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視點
五大科室最熱門
天津日報記者 趙津 上周是春節長假后第一周,各醫院門急診和住院病房并未因“正月”而冷清,相反,市內各大醫院春節期間和節后第一周的門急診病人均出現“爆棚”,第一中心醫院、醫大二院、第三中心醫院、中醫一附院、第四中心醫院門急診日均接診都在500人以上,節后猛增至日均千人以上,市人民醫院僅節日期間就接診13820人次。呼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消化科患者較為集中,是節日期間和節后最繁忙的科室。
專家表示,每年春節前后,感冒、胃腸炎、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發生和復發幾率會加大,這主要是因為節日期間情緒亢奮睡眠減少,吃得太多太雜太油膩加之飲酒增加、喝水減少所致。專家提醒市民,要保持身心健康,節后工作生活必須盡快回到正軌,一是要注意飲食調整,易清淡、定時定量、少吃零食;二要盡快調節好生物鐘,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三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應遵醫囑堅持按時用藥,出現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
呼吸科
普通感冒為主年輕人多
勞累抵抗力下降所致
春節前,盡管來勢洶洶的流感態勢已經減弱,但從春節長假第一天,各醫院急診的感冒患者仍在就診患者中占有絕對數量,第一中心醫院、第三中心醫院近期急診科每天感冒患者在二三千人,占全部急診病人的40%以上。從大年初三,各大醫院呼吸科開診,新老病人就絡繹不絕。
據醫二大院呼吸內科主任賴雁平介紹,從上周急診統計數據來看,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較比往年同期增多,流感病人明顯減少,主要是普通感冒病人,以年輕人居多。這主要是與春節期間家庭聚會、集體聚餐次數增多,過節通宵打牌、玩游戲,過度勞累身體抵抗力下降,極易感染感冒病毒有關。還有一些兒童,春節期間飲食起居不規律,消化不良,稍不留意便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春節過后的三、四月份正是各種呼吸道病原菌活動頻繁的時候,加之節日期間生活不規律、身體疲勞抵抗力下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在節后一段時間仍可能呈高發態勢。她建議老人和小孩要少去人員較多的公共場所,室內經常開窗通風,同時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周圍有感冒患者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傳染。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的患者節后要盡快恢復生活規律,堅持服藥,還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病情加重。
心內科
胸痛中心接診病人增多
搶救及時救治率提高
每年春節前后,天氣較為寒冷,加之節日期間人們情緒容易激動、生活秩序打亂,有些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服藥不規律,這些導致各醫院心臟病患者較平時增多。由于胸痛中心的建立,全市各醫院心內科較以往春節更加繁忙,所有相關醫務人員都24小時待命。我市醫大二院從除夕到初七,胸痛中心共接診200余位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十幾例,從入院到血管再開通的d-to-b時間均小于90分鐘,有效地挽救了患者生命。
據統計,醫大二院、市第一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心臟科春節以來,日均接診心血管急癥患者50至60人次,急診量比平時增加近50%,患者發病急、發病重,平均每天都有急重癥心梗 2到3例。冠心病復發患者老年人多見,急性心梗年輕化趨勢明顯。過年玩樂過度、不注意休息、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煙酒過度、情緒激動、擅自停藥等是導致心血管病多發的主要原因。專家特別提醒市民,心梗患者在治療“時間窗”內就醫是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關鍵,因此如果發現親人出現心梗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近治療。心梗治療黃金期是發病2小時以內。
神經內科
腦梗死患者居高不下
早發現病人比例提升
春節期間,我市各醫院神經內科因腦梗死就診的患者居高不下,日均接診患者10余名,其中既有新發腦梗的患者,也有腦梗死復發的患者。我市第四中心醫院神經病學中心周麗娜副主任醫師說,本以為隨著人們對腦梗死這個疾病認識的提高,過年期間病人數量會有所減少,卻不知今年正月格外忙碌,她總結節日期間腦梗患者增多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子女回到老人身邊,他們對腦梗死認識的提升促進了疾病的早期發現。家住我市河北區的李大爺是獨居老人,春節子女回家陪他過年,發現他說話時吐字不清,孩子們立即想到老人有可能是腦梗發作,遂帶其到醫院就診,確診為腦梗死,經積極治療,目前情況有了明顯好轉。二是節日期間情緒激動、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健康容易導致腦梗死的復發。一年前因腦梗死在市第四中心醫院進行過靜脈溶栓的張大爺,出院后,醫生囑其規律服藥和生活,以免腦梗再發。節日期間,迎來送往,打亂了他的生活,服藥總是“吃了上頓忘了下頓”,加之過度勞累,大年初六就因再次腦梗住院治療。
