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睢陽,草長鶯飛,花紅柳綠。俯瞰睢陽,整座城區掩映在濃郁的綠色之中,碧波蕩漾的內河倒映著岸邊的美景和天空的白云,宛若一塊塊翡翠把城市點綴得詩情畫意……
這幅碧水繞城、天藍地綠的生態美麗畫卷,是睢陽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可喜成果,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睢陽區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區”不動搖,全力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兩篇生態大文章。今年,睢陽區更是把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四項重點工作之一,以河道治理、河長制推進水生態治理,以城市綠化、道路清潔促進城市環境提升,持續改善城鄉生態面貌,讓睢陽大地“顏值”更高、“氣質”更佳。
“全域治水”河清碧波現
藍天離不開碧水的映照,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是一座城市普惠的民生福祉。
為了打造城市生態循環水系,提升城市形象和宜居水平,2016年年底,睢陽區全面打響城區內河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按照河相通、湖相連的要求,著力實施拆遷打通、清淤疏浚兩大工程,對8條內河開展全部貫通、黑臭水體抽排、黑臭淤泥清理、排污口封堵、兩岸護坡治理和清水沖洗等工作,達到污泥全清、河道全通、污水口全堵的“三全”目標。為改善水質,實施管網建設、截污納管和生態濕地建設三大工程,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同時,建立以中水循環利用為主和海綿城市雨水收集、黃河引水為輔助的水循環利用體系,內河水質基本實現達標。
對于外河的治理,睢陽區實施全域規劃、全域治理,完成了古宋河全域設計,取締了大沙河、洮河等流域100萬平方米以上及8條河流沿河500米的污染源,全年引黃生態水補源2600萬立方米。
治水的同時,睢陽區還大力實施景觀建設工程,相繼建成了蔡河公園、忠民河銀杏樹廣場、鮮花碼頭等一批濱河公園和沿岸綠色休閑走廊,商都公園和漢梁文化公園基本建成,古宋河畔濱河公園已開工建設。
曾被污染的一條條河流清澈起來,一度斷流的河流歡暢起來,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今年,睢陽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清河行動”工作部署,統籌運用源頭防控、截污納管、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等手段,以“河長制”推進“河長治”,恢復全域河道功能。
流經宋集鎮的洪河清淤工程讓趙樓村的王明福格外關注,看著河里的污泥雜物被清除,河水又清又亮,他的心里樂開了花,“俺家離河近,一到夏天都是蚊子。經過整治,明顯感覺河里臭味沒有了,蚊子、蒼蠅也少了。”
截至目前,全區共清理河道28條,長400余公里,清理河面垃圾約774噸,清理河岸垃圾約873噸,河道生態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
“增綠補綠”地綠景更美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最美的底色。
為打造綠色睢陽、生態睢陽,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都市,近幾年,睢陽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國家衛生城”為契機,加快推進“百城提質”工程實施,著力“增綠補綠”,加快推進便民公園、街頭綠地、道路綠化項目建設,環城高速綠化帶、環城道路綠化帶、內河景觀綠化帶建設等同步推進。現在的睢陽區,綠化總量迅速增加,綠化水平不斷提高,道路兩旁、居民小區、公園綠地,步移景異,四季如春,生態環境大大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高,整個城區就像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到2020年,我們將建成5畝以上街頭游園綠地30處、500畝以上公園10處、海綿型公園2處,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要達到40%。”睢陽區區長栗朝舉說。
按照“打造精品亮點景區、建設生態宜居睢陽”為目標,今年,睢陽城區將持續推進1+2+4+4+10+42綠化工程,即以提升綠化管理水平為主線,新建2條生態廊道、新建4個綜合公園、續建4個便民公園、設計10塊街頭綠地和完成42條道路綠化新栽補栽任務。
截至目前,城區完成修復景觀設施20余處,新栽和補栽道路綠化30余條,栽植各類喬木7000余棵、灌木20萬余株,鋪裝草坪3萬平方米,移植綠籬色塊3500平方米,整形修剪喬灌木10萬余株,本月底將全部完成道路綠化工作任務。
據睢陽區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區將完成營造林面積1.18萬畝,完成花卉苗木繁育0.16萬畝;創建綠色鄉鎮10個,每個鄉鎮完成綠色村莊建設3—5個,新城、古宋、宋城三個辦事處完成綠色社區建設3—5個,全區完成綠色單位建設5個,打造國土綠化示范園、示范點各1—2個。林木覆蓋率增加0.5%,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0%,林業科技貢獻率達60%以上,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90%以上。
“藍天工程”天藍氣更清
“現在的好天氣是越來越多,空氣質量也越來越好,出門很少戴口罩了。”4月21日,趁周末到漢梁文化公園游玩的市民王芳開心地說。
近幾年,睢陽區從機掃、抑塵、減煤、優企、控車等幾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實行專項整治與重點整治相結合,持續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全面改善空氣質量,為城市創造更多生態福祉。
在睢陽區街頭巷尾,經常可以看到一臺臺流動清掃車、防霾抑塵車、高壓沖洗車和道路噴灑車等不間斷巡回作業,不僅有效改善了城市環境,也讓空氣質量更加清新宜人。目前,該區已投入1億多元購買各類清掃保潔車輛600余臺,針對不同天氣、不同季節科學制定6機聯合模式、人行道和慢車道沖洗等7種環衛作業模式,對城區主次干道堅持24小時不間斷機械化清洗,中心城區機械化清掃率及新修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配置率均達100%。
在抑塵方面,該區嚴格拆遷作業管理,實行雨天集中拆遷、會商濕法拆遷、中心城區精準拆遷三種模式,做到了揚塵管控和城市建設兩不誤、兩促進。同時,強化渣土運輸管理,聯合陜汽集團研發出具有“全封閉、自動洗塵、遠程控制、全程定位、跑偏報警”功能的渣土運輸車,取得國家專利,實現渣土運輸零污染。
為了嚴格控制空氣污染源,睢陽區對砂石料堆場、散亂污企業及燃煤經營點、劣質散煤銷售點等全面進行清理、取締,并在市區外圍設置了8個過境大貨車分流點,減少大型車輛穿城數量,縮短大型貨車過境時間,降低汽車尾氣和揚塵污染。
“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睢陽區委書記曹月坤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全面闡述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始終把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實現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雙贏,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民政局部署清明節文明祭掃工作
2017工作回眸(能源篇):強化“四個突出”,助力五大生態農業模式推廣
岳塘區全力推進“智慧岳塘”建設
長春市中心醫院天使義工隊走進企業—— 面對面教授“心肺復蘇”
昆明力爭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
商丘睢陽生態美景舒畫卷
慈溪引進人才的子女可就讀優質公辦學校
又有一條新高鐵要經過上饒,今年7月動工
任學鋒調研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工作
蚌埠市交通運輸局發展綠色低碳交通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律師查詢人口信息一次都不用跑
市林科所制定林業科技培訓年度計劃
萬張街道積極組織開展儒學講堂宣講活動
臨沂寒潮預警解除 氣溫將逐漸回升 本周日有小雨
第十五屆中博會智慧家居與建材展下周一開幕
鶴峰縣燕子鎮利用“三句半”宣傳掃黑除惡知識
安徽天兆石榴開發公司子公司揭牌
帶領貧困戶踏上綠色脫貧之路
這四條道路一個月后走起來更舒服
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志愿者走進社區,為社區"美容""植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