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千頭萬緒,怎樣才能做到百姓心坎上?高新區給出的答案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利益問題!
近年來,高新區堅持共享理念,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加快推進住房、扶貧、教育等方面的民生建設,努力把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眾,真正讓幸福敲響人民群眾的家門。
開展安居工程 為幸福“保溫”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拆遷!”說到拆遷,家住馮家林的李奶奶歡喜之情溢于言表,“我們家里現在5口人,我們老兩口倒還好說,孩子們老是嫌夏天廁所有味、冬天沒有暖氣,但是我們家經濟條件一般,很難買套大房子,現在好了,舊村改造后我們住上了大房子、新房子,政府讓我們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想想就高興。”
住有所居,民之所盼。近年來,高新區大力實施安居惠民工程,不斷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2017年計劃對7個“城中村”進行改造,截至目前已累計拆除889戶、23.17萬平方米,完成建設面積3.6萬平方米;汶陽集中居住區計劃新建農村安置樓5萬平方米,目前已新建約12萬平方米;南、北連河兩村棚改項目一期新建安置樓7棟主體基本完工,5戶農村危房改造也已全部完工。
為了讓拆遷群眾快快樂樂進新居,高新區抓住拆遷清障這一“牛鼻子”,拆遷改造領導小組多次走訪,工作人員逐戶摸底排查,具體到每一戶什么情況、如何補償安置、可能引發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在充分考慮群眾反饋意見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制定拆遷方案。在政策宣傳上,拆遷小組工作人員力爭做透做實群眾工作,深入居民家中,耐心細致進行政策解釋、清障動員,要求態度不急不躁、有理有據,確保群眾心服口服;針對群眾反映大、有質疑的問題,專門與規劃部門對接,協調專家進行重新審查,并專門召開聽證會,現場答疑,打消群眾顧慮。
著力扶貧攻堅 兜住民生底線
“肉兔養殖這塊收入1300元,種木耳能收入1200余元,雪藕收益分紅差不多1000元,算起來俺這一年至少能增收3500元,日子富裕多了。”談到2017年的收入,近崮村貧困戶李雙篤為我們算了這么一筆賬。
發展成就,首看扶貧脫貧。2017年以來,高新區拓展項目扶貧經營模式,通過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托管產業提升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一張張成績單分外亮眼:
——— 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引進琪格物流、山東贏浩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山東佩豪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3家企業;
——— 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在東龍崮、南龍崮、近崮3個省級貧困村流轉集體土地80畝種植雪藕,3個村可出藕近30萬斤、增收40萬元,每戶增收近千元;
——— 積極扶持“庭院經濟”,依托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肉兔養殖、黑豬養殖、“黑木耳+葫蘆”立體種養等多個庭院項目,讓貧困戶不出家門即可增收;
——— 開展托管式扶貧項目,整合部分產業扶貧資金、貧困人口扶持資金,委托生產經營穩定、發展健康的企業進行投資管理,確保每年獲得不少于本金10%的保底收益。
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全面完成2017年脫貧計劃。
補齊教育短板 讓幸福“延續”
“以前劃片的話我們家的孩子要到濱河小學上學,正好趕上今年世紀城小學招生,孩子不用出小區就到學校了,少走了得3公里吧,孩子方便,我們大人也省事。”家住世紀城的張女士孩子剛上一年級,說到孩子上學她直言很幸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新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立足于區域均衡教育,今年以來,以標準化學校建設為抓手,以消除全市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為突破口,計劃總投資3億元新建、改建學校4所。改建大故事小學、新建世紀城小學今年秋季已開學,成為建設標準高、環境美麗、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小學。目前,高新區實驗學校、裕豐小學兩項重點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力爭明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
同時,高新區還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對學校操場標準化建設、鍋爐供暖工程加緊施工,力爭實現各學校校舍、數學科學和音體美勞等學科器材、計算機生機比、多媒體配備、生均圖書按照省級標準達標率100%。
打造綠水藍天 為生活添彩
“以前家家戶戶門前都是土路,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現在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村里還修起了綠化帶、花壇,還有一個小涼亭,我們幾個老姊妹沒事那里坐坐、曬曬太陽……”家住前坡村的鹿大娘談到村里的變化時這樣說道。
出門有路、開窗見綠,看似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卻關乎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是高新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2017年,高新區共組織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工程24項,其中包括道路工程5項,總長16100米;公園、綠化及河道景觀工程6項,亮化景觀工程新安裝約150盞路燈,實施錢塘江大街、鵬泉大街人行道改造約4萬平方米。
環境“顏值”上去了,“氣質”也不能差。針對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高新區敢于動真碰硬,深入開展了環保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活動,以精細化工園區為重點,加強對使用鍋爐和排放廢氣企業的監管,全年共淘汰、改造燃煤鍋爐42臺(套),同時著力推進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工作,推廣潔凈煤1.2萬噸,高效燃煤爐1500臺,對轄區8家涉水、涉氣污染的土小企業進行了關停取締,環境質量有了顯著提高。“走在高新區,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空氣也更清新了。”市民劉女士說。
姜堰區筑巢引鳳助力建筑業跨越式發展
我市建成河南省第一個學生自管農產品快檢室
利川警方鏟除3個賭博窩點 1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城管局持續整治餐飲業油煙排放
她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爹娘,洗衣做飯陪聊天—— 79位孤寡老人的“貼心小棉襖”
讓幸福“來敲門”
2017年度杭州市區“雙最”名單出爐
蘇大首推“校園鑒賞日” 今年起還可以入校賞花
中國基督教傳媒事工委員會(擴大)會議在蘇州召開
西苑路邊有條污水河
市食藥監局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泄露寄件人信息最高罰款10萬元
交警出動1411名警力應急疏導交通
眼科專家到岳塘區長城社區送“光明”
民盟朝陽市委首批成立五個“盟員之家”
許順調研掛點村駐村扶貧工作 扶貧項目要惠民、安全、合法
中共蘇州市委舉行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
淚目!寧波退休教師離世捐獻遺體 喪葬費全部用于助學
含山縣城投公司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審核
清遠市第一批援疆支教教師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