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貴?新“富春山居圖”長卷
傅狷夫?野柳龜山
羅永貴?古鎮風情
傅狷夫?阿里山
羅永貴?梅花香自苦寒來
傅狷夫?煙柳圖
羅永貴?阿里山姊妹潭
傅狷夫?晨曦
羅永貴?觀音菩薩像
今年6月1日,是杭州市富陽區成功創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5周年,也是《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曠世合璧7周年紀念日。為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影響力、感召力,富陽區委、區政府在新落成的“杭州富陽公望美術館”內,隆重啟幕以“山水夢圓”為主題的紀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創建5周年暨“公望富春”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富陽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開啟了推動兩岸基層交流融合的嶄新篇章。
作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富陽公望美術館首次舉辦了臺灣著名書畫家的個人作品展——“筑夢富春——羅永貴作品展”、“心香?飛夢——傅狷夫作品展”。同時,舉辦“海峽兩岸中國山水畫藝術對話”和“海峽兩岸青年書畫家富春江雅集”活動。
在為期一個月的書畫展中,觀眾們不僅能欣賞到臺灣老一輩書畫家傅狷夫先生出神入化的書畫技藝,更能從當代臺灣著名書畫家羅永貴先生的作品中,讀懂兩岸民眾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和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比眷戀。羅永貴先生創作的“筑夢兩岸?如幻還真”現代潑彩畫卷,長約15米,寬約1米,成為當之無愧的現存體量最大的新“富春山居圖”長卷。展覽過后,羅永貴先生的新“富春山居圖”長卷,將在公望美術館永久收藏。
筑夢富春?如幻似真
在今年桃花盛開的春天,臺灣著名書畫家羅永貴先生又一次踏上了富陽這塊浸潤著翰墨書香的山水寶地。因為《富春山居圖》,羅永貴于20年前就與富陽結緣。之后,他心系富春山水,奔走海峽兩岸;細品水鄉江南,廣交富陽朋友;熱衷于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這次如約而來,主要是為了今年6月1日在富陽“公望美術館”舉辦個人作品展事宜。
為了讓羅永貴先生更好地體驗富春山水的曼妙風姿,富陽區臺辦安排羅永貴先生一行去新登半山的“花跡?桃夭”民宿住了兩晚。在看得見半爿天空的房間里,伴著山鄉的蟲啾鳥鳴,羅先生用了近一個晚上的時間,想到了“筑夢富春?如幻似真”八個字來命名他個人作品展的主題。這八個字,不僅有了此次他在大陸首次舉辦個展的鮮明主題,更表達了羅先生對富陽那份如同富春江水般綿綿不斷的山水情懷。
羅永貴先生1951年出生于臺灣新竹橫山鄉,自幼喜愛涂鴉,高中時受業于水彩畫名家蕭如松老師,后從書畫名家冠培深研習,融合中西。早年作山水、花鳥,后對人物多下功夫,尤以觀世音菩薩著墨精深,作品廣受海內外朋友喜愛,收藏于眾多美術館、著名佛教寺院。在近半個世紀的創作征途上,羅先生不斷用心從事觀察寫生,努力培養對大自然的觀察力,不停臨摹古人畫作吸收中華文化之精神,更深深扎根傳統技法,與早年研習西畫、水彩融會貫通,形成鮮明的作品風格。
1999年夏,浙江省臺辦策劃的“海峽兩岸緣合《富春山居圖》暨富春江雅集”活動在富陽舉行,活動邀請了三十多位兩岸著名書畫家來到當年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的富春江畔,采風雅集,共同臨摹和新創“富春山居圖”。當時,大陸方面由中國美院教授孔仲起領銜,臺灣方面由嶺南畫派領軍人物李奇茂先生率團,羅永貴便是當時來自臺灣的書畫家之一,而那次也是羅先生的第一次大陸之行。
羅永貴先生說過,第一次到訪富陽參加《富春山居圖》緣合活動后,清麗富春江便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他說在臺灣看不到這樣的大江,他是被富春江的這種大氣、奔放的神韻吸引住了。在乘著畫舫游江的過程中,他拍了不少照片,回到臺灣后,他就參照著揮筆作畫,一幅幅寫意的富春山水便躍然紙上。他還畫了一個小長卷的“富春山居圖”,后被一個在臺灣的日本技師相中買走。
念念不忘富春山水的羅先生,之后便攜親帶友多次來到富陽。在“數碼時代”到來之前,他每次到訪富陽,都會帶上很多膠卷,用于定格“一川如畫、天下獨絕”的富陽風貌。有一次,他攜友到龍門古鎮訪古探幽。古鎮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廳堂密布、巷道縱橫、墻檐相連、房廊相接的布局,給羅先生和他的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深深沉醉?!澳翘炫牧?00多張照片,這是我最好的繪畫素材”?;嘏_灣后,羅先生借助這些素材創作了不少以龍門古鎮為藍本的作品,還將其中一幅“古鎮風情”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當起了“龍門古鎮”名副其實的代言人。
