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水好生態好 “宛花”爭艷競芬芳
——南陽市十大名花評選揭曉
南陽新聞網訊 (記者景澤欣)為更好地推進我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開展好“綠水青山杯”主題宣教活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展現我市生態發展的優秀成果,推進花產業花經濟做大做強,促進南陽生態經濟的發展,我市舉辦十大名花評選活動。評選由市環境保護局、市林業局、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市生態文明促進會主辦,市農業局、市旅游和外事僑務局協辦,南陽網、南陽生態文明網、市花卉協會承辦。
自5月10日活動啟動以來,全市從事花卉產業種植、經營、新品種培育、深加工、花卉旅游、文化創意等有較大影響力的縣市區、鄉鎮、村莊、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等紛紛踴躍報名參加,廣大網民積極參與投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經材料審核、網民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定月季花、玉蘭花、梅花、蘭花、桃花、菊花、櫻桃花、李花、梔子花、山茱萸花為“南陽市十大名花”,連翹花(推薦單位:方城縣七十二潭景區、方城縣七頂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紫荊花(推薦單位:西峽老君洞景區)、荷花(推薦單位:鎮平縣霖鋒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唐河縣福田農業組織專業合作社)、杜鵑花(推薦單位:西峽縣二郎坪鎮銀樹溝風景區)、玫瑰花(推薦單位:南陽嘉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獲得“南陽市十大名花提名獎”。
南陽市十大名花
月季
推薦者:南陽月季基地、南陽市璽園園林有限公司
“才人相見都相賞,天下風流是此花。”月季被稱為“花中皇后”,為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南陽月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素有“月季花城”的美譽。早在1995年,月季被市政府命名為市花,2000年我市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月季之鄉”。近幾年,南陽月季總供應量占國內市場的80%,年出口量占全國月季種苗出口總量的70%以上。
南陽月季基地現種植月季5000余畝,擁有精優月季品種600余種,年產樹狀、大花等各類月季種苗3000萬株以上,各類盆栽、盆景月季500萬盆,年銷售收入9000萬元,是目前全國較大的月季種苗繁育企業,月季花產業特色明顯,被中國花卉協會認定為“全國重點花文化基地”。南陽市璽園園林有限公司年產值1500萬元,年利潤達500萬元,堅持走“農戶+公司+市場”的運作模式,有常年租擺單位250余家,家庭花卉租戶6000余家,累計培訓農村婦女勞動力1.5萬人,帶動600個家庭發展花卉種植業。
玉蘭花
推薦者:南召縣錦天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南召是玉蘭花原生區和發源地,也是全國的主產區,擁有700多年玉蘭花木栽培歷史。元末明初,南召縣小店鄉的演藝山周圍、云陽鎮的東花園、西花園村和皇后鄉的天橋村開始種植辛夷。清雍正年間,全縣辛夷年產2500余公斤,與冬花、山茱萸并稱為南召三大特產。南召辛夷花蕾色澤鮮艷,蕾形端正,鱗毛整齊,芳香濃郁,揮發油含量高,居全國同類產品之首,《中藥鑒定學》稱其為辛夷之正品。1991年南召辛夷榮獲“仲景杯”國際中藥材博覽會金獎,揚名于國內外。
“做大玉蘭產業,打響玉蘭品牌,助推鄉村振興。”這是錦天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團隊的愿景和使命。在玉蘭產業精準扶貧方面,該公司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利用市場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優先幫扶貧困戶,以“精準扶貧”為導向,延伸至“就業扶貧”、“科技扶貧”、“旅游扶貧”。
梅花
推薦者:臥龍區塔子山永進梅花繁育專業合作社
臥龍區塔子山永進梅花繁育專業合作社始建于2000年,坐落于臥龍區西北十公里處,占地千余畝,南依二廣高速,西臨太澳高速和312高速,東西有寧西鐵路,南北有焦支鐵路,距南陽飛機場20公里,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
基地擁有一批園藝師、園林設計師等專業技術人員,是一個集專業梅花產業開發推廣應用、技術服務和園林綠化設計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繁育基地。基地負責人徐永進先后投資上千萬元,將塔子山西側的荒坡建成千畝梅園,一躍成為全國梅花品種眾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梅花繁育基地,并在2005年被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指定為“南梅北移繁育基地”。如今,梅花基地內有各種梅樹10萬余株,每當梅花盛開,大批居民來此賞花游玩,流連忘返。該基地還在原有梅花繁育的基礎上,向觀光旅游、農家樂發展,致力于把臥龍區謝莊鎮塔子山打造成知名梅花觀光園。
蘭花
推薦者:王二營
