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旅游是體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近年來貴州努力做好體育和旅游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積極構建“戶外運動天堂、體育旅游勝地”。圖為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濤。貴州省體育局供圖
近日,2018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主題活動陸續拉開帷幕,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已經成功舉辦三屆,成為貴州的一張亮麗名片。2017年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批復支持貴州開展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今年大會期間還將舉行文化旅游體育融合發展峰會。體育旅游是體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貴州如何做好體育和旅游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積極構建“戶外運動天堂、體育旅游勝地”?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專訪了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濤。
“體育 旅游”邁向產業新藍海
當代貴州:貴州連續多年舉辦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在全國范圍內做出了“體育旅游”的示范發展。作為特具活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新藍海,體育旅游的發展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什么樣的積極影響?
吳濤:體育旅游是體育和旅游深度融合,最符合新發展理念,極具經濟和社會綜合效應的新興產業形態,涉及運動健身、休閑服務、競賽表演、裝備制造、設施建設等業態,是發展大健康、大旅游產業的重要動力源。當前我省正在進入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階段,人民群眾多樣化體育運動和旅游休閑需求日益增長,大力發展體育旅游,對貴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將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代貴州:如今國內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熱度上升,各省區市紛紛挖掘當地旅游資源,與體育相融合。貴州如何挖掘體育旅游資源,作好“融合”文章?
吳濤:貴州山川秀麗、生態良好、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體育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體育旅游起步較晚。因此,一方面我們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借鑒浙江、山東、江蘇、海南等地的發展經驗,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出臺推動體育旅游發展措施,為貴州以山地戶外運動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旅游進行方向和目標的定位,提出了通過5到10年的努力,將貴州打造成為中國山地戶外運動和旅游休閑大省強省的目標。同時我們加強與省旅游部門的合作,積極推動體育品牌賽事及體育旅游行業協會隊伍建設,支持市州打造自主ip體育賽事,大力開展精品體育旅游賽事,參與、指導和組織體育旅游線路建設,開展冰雪旅游、房車露營、水上運動等體育旅游活動,積極探索形成切合自身資源特點的發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復支持貴州開展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目前正在編制體育旅游示范區規劃,通過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摸清家底、理清思路、科學定位、明確措施,為推動貴州體育旅游長足發展夯實基礎,也為發展中國體育旅游做出示范。
賽事“馬達”驅動體育經濟
當代貴州:大型賽事旅游是綜合多種體育項目的旅游形式,集觀看賽事與旅游活動于一身,尤其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體育旅游活動。貴州如何運用好體育賽事這張名片,提升貴州體育旅游的知名度?
吳濤:貴州多民族山地特色戶外運動資源是全球絕無僅有的,近年來,我們結合實際發揮優勢,積極構建“戶外運動天堂、體育旅游勝地”的格局。但是在體育旅游打造過程中,旅游景區建設周期長、投入大,相關行業成長必然受到基礎條件的制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以軟補硬”,所以這個時期相關體育賽事就要扮演好驅動“馬達”的角色,用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突出的賽事活動,推介貴州、宣傳貴州。
近年來省體育局堅持把精品體育旅游線路與賽事相結合、體育旅游城市與賽事結合、體育運動休閑小鎮與賽事結合、旅游景區與賽事結合、生態體育公園與賽事相結合,精心策劃打造了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壩陵河大橋國際低空跳傘邀請賽、紫云格凸河國際攀巖節、赤水穿越中國侏羅紀山地自行車爬坡賽、翱翔貴州國際滑翔傘比賽、南江大峽谷漂流,以及六盤水馬拉松、環雷公山超長馬拉松等數十項精品賽事活動。按照省體育局和省旅發委的戰略布局,擬在2023年前完成50項體育旅游精品賽事活動的構建。
當代貴州:要承載大量的國際體育賽事,基礎設施是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貴州在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什么樣的進展?
吳濤:從2015年起,省體育局就按照《貴州省十三五體育發展規劃》的安排,深耕體育旅游工作,實施100個生態體育公園、100個汽車露營基地、100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建設計劃,持續推動建設健身步道、自行車網絡、旅游公路、自駕車營地、休閑驛站、體育旅游綜合服務區、體育大數據等設施。此外,我們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杠桿作用,投融資政策的支持作用,利用專項建設基金、產業引導資金、彩票公益金,以及ppp模式,開展體育旅游項目投資,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促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等促進體育旅游項目投資。
通過近幾年堅持不懈的投入建設,取得一定實效,如貴州黔西南(興義、安龍、貞豐)獲批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實現了我省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零”的突破;涼都·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松賽和余慶松煙萬畝茶海生態體育公園成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獲批全國汽車自駕運動營地5個、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項目10個、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1 個、國家級體育旅游精品賽事1個;獲批全國優選體育項目14個;新建成生態體育公園21個,完成投資近60億元。已授牌500多處體育休閑運動基地,其中,清鎮體育訓練基地、紅楓湖水上訓練基地、麻江下司激流回旋皮劃艇基地獲國家級訓練基地。
跨界融合盤活市場生機
當代貴州:要促進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培育體育旅游市場主體,扶持特色體育旅游企業,鼓勵發展專業體育旅游經營機構。目前貴州在這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成效如何?
吳濤:我們一直在扶持特色體育旅游企業,鼓勵發展專業體育旅游經營機構,推動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加強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體育旅游企業、骨干企業。截至目前,產值在千萬元以上具有典型代表的體育旅游企業共16家,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的體育旅游裝備制造企業4家。我們正在推動成立省級體育產業協會和體育旅游專委會,以期發揮體育旅游社會組織在營造氛圍、組織活動、服務消費者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培育市場主體方面是我們的短板,也是下一步要著力強化的方面。
當代貴州:貴州在體旅融合發展做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如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體育旅游產業發展與群眾體育的發展結合起來,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吳濤:“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體育事業不變的初心。發展壯大體育產業規模,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以身心健康為主要內容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服務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檢驗體育事業產業成敗的標準。近兩年來,我們不斷完善群眾身邊的體育旅游設施,豐富群眾身邊的健身活動,支持群眾身邊的健身賽事,開展群眾身邊的健身指導,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資本投入,不斷激發事業產業活力,年均在全省舉辦各類賽事活動1000余場,大大夯實了全民健身的基礎。
編輯:彭鑰嘉
統籌:彭鑰嘉
編審:干江沄
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到我市調研
新世紀廣場多了一道夜景
市食藥監局全面部署加強“年夜飯”及春節期間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對深圳人來說,香蜜湖是個什么樣的存在?最初記憶與豪宅無關
惠州國慶長假哪兒最火?這份大數據揭示人流走向
專訪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濤:跨界融合挖掘體育旅游產業潛力
淮安區:讓紅色基因融入德育課堂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 建行麗水分行在行動
無棣縣海鹽海瓷藝術品在深圳文博會大放異彩
婁星區人社局精心組織黨建迎檢準備工作
小轎車違規改裝上路被查
十堰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彩虹行動”啟動
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首診在基層”服務模式
優化營商環境 沈陽國稅有“招法”
我市全力提升民政基層服務能力建設
市消防部門積極引導群眾關注消防參與消防
東安縣財政局:“四轉型”壓實廉政主體責任
好日子 “繡”出來(新春走基層)
新區視覺丨水清岸綠 鳥兒翩躚
警方有獎尋找目擊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