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車 盧小龍
“這里就是俺的家!”住進平橋區明港鎮頤康敬老院不到一個月,70多歲的胡功選就喜歡上了這里。他對記者說:“這里真好。早上有雞蛋,中午還有肉,連衣服被子都有人發,比在家里好太多了。”說起敬老院的生活,老人笑瞇了眼。
今年70出頭的胡功選是平橋區平昌關鎮清淮村的一名五保老人。胡功選膝下無兒無女,一直靠放牛為生,前些年年紀大了,就把牛賣了,生活全憑侄子接濟,而侄子一家也不寬裕,胡功選的日子過得貧困潦倒,家里連件電器都沒有。
半畝花生地,三間茅草房,一條土狗陪伴在身邊,這就是胡功選一個月前的生活。
這一切在今年4月發生了轉變。
因出山店水庫建設需要,清淮村需要整村搬遷到在明港鎮新建好的清淮移民新村,村里的五保老人也會按照進點、自主的方式予以穩妥安置。
胡功選可以選擇去敬老院生活,也可以選擇繼續由侄子照料自己。老人不知道敬老院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就與侄子簽署了贍養協議。一邊是自身過得緊巴巴的侄子一家,一邊是沒有經濟來源的胡功選,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村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村支部書記李傳斌多次勸說老人到敬老院生活,并找車把老人送到頤康敬老院體驗一下。
環境幽雅,活動室、健身場、盥洗室一應俱全,來到敬老院,胡功選就不想走了。“那天可把他高興壞了!”村委成員劉忠善說,胡功選立即就請求村委幫他解除和侄子簽署的贍養協議。很快,在村委的協調下,老人順利住進了敬老院。
正在這時,一位老人走了過來,拉著李傳斌的手就往屋里讓。這位老人名叫馬友山,也是清淮村的五保移民。馬友山今年82歲,因年紀大,說話半語(只能說字,說不出整句話)。馬友山以前和胡功選一樣,無兒無女,家徒四壁,因為居住條件不好,腿腳也不利索,走路得拄拐。去年在村委的幫助下,馬友山住進了頤康敬老院,不到一年,老人的身體就好多了,精神頭也一天比一天好,現在走路連拐都不要了。
“別看他說不了話,可心里跟明鏡似的。他知道我們對他好,只要一看見我們,老遠就招手。”李傳斌告訴記者,聽到李傳斌的介紹,老人緊緊握住記者的手,指著李傳斌口中不停發出:“好、好、好”的聲音。
采訪結束時,馬友山執意送我們到大門口,向我們揮手告別。回頭望去,綠樹掩映的敬老院門前,陽光灑在老人的笑臉上,他笑得那樣純真,那樣的幸福……
懷化已辦理殘疾人愛心公交卡799張
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舉辦2018年社區基層治理實務培訓
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開展“新時代新擔當 新作為”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維生素D作用多多 少曬日光或需補補
消防安全知識進社區
移民老人的幸福生活
福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對重點用能企業開展2018年第一次“雙隨機”抽查情況的通報
煤炭去產能問答
樂山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建新一行赴馬邊調研工作
多措并舉保障春節期間食品安全
市領導帶隊督導墾造水田工作
上海玉佛禪寺聯合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慰問交警及環衛工人
不用繞道啦!大嶺埂隧道“五一”前恢復通車!
“不安分”的革新者——記年輕的橋梁設計專家顏飛
美麗中國 我是守護者——守護斑頭雁2018視頻直播活動順利落幕
蒙城新聘任104名督學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靠海致富 陽江打響“中國蠔鄉”品牌
菜價連漲8周 肉蛋價格齊升物價壓力幾何?
陜西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啟動救災預警響應切實做好暴雨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
沂南縣孫祖鎮人大視察企業力促鎮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