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一年多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省委治蜀興川總體方略,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切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設美麗繁榮怡然資陽。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事關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中,我市重點防范化解好金融、企業債務、地方政府債務、社保支付、房地產市場“五大風險”,切實把隱患處置在萌芽狀態。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去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我市扎實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各項工作,并將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說,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加大涉金融案件的防控化解、不斷健全地方金融監管協調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我市成立了市金融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和市處非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重大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對重點領域風險進行把控、研判和處置。同時,在公安局設打擊金融犯罪辦公室、在法院設涉金融類失信被執行人清理整頓辦公室,分別出臺預防和處置涉金融風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了信息報送機制、案件報告審批機制和非法集資舉報獎勵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妥善處置重點風險事件,使得銀行不良貸款率持續降低。我市推出由地方財政與農發行新增投放貸款一定比例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有序推動了永鑫不良貸款化解、華通檸檬公司破產重整計劃、四海集團破產重整工作。整治互聯網金融,進行穿透式、無縫隙、多維度監測和防控。嚴防車貸、網貸等互聯網“輸入型”金融風險,嚴格互聯網金融機構市場準入。持續組織做好對以虛擬貨幣名義從事非法活動的排查處置工作。嚴防轄內企業進入虛擬貨幣“挖礦”業務。通過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探索互聯網金融線上線下監測和準入管理制度,強化對異化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識別和監管,確保行業持續規范有序發展。
據統計,2017年,我市轄內銀行業機構累計消化不良貸款20.5億元,較年初下降1.3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額由年初的全省第10位降至第16位,不良率由第2位降至第9位。全省金融生態環境評價中,我市居全省第12位,較上年上升7位。全市防金融風險機制更加健全,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是中央確定的“三大攻堅”任務中防范重大風險的重要內容,落實好這項任務是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重要體現,是嚴肅黨紀國法的重要內容,是維護金融安全的重要舉措。全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折不扣地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政府債務管理相關規定,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控化解,推進地方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強化政府性債務管理激勵約束,嚴控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要不是精準扶貧,我這個家就散了。”雁江區保和鎮洞子灣村貧困黨員伍安祿感觸地說。在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下,接連遭遇生活不幸的伍安祿不僅重拾生活信心,還發展了黑山羊養殖和林果經濟,收入有了明顯提高。
伍安祿家的變化,是我市近年來精準脫貧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十九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近年來,在全市的精準脫貧攻堅戰中,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聚焦目標任務、增收目標、基礎設施、特殊人群、問題短板和精準幫扶六大關鍵環節,壓緊壓實攻堅責任,狠抓產業就業扶貧,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強化惠民政策落實,全面推動專項治理,切實提高扶貧實效。2014年—2017年實現貧困村退出162個、貧困人口脫貧18.3萬人,全市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7.96%降至1.52%。
工作中,我市嚴格落實黨委、政府脫貧攻堅“雙組長”責任制,堅持“督查巡查+蹲點督導+考核同責”機制,編制出臺了22個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制定了市縣鄉村統一的作戰圖,連續發動“春季攻勢”“夏季戰役”“秋季攻堅”“冬季沖刺”,統籌高效推進精準脫貧;創新探索出“租賃返聘”園區帶動、“保底回購”訂單生產、“折股量化”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龍頭帶動”先借后還、“貸資入股”金融扶貧、“線上線下”電商扶貧、“參股分紅”集體經濟、“一三互動”融合發展、“科技示范”駐村幫扶“十大產業扶貧模式”,走出了一條“精準發力”的產業扶貧道路。
