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光芒最耀眼,一種是太陽的光芒,一種是努力的光芒……”12月6日上午,融水苗族自治縣白云鄉寒風襲人,但白云鄉中心小學紅瑤女童班里卻暖意融融,首屆紅瑤女童班畢業生鳳桂鮮、代妹省回到母校,給學妹們帶來一堂勵志的班會課。
紅瑤族是瑤族的一支,曾有“狗不耕田,女不讀書”的傳統觀念。1988年,融水縣白云鄉創辦了紅瑤女童班,至今已有500多名學生畢業,分別成長為當地首名紅瑤女教師、女軍人、女醫生、女干部等,成為了新時代苗鄉脫貧致富的生力軍。比如,鳳桂鮮是首名紅瑤女教師,代妹省現任融水縣白云鄉計生站副站長?!拔覀兙褪菑倪@間教室走出去實現夢想的,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激勵妹仔們樹立人生志向?!兵P桂鮮說。
在創辦紅瑤女童班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作為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的融水縣,不斷推進民族特色教育體制改革,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精神在大苗山落地生根,將代際傳遞的窮根連根斬除。
立志前行,點燃苗山希望之光
“這是第十一屆紅瑤女童班,五年級共有47名學生,來自苗、瑤、侗、壯等民族。相較往屆的女童而言,現在的女童不再那么內向了,更加開朗自信。”在白云鄉中心小學執教已22年、現任校長的謝峰克說,這得益于九年制義務教育、農村義務教育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實,讓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有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如今,該校紅瑤女童班招生的對象也從貧困紅瑤女童擴展為品學兼優的少數民族貧困學生。
今年,由縣里出資建設的白云鄉中心小學食堂、教學樓和宿舍樓等全部竣工并將陸續投入使用,宿舍樓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和直飲機,為住校生解決了洗澡和飲水問題?!靶@越變越好,我喜歡在這里讀書。我長大了想當一名老師,把知識傳遞下去?!奔t瑤女童班學生蘭青花說,她父母在廣東務工,每個周末回家的她在幫爺爺奶奶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還不忘溫習功課,只因心中夢想的種子正在發芽。
武警廣西總隊連續多年幫扶紅瑤女童班。武警融水縣中隊政治指導員丁健表示,近年來,武警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除了捐贈物資,更注重從思想上引導女童立志,比如邀請榜樣人物來校分享心得、帶女童到縣城參觀等,讓她們的眼界更開闊。
如今,融水縣結合紅瑤女童班的民族特色辦學經驗,將20個鄉鎮三分之二的少數民族貧困生遷到縣城就讀,縣城新增學位12000多個,并在小學、初中、高中各設立了一所民族學校,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80%以上,目前這些學校均已發展成為全縣眾多學校中同學階辦學最有特色的學校,點燃了苗山的希望之光。各民族學校均設有2個以上的民族班,享受國家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各項優惠政策和縣里特別制定的政策支持。
不忘初心,厚植民族文化底蘊
瑯瑯讀書聲入耳,嗚嗚蘆笙音繞梁,散學歸來早,乘著冬陽學踩堂……12月6日,記者在融水縣民族中學看到了這樣一幅生動的場景。蘆笙、踩堂等苗族文化精髓,已然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融水縣民族中學副校長龍俊明介紹,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注重民族性和人文性,開設了蘆笙、踩堂、刺繡、苗棍、苗歌、拉鼓等校本課程,每周兩節課,學生可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塑造苗山學子的民族之魂,共繡苗山錦繡未來。
據悉,融水縣每年撥款30萬元支持各校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以融水縣民族中學、融水縣民族小學為代表的一批學校,以少數民族文化助推學校特色發展,實現了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而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不僅知書達理,很多還會唱苗歌、跳苗舞,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融水縣思源實驗學校,是該縣教育扶貧、均衡教育改革的又一成果,為融水現代化教育開拓了城鄉一體化辦學的新模式?!皩W校設義務教育階段四到九年級,目前全校共6個民族班,學生來自全縣20個鄉鎮的精準扶貧戶,均符合成績中等偏上但家庭困難的條件。民族班每個學生每學期都有包括‘兩免一補’、免費午餐、自治區民委補貼在內的共2425元補助。”該校副校長梁學暉介紹。在該校,記者也看到了蠟染、舞獅等民族風情濃郁的課堂場景。
融水縣委書記楊恩維表示,該縣將加大教育精準扶貧力度,努力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通過精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通過精準資助,幫助貧困學生無障礙就學;通過精準幫扶,確保結對幫扶銜接到位;通過精準就業,確保中等職業技術學生實現就業。
記者手記
立志求知,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直白的話語映射的是有效扶貧的真實語境。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好上學、上好學,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融水縣因地制宜,將民族文化特色融入教育教學改革的方方面面,走出了一條扶志又扶智的好路子。
這次苗鄉采訪之行,在老鄉們的動情講述中,在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中,記者感受到了教育扶貧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立竿見影的,是持久而深刻的,比如從紅瑤女童班走出苗鄉的姑娘們,在學有所成后又回到家鄉貢獻力量,就是最好的例證。
相信,在教育園地中,孩子們一個個夢想的實現,匯聚而成的將是苗鄉美好的未來!
日報記者 陸曉藝 報道攝影
特區再出發,從夢開始的地方
連城鎮紀委強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建設,給鎮村干部上黨課
暴雨致資陽多地受災 全市受災人口達23萬
景區建筑披綠色“空調”
愛國衛生月 快來洗刷刷
“志智雙扶”斬窮根――融水縣開展民族特色辦學助推苗鄉脫貧走筆
我區“四個平臺”打造基層治理的“幸福載體”
三萬斤亞藝湖魚兒在三水有了新“家”
確保安全質量環保 加快產業項目建設 檀云坤劉遠到古雷調研
今年一季度南京3億租房補貼發放給5.6萬畢業生
金鄉貼心服務助企業輕裝上陣
韓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思想認識再提高 責任擔當再強化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紹興天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關于2018年曹娥江大閘工作閘門陰極保護系統電位測量自動化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南京國際軟博會開幕 蘇州以“伙伴城市”身份參展
揚州當好東道主以更干凈、美麗、文明的形象迎盛會
訴公司“同工不同酬”獲賠
女毒販攜毒品剛返家 緝毒警破門而入抓獲
我省將建全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
綠色都市農業強市建設:大平臺引領 現代農業新發展
楊省世在參加指導灌云縣委常委會民主生活會時強調 從嚴從實強化班子建設 務實擔當推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