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項目獲兩金一銀一銅
滄江中學學子杜祈忠奪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等獎。/滄江中學供圖
佛山日報訊 記者嚴曉瑩報道:日前,第33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華南農業大學落幕。高明共有4個項目參賽,獲得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滄江中學學子杜祈忠的發明項目獲“十佳創新設計獎”。
以“創新·體驗·快樂·成長”為主題的第33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日前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來自全省的22支代表隊、1100多項作品角逐本次大賽,包括303項青少年創新項目、20項優秀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10項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項目等。
來自滄江中學的學子杜祈忠也帶著其發明項目——《城市道路排水溝垃圾收集器》走上本屆大賽的擂臺。杜祈忠說,這一發明主要是通過人工智能解決排水溝堵塞問題。裝置放入下水道后,垃圾會隨著水流進入到裝置,當垃圾容量達到滿負荷的時候,裝置內的感應器會發出信號,提醒清潔人員及時清除裝置內的垃圾。
經過現場的展示、公開答辯等環節,最終杜祈忠的發明項目一舉奪得全省一等獎,成為佛山市5項一等獎創新成果作品中唯一入選的中學組項目。由于該實物作品設計新穎,被廣東省科學館現場授予“十佳創新設計獎”。作品將在廣東省開展公益性科普巡展活動。
高明一中的師生在本次大賽上同樣表現不俗。來自該校植物研究小組的作品——《發現植物小秘密》 斬獲科技實踐項目一等獎。這是該類別全省僅有的10個一等獎作品之一,也是高明區近年來獲得的首個一等獎科技實踐活動項目。據悉,該項目主要通過探究校園植物,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幫助年輕學子培養“熱愛家園,愛護家園“的環保理念。
同樣來自高明一中的學子譚靖偉和關筱柔的社會科學項目《老有幫“?!保焊呙魇е抢先说默F狀與社會幫扶調查》,也獲得省二等獎。兩位學子同時也是“廣東工業大學校長創新獎”專項獎的獲得者。
近年來,區教育、團區委、經促、科協等多部門不斷為青少年創新提供各類平臺和資源,探索出科普資源與學科教學、校本課程等相銜接的科教融合之路。五年來,高明全區中小學生在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大賽中已獲得超過440個獎項,平均每年獲獎80個以上。
“全面落實年” 成都市基層一線忙“趕春”
損害生態環境就必須“賠償”
荊州濕地面積逐年擴大再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關于注銷逾期6個月未年審道路貨物運輸車輛道路運輸證(截至2018年7月31日)的通告
市領導到鋼城區調研人才和黨建工作
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落幕,高明學子收獲多
靶向藥治療腫瘤 服用簡單效果好
吳八里村“旅游 ”助推鄉村振興
市運管處提前部署春運車輛調度工作
徐州(北京)科技招商暨“一城一谷”推介會側記
長治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古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餐飲油煙整治工作會議
16項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大學生暑期生活
南鄭兩河鎮產業扶貧進村入戶
國慶推出南塘夜游航線
潁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張俊杰到九龍鎮調研指導扶貧和環境整治工作
射洪中學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長沙市殘聯舉辦殘疾人輔助性就業試點培訓交流會
“健康洛陽行·大醫獻愛心”健康扶貧專項行動在孟津朝陽舉行
市人大常委會對全市貫徹實施《廣告法》情況進行執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