2016年以來,全市共新建通村、通組、入戶和產業便道621.3公里,完成了2790人易地扶貧搬遷和9685戶農村危房改造,162個貧困村的村級陣地、文化室、衛生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堅持“兜底+幫扶”的思路,將3.65萬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政策范圍,并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給予產業入股分紅的政策支持,落實“兩線合一”要求,確保其穩定脫貧。
今年全市將實現81個貧困村退出、4.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我市將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和實效導向,以作風建設為主題、以精準施策為抓手,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就業促進、農村住房安居、扶貧扶志扶智,確保脫貧攻堅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支持環保工作,不能拖環保后腿。”雁城魚市口 “祥記”餐館業主是全市首個主動購買并安裝油煙凈化器的商家。截至目前,全市1660戶餐飲店中已有1270戶完成油煙凈化器安裝,其中1134戶通過驗收。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要把發展理念轉化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堅持不懈整治污染、保護生態。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而我市因建市晚,環境保護基礎較為薄弱,加上污水、垃圾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揚塵污染、燃煤油煙、秸稈焚燒等諸多因素,導致我市水、土壤、大氣環境質量較差。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污染防治工作,堅持生態、自然、環保、人文融合發展理念,提出“加快建設美麗繁榮怡然資陽”“ 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愿景,出臺《資陽市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率先在全省開展市級環保綜合大檢查,并啟動實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2017年,隨著我市深入貫徹實施“水”“土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強力攻堅克難,我市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取得明顯成效。轄區總體環境質量呈現逐步改善良好態勢,2017年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率居成都平原區第一、全省第二。地表水水質月達標率同比上升33.3% ,沱江干流資陽段三個控制斷面下半年全面達到ⅲ類水質目標,全年出境斷面水質優于入境斷面水質。土壤環境質量整體穩定可控,全年未發生輻射環境安全事故。
打好藍天保衛戰。全市深入貫徹“大氣十條”,開展城區大氣污染分片集中整治,重點解決揚塵、燃煤油煙、秸稈焚燒、機動車污染四大突出問題,采取在線監測措施強化施工揚塵管控,加大投入提升城區機掃率達95%以上,依法清理、治理和關停燃煤磚廠138家,淘汰建成區燃煤鍋爐103臺,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設施1270戶,實施全域秸稈禁燒經驗在全省交流,淘汰、報廢黃標車18436輛。
打好碧水保衛戰。我市嚴格執行“水十條”,全面實施河長制,設立市級河長17名,縣級河長66名,鄉級河長662名。強力實施“清河、護岸、保水、凈水、亮劍”五大行動,突出抓好沱江等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深入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提前完成畜禽養殖污染三年攻堅整治任務,水環境質量下降趨勢得到遏制。
打好凈土保衛戰。深入宣傳貫徹“土十條”,編制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資陽市工作方案》,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污染物,嚴密防范、逗硬治理,強力實施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建設、農用地分類管控等“八大行動”。
“資陽這幾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天空是藍色的,九曲河干凈了,到處都是綠色植物、鳥語花香。”對于資陽近年來的變化,許多市民都有直觀感受。
勇擔新使命,開啟新征程。隨著我市三大攻堅戰的持續深入推進,“美麗抬頭可見、幸福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正向我們走來,美麗繁榮怡然資陽開啟了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記者 王繼 黃志祿 李小鳳 劉夢娜
【金鄉縣】任慶虎來我縣開展春節前走訪慰問活動
東莞模型隊參加廣東省航海模型分站賽喜獲佳績
國家政務云綜合評估標準和評估結果首次發布 濟南政務云全國領跑
涇陽建設有文化有鄉愁的美麗鄉村
二人大量制售20元面額假幣 經做舊處理不易辨別
打好決勝小康三大攻堅戰開啟資陽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北京醫藥衛生文化協會專家團來我縣考察康誠醫院醫療、康復、養老建設情況并就合作進行座談交流
長沙實驗劇場連續唱大戲:戲曲惠民 好戲韻味
“全面落實年” 成都市基層一線忙“趕春”
損害生態環境就必須“賠償”
長泰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復工
合浦縣啟動2018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交警和腦梗病人上演生死時速
郵管局|組織開展 “不著地、不拋件、不擺地攤”專項治理(圖)
創新 強企 解難 惠民我市“雙創雙服”活動政策解讀
省畜牧局到孟津縣開展一季度生鮮乳采樣工作
七旬護林員守護林場半世紀 通訊憑傳話 巡山靠兩腿
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暨社區矯正中心現場推進會召開
長治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
古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餐飲油煙整治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