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位于鹽城環保科技城的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內,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李兵博士正和“師弟”于雙江,科學測算廢氣在催化劑降解前后的反應和轉化率。
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是清華校外的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為何清華如此青睞鹽城?“鹽城除了有優越的人才環境,更有施展‘拳腳’的創新舞臺,環保科技城集聚國內環保龍頭企業,環保產業鏈條完整,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效率更高。”李兵的話一語中的,平臺建設上鹽城更是舍得投入,無論是場地、裝備,還是資金,都給予大力支持,使清華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和地方的產業優勢、政策優勢有機結合。
目前,實驗室的科研團隊中有20多位人員來自清華環境學院,70%擁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并且大多已在鹽城安家。落戶不到1年時間,實驗室已結碩果。“作為實驗室的第一個示范工程,中低溫脫硝催化劑項目已完成中試,年產3000立方催化劑生產線下月投入使用。”李兵介紹,中低溫脫硝催化劑處于藍海期,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適用陶瓷、玻璃、垃圾焚燒、焦化等眾多行業,目前訂單已經排到年底。特別是與鹽城本土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合作,延長加粗產業鏈條,提供更多大氣污染治理新方法、新技術,實現1+1>2的效應。
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和科研實力,是鹽城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有力舉措和現實路徑。東臺捷士通公司與“大院大所”合作,嘗到了創新甜頭,搶占了市場先機。“我們把研發中心搬進東南大學實驗室,開發5G網絡射頻系統,成為射頻系統制造領軍企業,已占據1/4國內市場份額。”公司總經理唐鵬坦言,自主創新才是企業強筋壯骨、贏得優勢的根本途徑,只有創新驅動才能贏得發展先機。
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鹽城聚焦新能源、節能環保、大數據、智能終端、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緊扣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制定出臺《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的意見》,發揮43家海外引才工作站作用,連續舉辦5屆國際精英人才創業大賽,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雙招雙引”,積極開展“千家企業進高校、千名人才鹽城行”,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每個產業建成一個產業研究院、一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引進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目前,除清華校外第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外,鹽城還與南京大學、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吉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合作共建了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所、智能終端產業研究院、大數據產業研究院等一批聯合創新平臺,并且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復旦大學等2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今年以來,鹽城市縣聯動在美國、韓國、北京、深圳等開展60多場次“雙招雙引”活動,簽約引進人才合作項目200多項、海外高層次人才50多名,推動企業走高端化、信息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充分釋放人才紅利,持續提升產業層次。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到我縣調研學前教育
大鵬新區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成果豐碩
我市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李志偉到阜南縣督導大氣污染防治等工作
河南省8批次油炸食品鋁超標林州方中山胡辣湯總店油餅“上榜”
我市“產才融合”釋放葡萄串效應
市房地產產權管理處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
關于《福建省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實施方案》的政策解讀
黃崗一空地成垃圾堆放場
胡曙光赴蔡甸區調研推進解決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建設重難點問題
WOW!全世界最美的色彩都在這兒!來,黃埔給你點“顏色”瞧瞧!
“雷鋒大舞臺”展現社區居民新面貌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與枝江簽訂合作協議 152億推進姚家港化工園產城融合
哈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將黨政同責《哈爾濱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出臺
靈璧縣學雷鋒活動月期間強化民生工程宣傳
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和專家學者開展監督性調研
街上巡邏偶遇網逃 峽江巴邱派出所民警擒獲一網逃
民生指標積極向好企業信心不斷增強——2017年度廣元民生經濟運行情況
“電子警察”明起抓拍開車玩手機和司乘未系安全帶
果小美臨沂悄然撤架 無人貨架行業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