蘭花,又名“蘭草”。桐柏縣位于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和植物區系分界線,雨量充沛,有著蘭花生長變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桐柏縣歷來有種植蘭花的習慣,尤其是桐柏蕙蘭,獨具特色,聞名中外。近年來,桐柏縣大力發展蘭花產業,目前,全縣已形成以蕙蘭、春蘭為主導品種,以集約化繁育為主、分散經營和規模化經營并重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桐柏縣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造就了全縣蘭花適宜種植面積達10萬畝。桐柏縣委、縣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基地建設,擴大規模種植,解決市場供求矛盾,建立蘭花生產基地,迅速推廣種植面積,擴大母本園,走科技興花之路,狠抓花地冬培、推廣無性育苗等快速擴繁等技術。桐柏縣對蘭花加大扶持力度,推動產業化經營,走“公司+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多種產業化模式,重視市場流通,使桐柏縣蘭花成為走向世界、極具魅力的“交際花”。
桃花
推薦者:桐柏大石坡紅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桐柏縣農業生態環境優越,所產農產品安全優質,具有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得天獨厚的條件。朱砂紅桃是桐柏縣的特產,又名血桃,肉質紫紅,味道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2013年,桐柏朱砂紅桃成為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桐柏縣固縣鎮大石坡村有種桃的傳統,其溫度、土壤、地形適宜發展桃樹,成立有專業合作社,技術成熟,種植面積2400畝左右,有100戶農戶種植桃樹,已形成連片種植,帶動42戶貧困戶種植砂紅桃。同時,該村民風淳樸、勤勞好客,被當地群眾譽為世外桃源,尤其是春季賞花期和夏季摘果期,游人如織。大石坡村以“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為發展理念,探索田園綜合體的發展路子,山區風光與淮河水系相得益彰,千畝桃園與龍蝦養殖共同發展,為全村的精準扶貧“兩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菊花
推薦者:南陽市天隆茶業科技有限公司
內鄉,素有菊鄉之譽,是中國藥用菊花的發源地。菊花是內鄉縣的縣花。內鄉打造菊產業,率先深挖菊文化,搞好傳統民俗及現代文化的有效融合,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優勢,在菊花的栽培種植、科研,菊產品的開發利用等方面不斷創新。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做顧問,大力培養本地技術能手,不斷推動內鄉菊花的產業化發展,為本地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使菊花成為內鄉新的經濟增長點。
南陽市天隆茶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傳承內鄉菊文化,發展內鄉菊產業”為初衷,全力打造“酈邑貢菊”菊花代用茶品牌。該公司已經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櫻桃花
推薦者:鎮平縣蘭溪櫻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櫻桃花是鎮平縣老莊鎮知名的花卉品牌。近年來,老莊鎮緊緊圍繞產業脫貧,轉變發展方式,理順發展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培育發展了以萬畝櫻桃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集群。該鎮種植的櫻桃主要有“北京白”、“一串紅”等名優品種,被譽為“早春第一果”。老莊鎮依靠自身特點優勢,做活生態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通過農旅結合,一、二、三產業互動,激活鄉村生態優勢,撬動被低估的農村農業產業,“短板”變“賣點”,走出一條生態農業帶動農村經濟、助推精準脫貧的發展路子。
鎮平縣老莊鎮目前種植櫻桃面積達1.1萬畝,以江田、小西崗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曾寨、時溝、蔣莊、夏營、果營等7個行政村。櫻桃花開季節為每年的四月份,花開時節,近萬畝的櫻桃花滿山遍野,香飄四處,煞是喜人。櫻桃溝與境內的菩提寺、太公湖相得益彰,日均接待游人達萬余人,日均消費50余萬元,在促進老莊鎮櫻桃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該鎮先后被評為“全省櫻桃種植標準化示范基地”、“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并注冊了“杏山紅櫻”商標。
李花
推薦者:西峽縣林業局、西峽縣田關鄉人民政府