2013年6月,富陽區成功創建了填補杭州市空白的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不僅為富臺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基層交融搭建了一個大的平臺,也為羅先生和富陽之間更緊密的交往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去年4月,羅永貴先生再次來到富陽,并重游黃公望隱居地。在小洞天,他看得特別仔細,仿佛是在踩著大癡的足印移步探訪。那天,他還登上了“燈臺瀛”,在公望先生的墓前佇立鞠躬。回望左右,當看到滿山遍野的流蘇,他便開心得如同回到了家。心念流轉間,羅先生深有感觸地說:“這次我隱隱感覺到大癡先生正為我加持,回去后我一定要畫一幅現代潑彩風格的富春山居圖。”
時間一晃,富陽“富春山館”落成。2018年6月1日,適逢《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曠世合璧7周年,富陽“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創建5周年之際,在新落成的“杭州富陽公望美術館”,羅先生帶著他的新“富春山居圖”,啟幕為期一個月的“筑夢富春”個人作品展。在羅永貴先生的諸多作品中,一幅長15米多、寬近1米的山水長卷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羅先生以現代潑彩風格繪就的、現存體量最大的新“富春山居圖”。
長卷飛墨,江山無限;橫空出世,驚艷當場!
這是羅先生的一個“富春綺夢”,也是兩岸民眾心中共同的夢。當羅先生將他那虛實結合的巧妙勾勒、中西技法完美融合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展開在世人眼前時,也同時將他對祖國大陸的一往情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與對兩岸和平的美好愿望一并呈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在紀念活動開幕式上,羅永貴先生還向富陽區委、區政府捐贈了新“富春山居圖”長卷等10幅書畫精品力作,由杭州富陽公望美術館永久收藏。
心香一瓣?飛夢江南
傅狷夫先生(1910—2007)原名傅抱青,出生于杭州西子湖濱的書香世家,自小在西湖邊南山路長大,其書畫藝術也從家鄉這片山水起步。傅先生17歲時進入西泠書畫社,師從王潛樓學畫七年。西湖是他一生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也是他藝術創作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他的畫浸潤著西子湖山的秀美和靈性??谷哲娕d,傅狷夫避兵入蜀九年,受業于陳之佛老師,歷覽西南及蜀中諸名勝,在山水畫的色彩運用上,融古寫今,中西兼并,呈現出別具一格的面貌,確立其奇肆雄偉與清新淡逸兼而有之的藝術風格。
1949年,傅狷夫先生離開大陸去臺灣,開始描畫寶島風光。他目之所及,山水俊秀,云海壯觀,創作逐漸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他以臺灣山水實景為藍本,自創“裂罅皴”、“塔山皴”、“點漬法”,開臺灣山水情境畫一代新風,是開拓臺灣水墨新境的導師之一,也是上世紀臺灣“渡海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90年,傅先生定居美國舊金山,直到2007年逝世,傅狷夫先生最終沒能再回家鄉。心香一瓣,不能釋懷;飛夢江南,游子肝腸!傅先生生前時時懷想家鄉,以不能回鄉而抱憾。在他的許多作品中常署“杭人狷夫”,以志對故鄉的難忘之情。
為實現傅狷夫先生的遺愿,自2010年以來,傅狷夫的家屬先后4次向浙江美術館捐贈傅狷夫的書畫作品、舊藏近現代名家書畫作品和大量的美術文獻資料達570余件,可謂傾其所有,體現了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眷戀之情和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此次“心香?飛夢——傅狷夫作品展”,從傅狷夫先生家屬捐贈中遴選了70余件傅先生書畫作品展出,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同時,也通過書畫展,讓家鄉人民更好地了解臺灣書畫大師傅狷夫先生的故土情懷。
山水對話?心靈契合
7年前,《富春山居圖》在臺北的曠世合璧,勾起了海峽兩岸民眾對于畫圓人合、和平統一的強烈愿望。兩岸不斷增進的文化認同,正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更加深厚的人文基礎。如今,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富陽以其天下獨絕、風光綺麗的秀美山水,更成為兩岸中國山水畫藝術家心目中的勝地。
