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事業尊重生命的價值,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權利,彰顯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過去的五年,是我市殘疾人事業投入最多、發展最快的五年,也是殘疾人受益面最大、獲得感最強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殘聯的有力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級殘聯肩負使命和夢想,與8萬多名殘疾人一道,積極實施“整體趕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動計劃,跋涉不息,砥礪前行,全市殘疾人事業取得了新成就,實現了新發展。
全面落實惠殘政策讓生活更有保障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殘疾人事業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先后將0-9歲殘疾兒童康復、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列入為民辦的實事,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納入我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規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整體推進殘疾人脫貧奔康和基本公共服務托底補短。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重度殘疾人提前5年領取養老金等重大事項列入民生重點項目推進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把殘疾人事業擺在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了穩定的財政保障機制,有力地促進了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精準就業扶貧讓生活更有希望
摸清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底數,出臺了《萊蕪市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均在全市實現全覆蓋,兩項補貼共發放5萬人次,補貼資金4200萬元;實施“溫馨安居工程”,對511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實施改造,有效地改善了殘疾人居住條件;為8000余人次重度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1500余名重度殘疾人提前五年領取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為5784名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服務,對符合條件的1500余名肢體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利用助殘日、春節等節日開展系列幫扶、救助活動,發放資金共計110余萬元。
五年來,共扶持545戶農村殘疾人自主創業,共發放創業啟動金150萬元;牽線搭橋,幫助1000名殘疾人實現集中就業;強化政策引導和殘保金征收,促進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300名;發揮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各類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32處,發放扶持金100余萬元,輻射帶動50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殘疾人教育就業實現自主化、多元化。實施文化教育工程,大力推動殘疾兒童普及義務教育、殘疾大學生助學和貧困殘疾家庭子女大學生救助。五年來,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4%以上,79名殘疾大學生和74名建檔立卡及低保殘疾家庭子女大學生獲得救助。
康復服務專業化讓關愛更加貼心
實施0-9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共救助智障、腦癱、肢體和孤獨癥等殘疾兒童1000余人次。強力推進康復中心建設,總投資1532萬元,目前一分部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二分部于2017年7月份投入使用,已有60余名精神殘疾人入住中心進行康復。大力開展社區殘疾人康復站建設,投資60萬元,與鎮(街道)衛生院聯合建設鎮級康復站19個,與廠礦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康復站7個,初步形成了以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為龍頭,縱至鎮(街道)、橫至城市社區的殘疾人康復服務網絡。
各級殘聯相繼投入各項康復資金共計1360萬元,開展了“助視、助聽、助行、助醫”等系統康復服務活動,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600例,為視力殘疾人發放了助視器500臺,免費為26名適齡貧困聾兒實施人工耳蝸手術,為貧困殘疾人免費安裝助聽器200套,為160名殘疾人安裝假肢;為48名殘疾人實施了肢體矯治手術;為611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發放輪椅、拐杖等助行康復器材4500件。對1200名有服藥需求的精神病人實行了上門免費送藥,每年對60名重度精神病患者進行免費住院治療。殘疾人康復實現由一般性康復向精準化、專業化轉變。
創新開展文體活動讓夢想得以綻放
充分利用世界殘疾人日、愛耳日及全國助殘日等重要節點大力宣傳,扶殘助殘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各行各業的模范群體中都有殘疾人的杰出代表,一批優秀殘疾人進入各級人大、政協參政議政,積極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成功舉辦兩屆殘疾人“才藝大賽”和“同享陽光夢·共奔小康路”全市殘疾人事業攝影大賽;全省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獲得3金、7銀、4銅的好成績;積極參加全省聽力語言“明日之星”演講比賽、第九屆全國、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獲得國家級銀獎1項、省級銀獎2項、銅獎3項、優秀獎3項;積極參加全國殘疾人文化藝術產品博覽會,我市獲得金獎3項、銀獎4項。殘疾人事業發展得到社會廣泛贊譽。
完善信訪維權讓生活更有尊嚴
市、區、鎮(街道)均建立了殘疾人法律援助維權工作站,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殘疾人構建殘疾人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實行“三優先”即優先受理案件投訴、優先辦理援助手續、優先指派法律服務人員,共同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解決了殘疾人投訴難、維權難的問題;發揮“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的作用,共處理殘疾人來電來訪1206次,處結率達到100%;做好政風行風熱線工作,五年來共上線26次,接聽熱線289個,均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加快第二代殘疾人證換發速度,全市換發第二代殘疾人證2.5萬個,基本實現應換盡換。開展“共享陽光·愛心助殘”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服務項目,出資64萬元為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21354名萊蕪戶籍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解決了殘疾人意外傷害專項保險的盲區。
全市各級殘聯組織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從制度體制上不斷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深入開展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全市鎮(街道)殘聯均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全市共選聘鎮(街道)殘疾人專職干事25名,村(社區)專職委員1100名,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殘疾人組織網絡。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市仍有近400名建檔立卡的農村殘疾人尚未脫貧,殘疾人群體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我市殘疾人事業基礎還比較薄弱,殘疾人社會保障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一些地方殘疾人事業發展工作機制尚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殘疾人在基本生活、醫療衛生、康復、教育、就業、社會參與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改善殘疾人狀況,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全市各級殘聯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的重要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堅持以殘疾人為中心,依法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大力促進殘疾家庭就業增收,不斷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強化康復載體建設,不斷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擔當創新,凝心聚力,奮力開啟萊蕪殘疾人事業新征程。
本報記者 張敏?
為愛報復?美國得州校園槍擊案槍手動機待解
計生關懷暖人心 流入地溫暖如家
啥情況?儀隴集體約談2個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
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擴大會議 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精神
3月28日停氣通知
讓愛的陽光溫暖每個角落
市領導接訪會辦信訪事項
電三輪上高速超車道逆行 警方緊急上路一查竟然酒駕
市公安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
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主任(擴大)會議召開
我市“食安龍江百日行動”啟動
停留在這個季節
使命組:小小煙頭不起眼 撿出城市大文明
開封第二河務局召開經濟工作推進會
中海怡翠山莊變“停水山莊”?官方稱7月9日恢復供水
2018年各地百姓“錢袋子”將有哪些新變化?
半年出口退(免)稅103.5億 與去年同比增長10%
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黨組(擴大)會議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正式頒布
“時間銀行”志愿者接受應急救護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