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日8時,德惠市平均土壤化凍深度為95厘米,地表以下40厘米日平均地溫為7℃,地表以下30厘米土壤墑情為含水率22.9%。”這是德惠市氣象局副局長楊昌劍每天都要查看的數據。這樣的數據會通過手機信息的方式傳遞到該市農民手中,為農業生產提供依據。
廣袤的土地、成片的作物,農業向來給人的印象就是“粗獷”,憑經驗判定農時,順季而為。然而現代農業是精準農業,要求將高新技術與農業技術結合,對農資和農作實施精確定時、定位、定量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力。
面對這樣的新時代新要求,氣象部門的手機短信會受農民歡迎嗎?
德惠市布海鎮十三家子村,農機轟鳴,繁忙的春播正在進行。“我們合作社300多公頃土地,種的全是玉米。機械化種植,對土壤墑情掌握不準會影響收成的。以前都是靠經驗,靠人工反復測量,現在好了,氣象部門會為我們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泰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牟長義一邊查看手機上的氣象信息一邊說。
目前我市共有19個自動土壤水分檢測儀器,已覆蓋大部分農業耕地。市氣象臺副臺長張智勇說,我市氣象衛星檢測頻率由以前的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檢測一次,升級至10分鐘一次,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精確的“天時”。
除了追求精準天時,接受精準培訓也是新型農民成長必不可少的一環。日前,雙陽區山河街道萬寶村村民楊振邦特別忙,自從學會了駕駛免耕播種機,總有人來找他幫忙播種。既掌握了技術,又增加了收入,而他,就是雙陽區政府組織“精準培訓”的受益者。
“活兒都干不過來,一天從早上5點干到晚上6點,不得閑。”一口氣種了4公頃地,楊振邦終于得空把機器停在壟邊,喝口水,抽根煙。
“4月初,我參加了一次區里組織的農機專業培訓,學習駕駛操作新型農機設備,以前會開拖拉機就了不起了,現在可不行。”楊振邦指著自己駕駛的免耕播種機后端懸掛的設備說:“可別小看了這些農機,光玉米秸稈全程機械化種植就有覆蓋免耕、混埋免耕、深翻精播三種模式哩!”
為了適應精細化耕作的需要,今年“五一”前,榆樹市八號鎮舉辦了一場免耕播種技術演示會,把農民最關心的技術“精準”地送到田間地頭。農機大戶介紹秸稈歸行機、免耕播種機、苗期秸稈覆蓋深松機的使用和調試方法;農機技術推廣總站專家現場講解秸稈全量還田免耕播種技術要點……
“以前光聽說這項技術如何如何好,但一直不知道是如何作業的,今天來著了,看得清清楚楚,這技術教得到位!”看著精確播種的免耕播種機,圍觀的農民豎起了大拇指。
我市的農業生產已經從拼資源、拼消耗,向依靠科技創新和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上轉型,“精準氣象”“精細化耕作”“精準培訓”等以精準為內核的一系列訴求,成為我市這個傳統農業大市新型農民成長的時代印跡。
構建新時代的戰略哲學
豐南區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
衡南多警種聯合緝查大演練
【聚焦數博會】乘公交將可用微信支付
2015年部門決算
從“粗放耕作”到“追精求準”——聆聽我市大田春耕變奏(二)
樂山五人制足球聯賽收官 16支球隊參與較量/圖
感謝你,志愿者!重慶舉行世界骨髓捐獻者日主題活動
長假后津城各大醫院門急診爆棚 日均接診千人以上
東航虹橋T1貴賓室全新亮相
當好全面從嚴治黨“宣傳員”傳播正風反腐正能量 全市紀檢監察宣傳工作座談會暨信息工作培訓會召開
市域鐵路檔案管理工作有序展開
經開區“兩治三改”出重拳,一處違規料場被拆除
交警王凱偉牽線愛心企業寒冬送溫暖
我市252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
市委老干部局迅速學習傳達全市領導干部會議精神
紅領巾夏令營等你來報名 共六大系列近兩百場活動
魏縣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邯鄲分行簽訂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暨城鄉協調發展合作協議
金融行業“護航”我市經濟發展
殘疾人親身體驗,市區部分盲道不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