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聞網(實習記者 龍昱丹)6月20日報道 近日,成都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陳麟在做客成都電視臺《新天府會客廳》時透露,2018年,成都將聚力打造3個核心商圈、5個特色商業步行街、10個社區生活場景,以助力打響“成都休閑”“成都創造”“成都服務”“成都消費”品牌。
2017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3.5億元
今年1月,成都召開了成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會上提出,成都將著力深化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到2022年,成都的生活性服務業增加值將邁上五千億元新臺階,屆時將形成商貿、旅游、文化、餐飲、康養五個千億級消費市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城市。成都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究竟有何優勢、其基礎又是什么?陳麟在節目錄制時給出了答案。
“首先就是成都的商業歷史十分悠久。”陳麟介紹到,成都的商業貿易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唐宋時期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然后就是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成都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據悉,2017年成都市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03.5億元,在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二,全國城市中位列第五。“而且在中高端消費方面,2017年成都是中西部吸引外資零售企業最多的城市。”悠久的商業歷史和不斷擴大的消費規模,無疑為成都打造國際消費城市提供了基礎。
今年:打造核心商圈3個、特色商業步行街5個
有了打造國際消費城市的基礎,成都又將如何推進建設國際消費城市呢?目前成都市有何措施助力消費城市建設呢?
“首先要做的是優化供給,打響‘成都休閑’‘成都創造’‘成都服務’‘成都消費’品牌。”據陳麟介紹,今年成都將打造核心商圈3個、特色商業步行街5個、社區生活場景10個,并推出“國際美食推廣”“國際時尚周”等特色活動。
與此同時,陳麟認為創新業態是打造國際消費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將深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應用,鼓勵支持消費業態創新轉型,引領發展智慧服務、共享服務、綠色服務等六種新形態模式。”
“還有就是要深化改革,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陳麟在節目中透露,在這一方面,成都將爭取先行先試推進優化消費稅改革,完善離境退稅政策,探索入境簽證的便利化措施,擴大特定品類進口商品備案制管理覆蓋范圍。“最后就是要修訂完善一批行業規范,加強價格監督、服務質量監測等工作。建立細分服務行業協會,培育行業生態,指導企業有序發展,監督企業的服務質量。”
學民俗 迎夏至
森林公園里“小精靈”的舞蹈
寶山區法律援助中心赴上海利歌律師事務所開展調研
市經合局榮獲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
黃巖寧溪鎮紀委要求機關干部“八不得”
今年成都將打造3個核心商圈、5個特色商業步行街
鄂西高速通行車輛達57.92萬輛
給一級標準化礦井“找茬兒”
五河縣開展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大走訪大討論大調研】張瓊林到吳家鎮敬老院“下沉摸實情”
城鄉爭優"蝶變樣板" 海曙山水高顏值帶來高價值
近百列客貨列車晚點國省道多條道路中斷
婚姻登記嚴重失信者將受聯合懲戒
為改變“造謠張張嘴,辟謠跑斷腿” 上海警方既靠大數據也靠手和眼與網絡謠言賽跑
世衛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
身患重病八年 山海天一腦瘤少年想辦個殘疾證
為打擊湖區違法行為深度和廣度 高寶邵伯湖重治大馬力快艇電魚
這支“爸爸足球隊”已踢不贏孩子
劉國連視察市人大機關圖書室
石排醫院開展4.20“全民關注痛風日”義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