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至,人們登高望遠、食重陽糕、賞菊花、插茱萸,一派節日氛圍。游子們歸家,稱“任歲月倏忽,想陪他們一起變老”;深情的祝福在網上傳遞,“守候的背影勾畫出愛的模樣,愿親安康”。
重陽,成了一個意蘊濃厚的名詞,意味著美好,也象征著力量。
尊親孝親里感悟深厚的敬老情懷。敬老愛老,是社會文明的標度。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與老少團圓緊密相連,承載著濃厚的血脈親情。1988年,我國將農歷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到如今已是第30個年頭。習近平總書記關注“尊老”話題,首次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題目便是《中青年干部要“尊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有助于培育公民的責任意識、仁愛之情和愛國情懷。繼承老人身上的優秀品德,照顧好老人的晚年生活,將節日里尊老敬老的氛圍,輻射至整個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構建養老孝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將傳統“孝”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向新時代、向互聯網延伸,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五谷豐登里寄托熾熱的豐收喜悅。稻谷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秋風吹過田野,縱橫交錯的田壟編織幸福。九月以一種肆意的姿態燃燒,此時有“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春華秋實,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喜慶歡笑,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五谷豐登。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百姓的耕作與時令節日緊密相連。天朗氣清,物質豐富,人們在重陽時節回歸鄉村,參與農事。金色秋季的豐收喜悅四處洋溢,一年拼搏即將行至尾聲的收獲也盡收眼底。禮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關注和重視農業、農村、農民,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來年的燦爛與輝煌,還等著我們繼續創造。
古今交融里書寫深厚的文化篇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我們品讀重陽,其實也是在品讀一場色香味俱全的傳統文化盛宴。插茱萸,祈求消解疾病災禍;簪菊花,希望長壽延年和幸福美滿;重陽食糕,以圖吉祥之意;登高望遠,包含游目騁懷、心定神清的精神力量……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的力量。茱萸葉味的重陽日,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綿延。傳承歷史、延續文化、開拓未來的精神不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文化自信日益堅定。
年年歲歲重陽日,有“人間重晚晴”的敬老意識,有“豐收堆滿倉”的美好生活,有“詩情到碧霄”的文化傳承。將重陽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讓這些綿延久遠的中華文化有歷久彌新的魅力。
(閻語)
“最美家庭”代表參觀朝陽街道漢東海孝婦祠
屏山縣多點發力做大旅游經濟
劉連舸任中國銀行行長 此前該行長職位已經空缺了近一年
離開學校,就像種子離開了土壤
全國社會組織扶貧現場觀摩暨示范培訓班在寶雞開班
【網絡中國節?重陽】厚植重陽文化力量
《新華網》亳州:加快品牌建設打造農業強市
郁洲街道:西鳳社區開辦巾幗巧娘培訓班
蒼溪縣發展壯大民辦幼兒園推進幼有所育
我市現有幼兒園831所
當涂縣江心鄉召開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推進會
我市首屆農民工勞動創意大賽掠影︰比技能 拼的是“工匠精神”
凝心聚力促改革 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會召開
能源革命爭當尖兵 脫貧攻堅實現突破
第七屆老年文化藝術節在鎮江市少年宮圓滿舉行
緊抓高鐵開通契機 務實推動湛江發展
【網絡媒體走轉改】花城邂逅“世界花后”
第四個國家憲法日
九江出口加工區學校召開決戰中考百日沖刺誓師大會
高平境內這兩條一級路將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