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擁有中原黃牛“金三角”、平原綠化先進市、聞名海內外的“中華藥都”和著名的“白酒之鄉”等多重稱號。近年來亳州市從加快標準化建設、培育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著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實施“綠色亳農”品牌培育計劃,擴大多個區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昔日的傳統農業大市正通過品牌提升闊步邁向農業強市。
加快標準化建設,夯實品牌創建基礎
農業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中藥材和白酒是亳州市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產業。今年,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文,批準國家中藥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安徽井泉中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安徽省中藥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承擔單位;將由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安徽省濃香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更名為“安徽省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標志著亳州在安徽省級層面上的中藥材和白酒行業搶占了優越的話語權。
基地建設是綠色食品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選擇,也是近年來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突出亮點。從亳州市農委獲悉,近年來亳州市不斷加快優質“菜籃子”基地建設,著力發展品牌農業,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產品。2016年,亳州市新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綠色食品原料基地33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62個,“三品一標”認證產品達到388個。
亳州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亳州市加快農業產業化轉型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要求,著力實施優質農產品原料基地建設。提出加快發展優質專用品牌糧食生產,依托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推廣一批加工專用糧食品種和技術,著力提升優質專用品牌糧食生產水平。大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組建中藥材脫毒組培中心,推進中藥材種苗提純復壯,發展標準化中藥材種苗基地,加快中藥材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建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規范和質量控制標準,促進中藥材種植道地化、標準化、品牌化,著力打造沿渦河中藥材種植優勢產業帶。加大蔬果標準園創建力度,大力發展設施蔬菜、養生蔬菜和特色蔬菜,引導建設高標準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加快沿省道307線高效設施蔬果園藝產業帶建設。力爭2021年建成優質專用糧食基地300萬畝、優質蔬果基地200萬畝、綠色中藥材基地110萬畝,全市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覆蓋率分別達到70%和85%,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個。
《實施方案》還要求,提升標準化生產能力,重點圍繞優質品牌糧食、中藥材和蔬菜規范化種植、畜禽生態循環養殖等,制定和完善相關標準,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積極采用先進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積極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農業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紅黑名單”制度。提升全程化質量控制能力,鼓勵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等認證,逐步建立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力爭2021年農業“三品”認證達到550個,地理標志產品(商標)達到10件。
培育知名品牌,擦亮區域“名片”
商標富農、品牌興農。亳州市將培育“名企、名品、名牌”作為抓手,打造全國全省馳名的“亳州品牌”,實現“亳州品牌”向“安徽品牌”乃至“中國品牌”升級,努力建設“皖北前列”的“質量亳州”。
要想打好質量品牌升級戰,首先要樹立統一的質量管理意識,為此,亳州市舉辦了全市質量品牌提升專題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解讀政策、分析現狀,對亳州市質量品牌建設提供了專業的指導。
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助于提升特色農業影響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產增收。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發布公告,渦陽縣優質大豆產業協會申報的“渦陽大豆”商標獲得批準,成為亳州市首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該商標將被指定使用在豆商品上。
近年來,亳州市工商部門把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形成了企業主動、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亳州市農委產業化科田軍介紹,截至目前,全市涉農產品馳名商標發展到7個,著名商標達119個,37個產品獲得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
《實施方案》針對推進“質量亳州”建設提出,支持企業申請注冊商標、創建馳名(著名)商標、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名牌產品。引導龍頭企業推進同行業或跨行業的兼并重組,實現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優勢品牌集中;鼓勵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聯合、合作,共享共建企業品牌,實現品牌價值延伸;支持龍頭企業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發展進出口貿易,培育國際知名品牌。
力爭2021年農產品馳名、著名商標分別達到11件和170件,新增涉農安徽名牌產品5個,農產品出口額提高10%以上。
線上線下齊發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產品卻不能僅靠口碑傳播。越來越多亳州農產品通過展銷活動和電商平臺被更多人認識,亳州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9月15日-17日,由農業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合肥舉行。亳州市有56家企業、17家合作社攜帶約700個產品系列參展。參展企業主要是重點龍頭企業和具有本市特色的食品加工企業等,參展產品主要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藥養生保健產品,農業高新技術產品,涵蓋糧食加工、肉食休閑、中藥保健、蔬果養生等系列產品。充分展示了亳州市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成就和龍頭企業風采。不僅宣傳和推介本市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名特優農產品,還擴大交流和合作,促進農業招商引資。
對此,《實施方案》提出,支持龍頭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活動,進一步提升亳州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對政府組織的各類農產品交易會,給予參展企業適當補貼。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活動,打造一批“綠色亳農”區域大品牌、行業大品牌和企業大品牌。
線下展銷活動打響亳州農產品品牌的同時,線上電商平臺也給農產品的品牌塑造和銷售帶來了新的機遇。亳州市積極促進電商企業與特色基地開展合作,支持阿里巴巴、淘寶、1號店亳州館、“蒙城土特產”官方微信銷售平臺、“三只蜜蜂”微信銷售等地方特色電商平臺建設,推動農產品上行,提升亳州農產品知名度。
《實施方案》同樣關注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實施農業新業態拓展工程章節提出,加大對食品、中藥保健品、花草茶等本土化農業電商平臺培育力度,鼓勵龍頭企業自建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著力打造知名農業電商品牌;繼續支持企業入駐阿里巴巴“亳州特產館”,引導企業線上線下結合,努力擴大農產品銷售。支持“筑夢社區”“創客空間”和青年電商產業園等發展集倉儲、物流配送及綜合服務為一體的電商產業園發展。大力推進亳州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工作,實現公共服務、物流配套、鄉村網點全覆蓋,鼓勵國內知名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在我市設立農村電子商務縣級服務中心和鄉(鎮)服務站、服務點。完善農業電商供應鏈建設,支持有條件地區打造農產品集散、冷鏈物流、倉儲、展銷中心一體化的農產品電商產業鏈。到2021年,農業企業電商銷售普及率達到80%,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電商銷售全覆蓋,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35%左右。(郭睿思)
屏山縣多點發力做大旅游經濟
劉連舸任中國銀行行長 此前該行長職位已經空缺了近一年
離開學校,就像種子離開了土壤
全國社會組織扶貧現場觀摩暨示范培訓班在寶雞開班
【網絡中國節?重陽】厚植重陽文化力量
《新華網》亳州:加快品牌建設打造農業強市
郁洲街道:西鳳社區開辦巾幗巧娘培訓班
蒼溪縣發展壯大民辦幼兒園推進幼有所育
我市現有幼兒園831所
“揚馬”8成選手是中青年人 省外上海人最多
我市首屆農民工勞動創意大賽掠影︰比技能 拼的是“工匠精神”
凝心聚力促改革 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會召開
能源革命爭當尖兵 脫貧攻堅實現突破
第七屆老年文化藝術節在鎮江市少年宮圓滿舉行
緊抓高鐵開通契機 務實推動湛江發展
【網絡媒體走轉改】花城邂逅“世界花后”
第四個國家憲法日
九江出口加工區學校召開決戰中考百日沖刺誓師大會
高平境內這兩條一級路將改造升級
首批儲蓄國債明起開賣 “價升量減”市民想買要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