6月1日下午,臺灣書畫家、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臺灣各美展評審李轂摩,傅狷夫書畫學會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羅振賢,臺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傅狷夫書畫學會理事蘇峰男,臺灣當代水墨畫家、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傅狷夫書畫學會理事黃財松,以及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院長鄭竹三,浙江大學教授、高等院校美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著名山水畫家杜高杰,浙江省人民政府藝術品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尹舒拉等兩岸重量級書畫家和書畫藝術評論家,以自由交流的形式,展開一場生動活潑的“海峽兩岸中國山水畫藝術對話”。在創新創意的對話交流間,彼此激發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鳴、心靈的契合,給本次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增添了一股無形的張力,也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難得一遇的藝術盛宴。
兩岸書畫家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山水畫藝術說開去,各抒己見,激情四射,不時贏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隨后,書畫家們又把話題回到傅狷夫先生和羅永貴先生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方面的執著追求和成功實踐,對兩位山水畫家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和深藏心底的家國情懷,予以了由衷褒贊。
浙江大學教授、高等院校美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著名山水畫家杜高杰先生有感于親切友好的現場氛圍,即席賦詩三首,以襄贊此番盛事。其中,他在《詩賀兩岸書畫家山水對話》中深情寫道:“兩岸一家骨肉親,中華文化共傳承;今朝圓夢春江畔,對話交流力創新!”
“對話”進入尾聲,兩岸德高望重的書畫家們情不自禁,現場揮毫潑墨,為“公望美術館”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存。
翰墨寄情?再續文緣
青年書畫家是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主力軍,是推進兩岸青年文化認同、交流互動,引領兩岸民間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讓更多的兩岸青年書畫藝術家走在一起,共同描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麗畫卷,意義十分巨大!
富陽在1999年就舉辦了“海峽兩岸書畫家緣合《富春山居圖》暨富春江雅集” 活動,從此打響了近20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特色品牌,激起了眾多的兩岸書畫藝術界人士共繪“新富春山居圖”的熱忱。
改革開放40年來,富陽區和著全國改革開放的節拍,邁出了經濟發展、城鄉文明、環境優美、生活幸福的鏗鏘步伐,把現實版的“富春山居圖”描繪得更加靚麗、光彩奪目。在紀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創建五周年之際,兩岸60余位青年書畫家應邀參與富春江采風、雅集活動。“書畫酬夙愿,翰墨寄深情”,兩岸青年書畫家以心靈的筆觸,共同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揮毫譜寫新時代兩岸文化交流的嶄新篇章。
作為“富春江雅集”活動的延續,6月2日上午,為期一周的“山水情緣——海峽兩岸青年書畫家作品聯展”在富陽區東吳文化公園舉行,共展出了兩岸青年書畫家近百幅精品力作。(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海南鄭氏基金會召開高考學子獎優助學大會
濟寧市中心支行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
“來的都是真愛,看的都有收獲”專家學者為辰州儺文化(儺戲)傳承與發展獻計獻策
零距離對接藝術生創業需求 “創業西安行——雁塔站”活動圓滿舉行
10多所民辦學校周六起接受小升初面談報名
富陽開啟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嶄新篇章
北京市民致電南陽12345市長熱線表謝意——48小時快速解民憂,貼心!
龍沙區檢察院為留守兒童設立流動圖書箱
濱文小學開展“水主題”系列活動
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到漢源縣檢察院考察學習檢委會規范化建設工作
只楚街道編織掃黑除惡“無縫網”
群策全力研課磨課 一心一意教研教改
國家統計局黑河調查隊“4+”模式推進統計法治工作穩步向前
為減肥越來越多人把輕食當正餐 今天,你“吃草”了嗎?
全市重點用能企業管控顯成效節能形勢進一步好轉
雞西市地震局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以謀劃城市的思維謀劃鄉村,禪城探索中心城區鄉村振興特色路徑
潿洲島工商、食藥監部門聯合執法凈化食品流通市場
全省首個“安徽公安監管民警實戰訓練基地”在懷寧縣成立
新會區召開科技創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