周麗娜覺得可喜的是,隨著教育程度的提升,診療時,醫生與家屬的溝通更加容易,這為溶栓以及介入手術的進行爭取了時間,增加了治療及時性。她提醒市民,治療腦梗死的黃金時間是在起病6個小時內,在此區間若能及時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可挽救缺血腦組織,避免梗死區擴大,能明顯改善患者預后,減少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內分泌科
糖尿病痛風復發多
要嚴格飲食做多項檢查
從正月初三開始,我市各大醫院內分泌科病人持續增多,痛風、糖尿病病人占全部患者的90%以上,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老病人,都是因為節日期間放松飲食禁忌,高油脂、高嘌呤、高熱量的食物有所增多,加上不經意地增加了零食攝入,引起尿酸和血糖升高。此外,生活節奏被打亂以及少服藥、漏服藥也導致痛風、糖尿病春節高發。專家建議,節日期間對疾病有所放松的痛風、糖尿病患者近日應做相應檢查,發現尿酸、血糖超標,除遵守醫囑服藥治療外,必須嚴格調整飲食和作息,必要時要到醫院接受治療。對于健康人群來說,如果節日期間頻繁飲酒聚會,近日出現大腳趾、足背疼痛腫脹也應做尿酸檢查。
第一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江霞特別建議,痛風病人節后要做到以下三點控制疾病發展。第一,絕對減少尿酸攝入,如少吃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豆谷類等酸性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類堿性食物。第二,適當增加飲水量,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第三,禁酒,少吃脂肪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面食等。她同時建議痛風患者可經常食用冬瓜海帶湯、西紅柿雞蛋湯、蛋黃焗南瓜、醋熘白菜片、防風薏米粥。
消化科
胃腸疾病患者持續上升
門診量較平日增近四成
節日期間美食美酒苦了很多人的腸胃,也讓消化科醫生忙得團團轉。據醫大二院消化內科張志廣教授介紹,春節以來,以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為主的胃腸道疾病日門診量較平日增加了近四成。春節期間胃腸疾病高發的原因較多,其中飲酒過度、暴飲暴食、生活起居不規律、過度勞累等是造成胃腸不適的主要原因。
張志廣提醒胃腸道疾病患者,節后首先要盡快恢復正常飲食,一日三餐要定時,不要吃得太飽,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腹脹、便秘癥狀的病人,可以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粗糧、青菜、水果,多喝水,可以吃一些潤腸的食物,如香蕉、蜂蜜。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病人,從飲食上可以多喝一些酸奶,還有含有木糖醇、大豆低聚糖的食物,都可以增加腸內有益菌,對腹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其次要恢復以往規律的生活,還要慎重服用解熱鎮痛、抗生素類等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藥物。
【聚焦數博會】乘公交將可用微信支付
2015年部門決算
從“粗放耕作”到“追精求準”——聆聽我市大田春耕變奏(二)
樂山五人制足球聯賽收官 16支球隊參與較量/圖
感謝你,志愿者!重慶舉行世界骨髓捐獻者日主題活動
長假后津城各大醫院門急診爆棚 日均接診千人以上
東航虹橋T1貴賓室全新亮相
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假牌套牌假證違法專項整治行動
潛山縣文化委舉辦文化扶貧成果展示匯報會
市城管局協調來鶴橋西有人管了 記者昨返回多次再沒見到攤販
交警王凱偉牽線愛心企業寒冬送溫暖
我市252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
市委老干部局迅速學習傳達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
紅領巾夏令營等你來報名 共六大系列近兩百場活動
魏縣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邯鄲分行簽訂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暨城鄉協調發展合作協議
金融行業“護航”我市經濟發展
殘疾人親身體驗,市區部分盲道不導盲
突出“一線調解” 推行“七線對接”
太平人壽:蕪湖中支開展春季戶外登山活動
屏南: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 打通治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