷更新和完善各項技術,提高平臺運營的安全性穩定性,保障消費者信息和交易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
◆本文系作者觀點,不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立場
來源:廣州市律師協會、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
文:詹朝霞
縣領導督查文明縣城創建工作
秦皇島開發區積極推動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
10個月來一吃就吐,一查是患了胃輕癱 這個毛病最喜歡糖尿病人和外科術后患者
松江區關于產業規劃、九亭家園二三期進度等 九亭鎮鎮長沈明這樣回應
取材河北的電影《天刃》石家莊舉行首映禮
假貨、欺詐、安全隱患,電子商務平臺如何治理?
民權縣縣委書記姬脈常到北關鎮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歲月慢慢成為流年
市場服務再提升 固廢公司在行動
南靖:小縣書寫民生大文章
居民主動疏導下水道
海底東路預計10月完工通車
"雙11"包裹沒收到?小心這些套路 已有人損失數萬元
安徽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制參保 全員先參保再開工
萊城區舉辦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輪滑邀請賽
扎扎實實深化審批改革
牡丹區中心醫院評選首屆“星級護士”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經開區前100強 位列66
我省交警部門集中整治酒駕 醉駕 毒駕 逢周末必查
炎陵炎帝陵景區公祭廣場羅漢松榮獲“湖南省最美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