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汕頭經濟特區正迎來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新機遇,站在“先行先試”的改革開放新起點上,我們再次出發!汕頭新聞網今起推出《特區再出發 開創新輝煌》專欄報道,以期讓廣大讀者隨著記者的筆端一起走進基層、走訪各界,共同思考應該以怎樣的精神、姿態和作風開創特區新輝煌的時代命題。
初夏汕頭,驕陽似火。
站在龍湖區黨政大樓十樓辦公室窗前極目遠眺,道路筆直寬敞,高樓林立。
大樓前的廣場中央,汕頭經濟特區的標志性雕塑“升騰”,在麗日藍天下熠熠生輝,一如既往以冉冉上升的姿態直指蒼穹。
凝望著腳下這片熱土,依然處處能感受到30多年前特區開荒者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在流淌,特區使命在一顆顆激情澎湃的心中沸騰。
在這汕頭經濟特區“夢”開始的地方,“特區再出發,開創新輝煌”的新時代號角已經吹響。
特區精神與創新稟賦一脈相承
在龍湖區委書記林定亮看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與“創新”的稟賦一脈相承。
1981年11月14日,汕頭經濟特區剛剛成立的時候,初始面積就是汕頭市區東部龍湖村西北側的1.6平方公里。30多個工作人員、600多萬元啟建資金,加上一輛破舊吉普車,就是特區人全部的“家當”。在一片荒蕪沙丘上,“開荒?!眰冇彩恰翱小毕铝艘粔K塊硬骨頭,短短數年間完成土地“五通一平”,迅速發展電信、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為特區招商引資之路掃清了硬件障礙。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汕頭特區人充分利用自己巨大的僑鄉資源,鼓勵、吸引潮籍僑胞回鄉投資建廠,在招商引資、機制體制改革、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積極探索,開創了一個個富有汕頭特色的招商引資項目,興辦了一大批“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充分發揮了“試驗田”和窗口作用,為特區發展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自1983年來到初創的汕頭經濟特區工作,到從龍湖區政協主席崗位上退休,年逾80高齡的謝繼儒工作生涯的40%都奉獻在這片熱土上。作為特區初創歲月的親歷者,謝繼儒最深刻的“特區記憶”恰恰是“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的改革精神”,“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其實是個并不輕松的話題。歷經多年的封閉禁錮,人民群眾一方面迫切要求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另一方面思想依然僵化守舊,難以接受國外港澳的一些新的東西?!?br> 正是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汕頭特區人沖破思想“牢籠”,敢為人先,創出了一個個全國矚目的“第一”——
在引進外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率先制訂出臺《汕頭經濟特區個人獨資企業條例》,成為我國首部獨資企業法規;
在辦事效率上,響亮提出“24小時審批答復”,震動了海內外;
在用人制度上,推行任期制、聘任制,率先實施領導干部定期述職、評議……
路,從無到有,從小徑到大道,從探索者的腳下不斷向前延伸。今天,當我們再次踏上這1.6平方公里,在汕頭特區的“原點”追尋特區精神時,我們發現,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精神財富在這里持續發酵,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在這里依然閃耀。
集聚創新要素打造潮汕“硅谷”
這段時間以來,路過長江路的市民都會被原龍湖招待所的“舊樓新顏”所吸引。這座沉寂許久的6層老建筑,如今有了復古式紅磚外墻、質樸而鮮艷的工業風裝飾,甚至還有共享健身房、桌球臺、咖啡廳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元素匯聚其中。這里,就是剛剛于今年2月開始運營的創新孵化平臺——潮創智谷。
潮創會主席團主席、汕頭市潮創智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錫雄笑稱,“我們邊設計邊施工、邊完善邊招商,短短半年就順利啟動項目并實現入駐企業80%以上,體現的正是效率、創新的特區精神?!币浴盎洊|科技引擎,創業青年夢鄉”為定位的潮創智谷,開園兩個月已入駐企業50多家,絕大部分都是互聯網、創意產業等新經濟新業態,也不乏商米科技、智美科技、方遒教育科技等海內外知名企業,還有近10家面向創新型企業的投資服務機構,像椒圖基金、勤米資本、盈力創投、廣東省潮創新經濟研究院、混沌大學汕頭分站等。
可以說,潮創智谷不僅正在著力打造粵東創新經濟的地標性園區,更是在特區“原點”處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創新元素和鮮活理念。而這,正是龍湖區委、區政府對其一見“傾心”、傾盡全力的主要原因。“龍湖要成為創新的集聚地、策源地、支撐地,就要為發展科技創新和培育新業態創造基礎條件,集聚創新要素,整合多方優質資源,努力打造潮汕地區的‘硅谷’、‘中關村’。”龍湖區副區長鄭曉潔表示,潮創智谷項目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周邊是龍湖區的行政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流、政府、資源、創業等優勢,在寸土寸金的龍湖核心街區拿出這樣的“黃金寶地”,瞄準的是項目可以帶動引領一批科創團隊落戶,能帶來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模式,培養創新的人才,營造更加有利于創新的發展環境。
