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李汝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做最好的自己,讓童年隨成長一步步地擴大視野。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2018年7月31日,鶴湖學校第三批次赴泰研學交流訪問團一行12人赴泰研學開始為期12天的交流活動。校長熊秋瑾、副校長袁志武、工會主席蔡燕萍等到校歡送。
據了解,易三倉教育集團與鶴湖學校的友誼源遠流長。2011年,鶴湖學校在市教育局的幫助下,與泰國易三倉學生有緣結識。2015年,鶴湖學校與易三倉小學締結友好學校,2016年,兩校之間實現了互派短期留學。一路走來,兩校進行了多次數、多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初到泰國,鶴湖學校師生立刻被這個美麗的國度所吸引。薩瓦迪卡作為清晨的第一問候語,這里人人親切友好,禮貌謙和。到訪的易三倉小學是曼谷有名的私立學校,隸屬易三倉教育集團。校園內環境優雅,布置精妙。臺階上的乘法算式、廊道里的每日一詞、課間執勤的文明監督崗、生動活潑的泰語課堂,變廢為寶的環保意識,讓訪問團一行12人深刻感受到了易三倉學校優質的教育質量的同時,也驚嘆鶴湖在教育理念上與易三倉小學的諸多異曲同工之處。學校為大家的到來精心準備了簡樸而隆重的歡迎儀式。儀式上,中文版易三倉學校小學部視頻介紹和泰文版鶴湖宣傳片,跨越國界,零障礙交流研學,孩子們受益匪淺,也讓大家感受到雙方對此次交流的重視與用心。
易三倉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忠于基督的使命,恩澤萬千學子。課程設置上更是走在國際前列,科學合理,力求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和鍛煉。體育課聘請專業的外教老師純英文授課。課上,每一項訓練都落到實處,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培養。泰國的體育老師更是身懷絕技,單臂拍球接球的絕活兒,引得孩子們大聲驚呼。最有趣的是美術課。外籍老師用英語教授孩子用手掌diy t恤。整堂課,孩子們興致勃勃,意猶未盡。作品雖然顯得稚嫩,但卻體現了孩子的無限創意。音樂課上,泰國教師教授中國的孩子們《水燈節之歌》。雖然語言不通,但音樂已劃破國際邊界。孩子們和泰國師生一起載歌載舞,快樂無比。
鶴湖老師為泰國學生也帶來了兩節精彩的課。蒲麗君老師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色彩明麗的圖片向泰國的孩子介紹了江西的名山——廬山,并帶領孩子學習了李白的詩篇《望廬山瀑布》。胡老師用簡潔明了的英語教授泰國孩子制作中國國寶熊貓書簽。胡老師一邊耐心地講解,一邊做好示范。拿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熊貓書簽,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連泰國的老師也忍不住加入到學生行列中來。此刻,兩國的孩子已經跨越國際,完全融為一體。
為了進一步加深彼此的交流,相互了解,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參觀易三倉中學,那里的學生表演了富有泰國文化元素的文藝節目孔劇令人印象深刻;三校聯誼活動一一足球比賽讓學生懂得合作的重要,體現萬眾一心的團隊精神;舉世聞名的大皇宮讓大家流連忘返;母親節儀式感動每一個人。有趣的泰語課、泰拳學習、學做泰國糕點……孩子們在每一項活動中既走近了泰國,感受泰國的本土文化,又同時學習了各種技能、開始人生的各種第一次嘗試,在每一個瞬間明白成長的意義。
鶴湖學校一直堅持培養具備世界眼光和中國傳統美德的新一代學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成長經歷,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更是一個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鶴湖學校正以積極進取的態度了解外國的教育生態,知曉國外教育的發展趨勢,從而實現教育國際跨越式發展。
中山新增4個市級非遺項目
為社會組織提供更好服務
通城縣四莊鄉設立精準扶貧工作站服務異地貧困戶
市園林處黨員赴新四軍第七師紀念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內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鄭華率隊赴西北工業大學考察
游學,一個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記2018年鶴湖學校師生赴泰交流研學之旅
婺源三件木雕作品入選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
云海社區:開展文藝演出 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常德市領導督導一季度新開工億元工業項目建設
柘城縣長江新城街道辦事處“四到位”加強信訪維穩工作
我市選手榮獲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員大賽一等獎
經開區信訪局開展基層信訪工作平臺應用培訓
贛江新區臨空組團國土分局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員3名公告
三級聯動 重拳拆違
市農業局:市農業局召開“兩區”劃定工作推進會
市林業局:紅葉楊鋪開桐柏扶貧致富新路子
兩千師生才藝大比拼 瀟湘大地文藝教育成果精彩紛呈
普及反詐騙知識 共建平安觀山湖
信州不讓“病根”變“窮根”
筑牢民生保障網 補齊養老服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