李花是西峽縣田關鄉孫溝村的特色花卉。每年仲春時節,孫溝村萬畝李花競相開放,蔚為壯觀。孫溝村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幾萬畝林果基地,大力加強農游一體化建設,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西峽·孫溝李花節活動。隨著多屆李花節的舉辦,田關鄉的萬畝李園花海名氣越來越響,成為省內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的知名品牌和春日里人們踏春賞景、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孫溝村位于田關鄉最南部,屬典型的淺山丘陵區,最高海拔760米,最低海拔22米,境內土壤有益礦物質含量豐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多種水果生長。如今的孫溝村,窮荒山變成了花果山,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春來滿眼花,夏來滿山果。致富后,孫溝人攔河筑壩,架設路燈,硬化道路,美化環境,建設水上餐廳,開辦農家賓館,規劃新型社區,闊步前行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上,孫溝村也成功入選河南省“百村萬戶”旅游特色村。孫溝村正借助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機遇,立足新時代,實現新作為,不斷推進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綠色林果產業效益和美麗鄉村旅游品牌影響力。
梔子花
推薦者:唐河縣馬振撫鎮人民政府
唐河縣馬振撫鎮有“中原梔子第一鄉”之稱。該鎮位于唐河縣東南25公里處,全鎮轄24個行政村,5.1萬人,面積16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3萬畝,山場面積10.5萬畝,豐富的耕地和山場資源為馬振撫鎮發展梔子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近年來,該鎮已累計發展生態梔子林7.5萬畝,全鎮的24個行政村中有22個村種植梔子,種植戶畝均收益2000多元。以馬振撫鎮為主產區的“唐梔子”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地理標志認證,并在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了“唐河金梔”商標,品牌優勢初步顯現。馬振撫鎮曾被省農業廳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11年,由省財政專項扶持的“唐梔子”智能溫室標準化育苗基地開工建設,年可提供優質梔子苗400萬株……如今,馬振撫鎮旅游戰略定位為“山水農趣,梔子之鄉”。社區居民可以依托大片梔子林景觀發展鄉村旅游,從而實現安居樂業。
山茱萸花
推薦者:西峽縣林業局、西峽縣二郎坪鎮人民政府
山茱萸為西峽縣地道藥材,種植歷史上百年,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鄉”的美譽。近年來,該縣依托宛西制藥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企業與藥農簽訂30年回收合同,實現“訂單”生產。目前,該縣有山茱萸基地面積22萬畝,分布全縣16個鄉鎮,其中,以山茱萸為主中藥材生產重點鄉鎮9個,分別是太平鎮、二郎坪鎮、雙龍鎮、米坪鎮、軍馬河鎮、石界河鎮、桑坪鎮、寨根鄉、丁河鎮(原陳陽鄉)。二郎坪鎮有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上都生長著山茱萸,面積達10萬畝以上,山間溝岈、房前屋后,山茱萸樹隨處可見。
目前,全縣山茱萸掛果13萬畝,年產量2000噸左右,年產值5000萬元。西峽縣被命名為“名優特經濟林—山茱萸之鄉”,山茱萸年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二分之一,河南的三分之二,為全國山茱萸生產第一縣。西峽山茱萸被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評為優質產品,被國家質監總局批準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2003年,山茱萸基地通過gap認證,既是全國第一個山茱萸gap基地,也是全國首批河南首家gap中藥材基地。2007年,西峽縣山茱萸基地被評為“河南省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2009年,西峽縣山茱萸被評為“河南省十大最具影響力地理標志產品”。
衡陽市60余家經營單位入圍首批誠信經營星級名單
夏心旻:深化合作投資興業共同打造揚州科創文旅名城
1-4月份,示范園區財政收入增幅領跑全市
虛構紅酒產業投資 144名市民被騙428萬余元
連云港市首屆十佳青年社科英才評審結果公示
“宛花”爭艷競芬芳 南陽市十大名花評選揭曉
南通市物價局進一步推進農業水價改革
市委常委會、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金湖縣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全面落實“河長制” 水清河暢生態美
寧波搶占全球"三次采油"技術制高點 石墨烯應用等項目簽約
舉行群眾文藝惠民巡演活動
海口演豐鎮貧困戶抱團養蜂產量高 電商助力銷路廣
福州市水利局2017年工作總結和2018年工作思路
轉需!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招聘39名教師!
禹王臺區檢察院組織開展5+N主題黨日活動
省運會籃球測試賽在肇慶新區體育中心舉行
新軍屯中心小學組織“小耳朵聽故事”系列讀書活動
昆明市盤龍職業高級中學計算機檢測維修實訓室設備采購及安裝公開招標招標公告
泰山街道立足網格化管理 社區服務實現“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