特區舊廠房既是原點又是起點
林定亮告訴記者,潮創智谷在這里的創設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這一片區的舊建筑物,既是承載了許許多多老特區記憶和故事的“原點”,又是新時代龍湖人堅定“再出發”、闖出創新發展之路的“起點”。從這一意義上講,潮創智谷還是龍湖區保育活化舊廠房、老建筑的一次“試水”。
就在同一片區,其實還有一大片極具年代特色、與特區共生同長的建筑群,那就是曾經風光無限的龍湖工業區,大致范圍東至天山路,西至鳳凰山路,南至金砂路,北至龍江路。曾經,一個個隱身其中的企業,都可能是當年汕頭經濟特區發展節點上的“隱形冠軍”,為特區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然而,今時今日走進那一棟棟工業廠房,隨處可見的依然是服裝、機繡、電子、毛織、文具等傳統小微企業,業態落后、活力不足,顯然與特區發祥地、改革開放實踐發源地的定位難以匹配。如何讓這里再次成為新時代先進生產方式、高質量經濟體制機制的匯聚地?龍湖區委、區政府有思考、有行動。
據介紹,龍湖區已牽手專業團隊,將對整個龍湖工業區重新進行策劃定位,立足打造“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發展載體,著重潮汕味、工業風、自然范,以整體園區的改造提升,盤活利用老工業園區,建設“特區精神家園”和“龍湖創新公地”,以彰顯價值回歸、價值突破、價值輻射和價值升華的戰略目標。
創新合乎大勢也是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特區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的基本遵循,也對特區發展提出了新的考題。龍湖區迅速行動,特別委托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等專家開展課題研究,形成《汕頭經濟特區新一輪建設發展研究報告》,為汕頭經濟特區、為龍湖區的未來發展“把脈支招”。
創新合乎大勢,也是現實需要?!褒埡扔袇^位優勢,也面臨空間瓶頸,以創新撬動新一輪發展非常契合我們的實際,所以我們提出要打造發展要地、創新高地和人才洼地。”對發展方向,林定亮十分堅定。
“一要加快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為龍湖新興產業培育提供有效支撐;二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推動龍湖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三是瞄準國際前沿科技探索產學研合作模式,推動更高層次的產業落戶龍湖。”龍湖區區長王小輝對龍湖創新發展的路徑也很清晰。
明確思路,坐言起行。林定亮表示,龍湖區將積極對接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主動為全市改革開放破題、探路,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為“特區再出發、開創新輝煌”的二次創業浪潮貢獻龍湖力量。
汕頭新聞網記者 張明純 周敏
創建全國文明工作 雁城市民素質明顯提升
我市持續30年打造詩歌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美譽度
淮北市公安局110董秀麗班組榮獲2017年安徽省文明行業優質服務示范品牌
[榆樹市]市委副書記徐寧深入黑林鎮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數千棵綠植 為高鐵廣場“添綠”
特區再出發,從夢開始的地方
連城鎮紀委強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建設,給鎮村干部上黨課
暴雨致資陽多地受災 全市受災人口達23萬
景區建筑披綠色“空調”
愛國衛生月 快來洗刷刷
聊城一男子高速“練車” 無證駕駛被重罰
佳木斯市選手在黑龍江省第三屆中小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演講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農村集體資產將有“智慧管家”
藍田縣召開統戰成員工作會議
呼和浩特市深入開展打擊和重點整治煤礦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
金鄉貼心服務助企業輕裝上陣
韓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思想認識再提高 責任擔當再強化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紹興天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關于2018年曹娥江大閘工作閘門陰極保護系統電位測量自動化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南京國際軟博會開幕 蘇州以“伙伴城市”身份參展
揚州當好東道主以更干凈、美麗、文明的形象迎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