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可愛的斑點狗、惟妙惟肖的孫悟空、栩栩如生的大老虎……家住蘋東社區65歲的老人張邵義,因為偶然一次幫助孫子做手工,竟然從此迷上了“玩泥巴”。此后,一堆堆黃土在他的擺弄下,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
3月20日上午,捧著色彩繽紛的作品,張邵義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學這個手藝,還多虧了我的孫子。”原來,張邵義從小就喜歡玩泥巴,常用泥巴捏制各種動物、鍋具等。不過,長大后他就再也沒有碰過泥巴了,直到前年。當時,上小學一年級的孫子上了一個學泥塑的興趣班,這才勾起了張邵義多年的泥塑情懷。
“我記得那天,教室里學生不多,我就索性陪著孫子一起用泥土捏、搓、磨、畫,弄了好半天,一只黃綠色的青蛙才完工。”張邵義回憶道。但老師覺得青蛙的顏色不好看,張邵義就帶著孫子用泥巴重新做了一只小兔子。沒想到,這只可愛的小兔子讓老師和同學贊不絕口。“從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泥塑,每天都要忙活幾個小時。”張邵義說。
做泥塑,泥巴很重要。為了找到合適的泥巴,張邵義走遍了開封近郊,最終在柳園口黃河灘區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黃黏土。“做泥塑,首先要在腦海里構思,其次要塑形,最后要一點點雕琢、打磨、拋光、上色。”張邵義說,“泥塑是個手工活,需要細致、耐心。”
“對泥土性能的了解,關系到泥塑作品的好壞。”張邵義介紹,黃河灘區的黏土土質好,適合做泥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他通過兩年的摸索,如今掌握了黏土與水合適的比例,泥和得特別筋道。在捏制過程中,張邵義通過添加稻草、細麻等材料解決了泥塑出現裂紋、易碎等問題。
兩年來,張邵義捏制的泥塑作品超過50件,除了送人的作品外,目前家里留下的20余件泥塑都是他的珍愛之物。這些泥塑作品栩栩如生,引得很多街坊鄰居過來瞧熱鬧。然而,泥塑作品耗時耗力,喜歡做的人并不多。因為找不到人交流,張邵義笑稱,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孤獨。不過,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他收了4個“小徒弟”,都是鄰居家的孩子,每個周末他都會免費教孩子們學做泥塑。張邵義說,他非常愿意義務教學,讓孩子們體會到“玩泥巴”的快樂。
趙麗穎與自己的海報合影 調侃:就是這種無聊的人
關于碩士考入事業編直接評中級職稱的問題
劉和生做客訪談欄目,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
鶴壁市衛生計生委舉辦2017年度安全生產消防工作責任目標考核暨“雙節”安全生產消防工作培訓會
龍崗區領導出席龍崗街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花甲老人迷上泥塑
春運期間不按核定線路運營車輛依法追責
青田縣春節期間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億元
懷化市食藥監局強化節會期間食品監管
“斜杠青年”跨界養“石門大黑驢”葛燕紅 文/圖
處暑時節陽消陰長 專家提醒防秋燥飲食調理效果佳
[教育局]成都市教育系統全力幫扶民族地區教育發展
市民政局:舉辦全市基層民政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
嘔!孕婦在火鍋里吃出老鼠?呷哺呷哺坐不住了
如何擦亮“青神椪柑”這張名片?
平湖團市委助力垃圾分類志愿宣傳新模式
新一期民生商品價格監測信息公布:雞蛋價格小幅上漲
市交通運輸委關于推行數字證書“一證通用”的通告
遜克縣森防指全面出動 清明節防火取得全面勝利
我國2020年將全面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