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城的公辦小學里面,濱和小學可以說是個“另類”。學校里沒有校長辦公室,也沒有教師辦公室,校長和所有行政部門的負責人在“一站式行政服務中心”辦公。每班2位班主任的辦公桌都在教室里,時刻和學生們在一起。
入學分班,學校讓學生和老師“雙向選班”,安排課程,下午半天走班教學“全都在玩”,學校校訓居然和學習無關,反而和流行歌曲重名,只有兩個字“暖暖”。可這樣的另類學校,卻收獲了一大堆“粉絲”。在濱和小學的微信校園號里,一個名叫詹卓冉的學生用一句話表達了許多孩子的心聲:“學校有愛我的老師和同學,有我感興趣的各種課,我不想放學。離開學校,就像種子離開土壤一樣。”
一年級孩子給校長提意見
請讓我媽媽去食堂工作
望學校不要有周六和周日
這名給校長提意見的孩子,來自濱和小學101班的吳伊涵同學,伊涵媽媽告訴記者:“當時孩子很認真地說她很不開心,我以為她在學校遇到了什么事情。然后她慢悠悠地說因為周六和周日不上課,她不能去學校了,希望我能和校長去溝通一下。我當時就覺得孩子太逗了,再加上她之前也提出過,希望我去跟校長申請去食堂工作,因為學校的醋大蒜、肉包子還有菠蘿燒排骨太好吃了,讓我去食堂學習一下做菜的手藝,回家也能做給她吃。所以我就把這孩子的兩點意見,發到了學校微信的校園號上。” 說起這事,伊涵媽媽還給記者發了一首小詩《上學記》:“陽光明媚去學校,校長媽媽喜相迎。濱和學子誦古詩,快快樂樂把學上。我愛蹦床操,讓我強身又健體;我愛醋大蒜,讓我預防感冒;我愛肉包子,讓我長胖,媽媽擔心;我愛寫小詩,讓腦袋靈活轉轉轉;我愛原野游學,帶我到處玩、到處學。我愛您,濱和。”
這首詩是上周吳伊涵的詩配畫作業,記錄了她在學校的一整天。
吳伊涵媽媽補充道:“田校長每天都會早早地在學校門口迎接孩子,風雨無阻,從不遲到,她會向每個進門的孩子鞠躬,能喊出每個孩子的名字,孩子們經常在進校時情不自禁地擁抱校長。”
濱和小學從建校開始,就堅持把“入校”做成一門課程,每天早上,學校門口都是熱熱鬧鬧的。這邊小小志愿者在校門口已經設置好了關卡。學習一個英語單詞,或者練習一段英語對話,才能進校門哦。等到周五的時候,來個總結測試,通過的同學就能拿到一張“到達度”評價卡片。另一邊,還有老師在校門口帶領提早到校的學生在校門口晨誦,每天一首詩,和著廣播里的音樂時而誦讀時而演唱。
解決好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關鍵問題
只帶手機出門停車場只收現金 移動支付盛行尷尬事兒不少
“最美家庭”代表參觀朝陽街道漢東海孝婦祠
屏山縣多點發力做大旅游經濟
劉連舸任中國銀行行長 此前該行長職位已經空缺了近一年
離開學校,就像種子離開了土壤
全國社會組織扶貧現場觀摩暨示范培訓班在寶雞開班
【網絡中國節?重陽】厚植重陽文化力量
《新華網》亳州:加快品牌建設打造農業強市
郁洲街道:西鳳社區開辦巾幗巧娘培訓班
表彰最美環衛工 倡導勞動最光榮
龍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巖市船舶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當涂縣江心鄉召開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推進會
我市首屆農民工勞動創意大賽掠影︰比技能 拼的是“工匠精神”
凝心聚力促改革 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會召開
能源革命爭當尖兵 脫貧攻堅實現突破
第七屆老年文化藝術節在鎮江市少年宮圓滿舉行
緊抓高鐵開通契機 務實推動湛江發展
【網絡媒體走轉改】花城邂逅“世界花后”
第四個國家憲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