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規定的第4個環境日。當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五部門,在2018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主辦地長沙聯合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
據了解,規范的編制和發布旨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強化公民生態環境意識,引導公民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和美麗中國的建設者。
行為規范包括關注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分類投放垃圾、減少污染產生、呵護自然生態、參加環保實踐、參與監督舉報、共建美麗中國等十個方面。
規范貼近生活,操作性強。比如,在節約能源資源方面,規范提出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攝氏度,冬季不高于20攝氏度,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多走樓梯少乘電梯,人走關燈,一水多用,節約用紙,按需點餐不浪費等樸素而具體的要求。
在活動現場,五部門部署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提出從2018年到2020年,各地要在學校、社區、企業和農村等場所按照“宣傳動員”“深化推進”和“總結提升”三步走戰略,積極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
活動提出,通過三年不懈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公眾生態環境素養顯著提升;把對美好生態環境向往轉化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成為美好環境的堅定捍衛者、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踐行者,生態文明觀在全社會基本樹立,形成人人爭做美麗中國建設行動者、共同守護綠水青山良好局面。
市民政局領導帶隊分6路赴各區督查低保專項治理工作
開發區我樂家居作為溧水區首個智能工廠啟動建設
老街改造滲透“魚骨”
今晨湖南路一處供水管道突然爆管 造成附近200戶居民停水
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
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
為何要當兵?征兵體檢站里聽聽鹽城這些熱血青年怎么說
2018年前兩個月我市進出口完成26億元人民幣
四川大學與瀘州戰略合作項目已累計新增產值超過10億元
宿州市健康脫貧工作成效初顯
嘉興市人防辦黨總支書記參加市直機關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會
鄭家齊主持召開2018年第一次房地產市場調控聯席會議
石家莊市為貧困大學生發放圓夢行動助學金
商丘市檢察院黨風廉政教育常態化
南寧市農業委員會組織開展學法用法考試工作
扶溝“老賴”還款記
產品質量免費檢驗 符合條件的湘潭中小企業快來報名
拒不執行判決 臨湘一企業負責人被判刑
2017年盱眙縣落實扶貧資金4.76億元
警校共建文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