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記者 黃培昭 景玥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將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優先重點領域,切實加大投入,擴大合作,著力幫助非洲國家解決這一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獨立的基礎產業發展問題。在非洲100個鄉村實施“農業富民工程”、派遣30批農業專家組赴非洲、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
近3年來,中國用實打實的行動兌現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的承諾,非洲國家糧食自主生產能力和農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產業鏈建設逐步完善,農民收入切實增加。
中非農業合作讓非洲農民獲得實在好處
“以前我只有一臺舊拖拉機,每公頃土地也只能收獲一噸半稻谷。通過萬寶項目培訓,我學會了更先進的種植技術,還學會操作更現代化的水田旋耕機,現在每公頃稻田產量能到七八噸,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家住莫桑比克賽賽市區、62歲的安東尼奧講述著近幾年來的生產變化。
安東尼奧口中的“萬寶”,指的是萬寶莫桑農業園項目。該項目是目前中國在非洲最大規模水稻項目,也是中莫兩國合作重點項目之一。項目集水稻種植、倉儲、加工、銷售于一體,規劃開發2萬公頃可耕種土地,通過培訓當地農戶,帶動周邊8萬公頃水稻種植,形成10萬公頃的種植規模。據了解,萬寶公司向當地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墊付第一年的種子、機耕、收割等費用。如果水稻產量達標,農戶可以申請擴大種植面積。2018年,項目完成水稻種植3.2萬畝,畝產近千斤,受益農戶450戶,安東尼奧就是其中之一。
莫桑比克社會和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塞爾吉奧·希沙瓦表示,萬寶項目有效緩解了莫桑比克的糧食短缺問題。莫桑比克加扎省農業廳廳長保利諾認為,萬寶項目為提高當地農業產量、改善百姓生活和增加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更引得鄰近的邵奎地區拿出1000公頃土地來效仿這種生產模式。
按照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中的“農業富民工程”,中方派遣農業專家在非洲鄉村巡回駐點,根據當地農業發展實際需要,重點傳授和推廣中國農業適用技術,并通過提供農業信息服務、引導成立行業組織等形式,促進當地農民與市場對接,幫助農民提升技能和增加收入,提高非洲農村發展水平。
中非農業合作的成果寫在了非洲兄弟們的笑臉上: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農民蘭德爾說,感謝中國,讓我們一家住上紅磚瓦房,開著自家拖拉機在20多公頃的農地上愉快播種,收獲幸福;來自津巴布韋的農民凱恩說,中國公司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僅讓我們農戶增加了收入,還讓我們的國家恢復經濟發展;來自贊比亞的農民馬蘇佩說,工作讓我賺錢養家的同時,還帶給我成就感,未來我想當個農場主。
“大家現在都想辦法多種地、多干活、多賺錢,努力把生活過好”
數據顯示,非洲70%人口是農業人口,農業對非洲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高達30%。然而,很多非洲國家由于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落后,加上自然災害頻發和社會動蕩,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來自中國的技術、資金和經驗,為非洲國家發展農業、提升糧食自主生產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中國援盧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專家們多年不懈努力下,盧旺達民眾爭相種植蘑菇。很多人因種植蘑菇走上了致富路。
自從開展菌草技術培訓班以來,1.2萬戶盧旺達農戶通過種植蘑菇獲得了穩定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中國的技術支持幫助盧旺達發展起一項新興的菌草產業。農民伊瑪麗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幾年前,她還只是一個拿著有限薪水的公司職員,要養活5個孩子并非易事。如今她學會了菌袋生產和菌草種植技術,并于2015年前往福建農林大學進行短期培訓。現在每個月僅銷售菌袋就達40萬盧旺達法郎(1元人民幣約合132盧旺達法郎),再加上做蘑菇粉和干蘑菇加工,收入相當可觀。
2017年,埃及政府和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一項總金額為7600萬美元的漁業開發項目,以建設一個集種苗繁育、飼料生產、養殖技術、冷凍、加工等為一體的漁業產業基地。埃及總統塞西認為,這一項目極大提高了埃及農業及海洋漁業的技術水平,有助于解決埃及食品安全問題,他感謝中國企業幫助埃及發展現代化農業,培養水產行業所需人才,造福百姓。
玉米是貝寧當地主要農作物之一,但由于技術水平不高,單產低、品質差。中國專家與當地農民分享玉米雜交高產種植技術和經驗。貝寧的畜禽養殖主要以散養為主,滿足不了當地市場的需求,不得不從歐洲或周邊國家進口。中國援貝寧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引進優良品種,開展蛋雞和肉豬的養殖試驗和示范。貝寧農民庫努說:“采用了中國技術,我們的玉米產量從每公頃約800公斤增長到3.5噸。”如今,庫努除了自己種玉米,還把技術教給周圍村民,“大家現在都想辦法多種地、多干活、多賺錢,努力把生活過好”。
“中國的幫助給非洲未來發展帶來新希望”
近年來,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非洲多個國家農業因旱災受重創,糧食大面積減產,國家糧食安全遭受威脅。對于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難,中國人民感同身受。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向受災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2017年,中國政府向烏干達援助5900多噸大米,以緩解該國糧食短缺。烏干達總理魯貢達表示,烏干達政府感謝中國政府及時的人道主義支持,稱這是非中友誼的象征。
今年1月,中國政府向索馬里政府提供人道主義救災物資移交儀式在索馬里摩加迪沙港舉行。這批物資包括3萬頂帳篷、1萬頂蚊帳和500個儲水罐。索馬里總理府國務部長穆罕默德表示,這些物資經過5000海里的海上絲綢之路,分三批運抵摩加迪沙,將使索大批無家可歸者和受旱災影響民眾受益,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近幾年來,中方向20多個非洲國家提供了緊急糧食援助。“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諾,就一定會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這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非洲時作出的莊嚴承諾。
“中方言出必行,中國的幫助給非洲未來發展帶來新希望。”莫桑比克總統紐西由衷表示。
中非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中國與非洲國家的農業合作惠及中非各自國家和人民。即將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推動中非農業合作邁上新臺階,雙方的合作必將行穩致遠,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本報開羅8月2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5日 03 版)
“警保聯動”讓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再提速
梁早陽到漳河新區開展扶貧日活動
邱晉雄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
開陽縣花梨鎮新山村蒞臨金關村開展交流考察
三位蘇州籍院士走進亨通 為吳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聚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農業現代化合作穩步推進
殘障孩子上幼兒園優先隨班就讀
聚焦制度創新推動自貿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開啟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新征程——四川省鄉村振興大會側記
宜春市袁州區開“環保罰單”不手軟
中國寧波網皓子媽“星寶”工作室開出第一家家長喘息驛站
王小平在“四城聯創”工作務虛會上強調強化目標引領 堅持為民理念 全方位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激發更多女性創業創新熱情
今起南昌16個區域禁停小黃車
嘉興海鹽海事處黨支部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黨課活動
張紅旗要求倒逼環保督察工作高質量推進
全市2018年物價工作要點公布 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耗材零加成
永葆本色寫忠誠 ——全市公安模范現役軍人、復轉軍人風采錄
大鵬新區安監局對深圳市天可醫療科技 有限公司開展執法檢查
社會組織登記流程“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