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農業環保經過多年探索,在全市總結并推廣五大生態農業模式:豬—沼—糧(林、菜、果)、果園立體種養、水田立體生態種養、小流域農業生態治理、休閑觀光生態農業等五種模式和技術,五大生態農業模式的推廣,有力促進了我市綠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主要經驗是強化“四個突出”:
一、突出規劃引領
市政府辦公室出臺了《宣城市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計劃明確了未來四年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即組織實施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整建制推進縣3個、鄉鎮7個、村20個,建成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點50個、示范主體100個。探索產品生態圈、企業生態圈、產業生態圈“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體系,促進種養循環、農牧結合、農漁結合、農林結合。通過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化提升、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品牌創建與質量安全監管四大行動,到2020年,全市綠色生態農業取得明顯進展。
今年,市農委印發《宣城市五大生態農業模式技術要點及現代生態農業示范點建設任務》(宣農辦[2017]30號),生態能源局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和技術干部編制印發《宣城市五大典型生態農業模式技術手冊》1000冊,詳細描述了典型生態農業模式應用的實施途徑。為摸清生態農業現狀,我局組織開展一次全市范圍內的生態農業模式推廣專題調研,旨在總結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典型案例和存在不足,研究解決關鍵環節問題的辦法。
全市組織110個示范點開展省級現代生態農業創建工作,根據省農委統一安排,我市2個示范縣、36個示范主體按照創建任務要求組織開展自評,第一批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和示范主體開展評估認定前期工作全部結束。
二、突出種養結合
堅持生態養殖,農牧結合,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總結推廣“四個一”發展模式,即:以畜禽養殖綜合治理為突破口,建立一處大中型沼氣工程;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基礎,建立一片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基地;以推廣適用技術為手段,創建一批典型生態農業模式示范區(點);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生產一批無公害優質安全農產品。3月,市農委制定出臺了《2017年度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2017年宣城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宣城市農委2017年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工作計劃》,均明確提出突出種養結合,堅持治理與利用并重是近年來五大生態農業模式重點工作。
旌德三豐園有限責任公司自籌資金100萬元擴建成的1000立方米沼氣池是我縣規模最大的沼氣工程,目前該企業又自籌資金500萬元建設7000立方米的黑膜沼氣池,投資150多萬元建設沼氣工程一處,配備5立方米沼液運輸車一輛,畜禽糞便用于周邊自有林地400畝,同時對接快樂家庭農場蔬菜生產基地500畝,裕農生態農業公司、農業科技示范場、輝煌糧油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機稻基地7500畝。
郎溪縣飛鯉幸福好運家庭農場,年出欄生豬3000頭,產生蓮藕粗加工下角料540噸,利用蓮藕下角料養豬,建有4口100立方米沼氣池,安裝一個20立方米沼氣貯氣罐,對養豬場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沼氣用于餐飲,沼液、沼渣用于蔬菜、田藕種植,年實現產值600萬,利潤180萬;年加工蓮藕粗成品1800噸,實現產值720萬,利潤90萬,藕塘養魚年純收入在20萬左右。
安徽鴻遠牧業年出欄生豬1.8萬頭,公司建有糞便干濕分離機、1100立方米的沼氣池、貯氣柜等配套廢水廢渣綜合利用設施。公司年利用沼氣發電20萬kw,可實現收入20萬元以上;糞污自動澆灌系統可為500畝茶園、苗木林減少施肥費用及增加產量效益保守估計約800元/畝,年可實現收入40萬元;年產有機干糞肥約4000噸,可實現收入120萬元。
另外,寧國博龍、郎溪鐘西等一批畜禽養殖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生態循環之路,努力構建養殖(種植)企業內部小循環,部分主體之間中循環,現代農業示范區域內大循環的運行機制。
三、突出示范帶動
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五大生態農業模式示范點40個,核心面積3.2萬畝,示范面積15.5萬畝,有機肥較常規每畝增加200kg左右,平均畝增效益239元。
寧國市一滴水家庭面積約為160畝,采用種植、養殖結合,長短互補,產銷互動的模式,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封閉的,循環式的生態農場。年生產各類有機疏菜100噸,附加產業為飼養皖南黑毛豬,肉類年產6噸,農場能把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達到資源再利用,能源自足、無污染排放。全市此類模式推廣達1萬多畝。
