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掛起來,喜慶秧歌扭起來,九曲會臺搭起來,炸油糕,燉大肉,貼窗花,祭灶神……連日來,陜西省延川縣這個陜北小城處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而不斷涌現的家庭博物館更是成為了當地文化活動的一個新亮點。
延川雖是一個僅有19.2萬人的小縣城,卻擁有一方文人輩出的文化沃土。尤其上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了以路遙、史鐵生、曹谷溪為代表的“山花”文學現象和知青文化,上世紀80年代又涌現出以曹伯植為代表的地方小戲說唱藝術,隨后,以高鳳蓮、劉潔瓊、樊榮榮祖孫三代為代表的民間剪紙藝術和以馮山云為代表的延川布堆畫藝術逐漸被挖掘,其家庭博物館“高鳳蓮藝術館”和“山云居”更是一大文化亮點。在他們的影響下,延川又逐漸涌現出“劉宏祥版畫藝術館”“董希勝農民畫藝術館”“呼云碧愛國教育館”“劉世寶婚喪民俗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都是自籌自辦,各具特色。
馮山云是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延川縣剪紙布堆畫挖掘者,同時還是版畫家和油畫家,從事民間藝術輔導已近40年,其版畫《棗林曲》上世紀80年代入選全國六屆美展,布堆畫《黃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13年起,馮山云在自家建起了博物館,名叫“山云居”。館內目前共展有馮山云布堆畫60幅、版畫70幅、油畫200余幅,夫人楊桂珍以及女兒、兒媳的剪紙50余幅,三個兒子的影像作品200余幅,三個孫女的兒童畫60余幅。
“‘輩輩雞,輩輩鳴,輩輩雞會叫鳴……’‘碨(磨盤)眼里的風一磨一折……’母親剪紙的時候,經常會說到很多口頭禪,都是教我們‘好好地活人’。在她看來,鉸花和做人是一樣的,要誠懇、勤勞、和善。”劉潔瓊是陜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口中的母親便是享譽世界的“國際剪紙藝術大師”高鳳蓮。
高鳳蓮本是延川縣白家塬村的一個普通農婦,卻因粗獷樸實、鮮活夸張和灑脫自由的剪紙風格被馮山云發掘后引薦給靳之林,從此,她和女兒劉潔瓊、外孫女樊榮榮的剪紙作品開始被人知曉,甚至震驚了國內外藝術界。2013年高鳳蓮祖孫三代剪紙藝術應邀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出作品全部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為了將這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下去,2005年,高鳳蓮就在自己的農家院里建起了博物館,辦起了培訓班,教授徒弟無數,如今,館內已收藏高鳳蓮家族和徒弟們的剪紙、布堆畫作品共180余件。(楊美蓉 杜靜)
常務副市長樓建明帶隊到秀洲督察食品安全工作
奉化區擬提拔任用區管領導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浙江展圖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關于浙江師范大學蕭山校區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優化提升項目競爭性談判招標公告
江永源口黃金山完小:瑤鄉學子共享“快樂閱讀”
右江區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可享受補貼
延川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家庭博物館
市工管辦“三下沉,三起來”黨建活動紀實
安州區第六屆環山環湖自行車公開賽舉行
67家食品安全驛站為餐桌把關 實現對全市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大中型食品超市全覆蓋
市煤炭局與煤科總院對接新舊動能轉換發展規劃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召開市五屆二次黨代會后勤組工作會議
陳雅愛率隊再次督查舒巷社區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警保聯動”讓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再提速
梁早陽到漳河新區開展扶貧日活動
邱晉雄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
開陽縣花梨鎮新山村蒞臨金關村開展交流考察
三位蘇州籍院士走進亨通 為吳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聚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農業現代化合作穩步推進
殘障孩子上幼兒園優先隨班就讀
聚焦制度創新推動自貿區建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