廣德志農水稻種植家庭農場自2016在上海農科院周文宗博士的指導下,進行稻鱔共育生態農業技術試驗,試驗面積100畝。該模式利用豬糞便養殖水蚯蚓,稻田養殖黃鱔、魚、蝦等,水蚯蚓供黃鱔、魚、蝦食用,同時,養殖水蚯蚓的糞水灌溉稻田作為有機肥,形成生態循環利用。每畝年可收獲黃鱔60-100斤,增加收入1200元以上,泥鰍、魚蝦可增加收入500元以上,每畝可收獲稻谷800斤,合計每畝收入可達4500元以上,與傳統正常年景比每畝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特別是水田立體種養模式的推廣,充分利用了稻田光、熱、水及生物資源,把水田生態系統的種植業與養殖業有機結合起來,在確保糧食穩產的前提下,實現了水稻穩產、水(禽)產品增產、品質提升的目的,取得了“1﹢1=4”即:水稻﹢水(禽)產=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綜合效益,最大限度提高了稻田產出率。
另外,郎溪縣飛鯉鎮幸福好運家畜家禽養殖家庭農場,在當地輻射示范帶動2000多畝蓮藕種植。寧國市方塘糧油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周邊1萬多畝從事稻鴨共育模式生產。
示范點主攻方向為:豬—沼—糧(果)—休閑采摘(觀光)等農牧融合;水田稻鴨共育、稻蝦輪作或連作等共生共育;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生物質多層次利用;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丘崗區小流域農業生態治理等環境治理;林(竹、茶、桑園)下養雞等立體種養。
四、突出三產融合
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圍繞建設“山水詩鄉、多彩宣城”的總體目標,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
如寧國世京果園為安徽省五星級農家樂,現有無公害水果基地300畝,依托山區優質資源,發展觀光旅游生態農業。果園有桃、李、櫻桃、獼猴桃等多種果木,采摘期從每年的3月到11月。建有年出欄120頭“楊山黑豬”養殖基地,建立100立方米沼氣池,沼氣供應餐飲,生活污水進入沼氣池,進行無害化處理,沼液、沼渣用作果園有機肥,果園套種玉米、紅薯等農作物,作為生豬養殖飼料補充。果園內年放養約8000只雞,雞吃果園雜草,雞糞作果樹有機肥。果園年接待自駕游等旅客5000人左右,年實現純收入110萬元。
績溪尚村徽匠休閑旅游度假村占地面積1200畝,發展了山核桃、油菜、油茶、葵花等高山梯田生態種養基地,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徽匠手藝展示區、姓氏宗祠游覽區、油菜荷花葵花景觀區、農家樂徽菜品嘗區、農耕體驗區、瓜果采摘區、娛樂健身區、登山攝影景觀區等八大功能區。尚村農業開發合作社按現代休閑觀光生態農業模式特點,在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先后流轉了130畝梯田種植經濟與觀賞一體的油菜花、葵花、30畝梯田種植荷花并套養泥鰍,積極壯大高山蔬菜、油茶、山核桃、績溪黃牛、黑豬等特色種植、養殖業,注冊了“徽藝堂”商標,自行加工山核桃、山油茶、菜籽油、竹筍、綠茶等土特產,引導村民開辦農家樂、土特產淘寶店、入股合作社、手工藝品及美食銷售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時通過舉辦攝影比賽、民俗表演、文藝演出和油菜花、杜鵑花、葵花、荷花觀賞節等活動,吸引游客到尚村觀光旅游,帶動吃、購、娛等服務業發展和旅游產品發展,把現代休閑觀光生態農業做強做大。該縣瀛洲鎮的仁里村、龍川村按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的發展定位,將傳統村落保護、田園風景、農耕體驗、“農家樂”與現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推動了休閑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箐箐生態莊園是一家集種植養殖、果酒加工、土特產加工、旅游觀光、生態餐飲、湖邊木屋住宿、傳統文化教育為一體的三產合一型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aaa級景區和國家四星級休閑農業觀光園。一產:種植與養殖;二產:果酒加工、土特產加工;三產:旅游觀光、生態餐飲、住宿等,2017年產值達1500萬元以上。
安徽翰林茶業有限公司位于涇縣深山腹地汀溪,是專門從事名優綠茶研發、種植、生產、加工、經營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的“綠環蘭香”2010年榮獲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比金獎。該公司始終以生態建設為紐帶,以發展有機茶為重點,以生態產品質量為抓手,引領和推動從產品經營上升到生態經營,充分發揮生態茶葉在集聚要素、整合資源、提升發展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產業結構層次由低端向高端提升,讓有機農業茶葉生產基地的“田野”變“車間”,“茶園”成“市場”。2016年示范基地及周邊茶農每畝茶園增收1500元左右,茶農戶均收入達4萬多元。
近年來,我市推進農業由單純的農作物生產向農產品加工、流通及休閑服務業等領域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支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和創建農產品品牌,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3月昆明主城供地升溫明顯 住宅用地出讓面積達830畝
南靖金山:義務植樹添新綠 齊心協力抓生態
蚌山區雪華鄉(宏業村街道)開展“四送一服”工程優化服務企業新模式
棲霞地稅“三字訣”開展全員警示教育 筑牢廉潔從稅防線
市民政局部署清明節文明祭掃工作
2017工作回眸(能源篇):強化“四個突出”,助力五大生態農業模式推廣
岳塘區全力推進“智慧岳塘”建設
長春市中心醫院天使義工隊走進企業—— 面對面教授“心肺復蘇”
昆明力爭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
商丘睢陽生態美景舒畫卷
8月27日至9月3日停電公告
云南省總工會舉行敬老節慰問離退休干部座談會
16、17日珠海全市停課!這些全國考試也???/a>
全椒舉辦地方名優特產品展示
律師查詢人口信息一次都不用跑
市林科所制定林業科技培訓年度計劃
萬張街道積極組織開展儒學講堂宣講活動
臨沂寒潮預警解除 氣溫將逐漸回升 本周日有小雨
第十五屆中博會智慧家居與建材展下周一開幕
鶴峰縣燕子鎮利用“三句半”宣傳掃黑除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