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聞網訊:一名犯罪嫌疑人為了敲詐勒索頻繁“變身”,一會兒是貨主,一會兒是司機,一會兒是貨運代理……最終難逃法網,被寶坻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今年1月份,貨主張某有五十噸的石墨需要從天津市寶坻區運往江蘇某市,在網上發了一條運貨信息。一個自稱王某的貨車司機與其電話聯系,稱可以承運這批石墨,雙方談好運費為6000元,貨到付款。于是張某通過王某發送的駕駛證照片核實其身份后,將裝貨工廠的地址和聯系人電話發送給了王某。轉天工廠告知張某,貨物已由司機王某運走。過了十天,張某接到了物流公司的電話,稱張某的貨物已運至浙江省某市,運費為2萬元,貨到付款,張某須到該物流公司自行提貨。張某再與司機王某聯系,對方不接電話。張某到物流公司查看,發現果然是自己的貨物,但是如果不支付物流公司2萬元運費,物流公司不會放貨。無奈之下,張某只好支付了2萬元運費及保管費,將貨物提走,隨后向公安機關報警。
警方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楊某。楊某二十多歲,曾在物流公司工作。他在網上看到張某的運貨信息后,冒充貨車司機王某的身份與張某聯系,獲取了裝貨地點和聯系人電話。后其又轉換角色以貨主的身份與司機王某電話聯系,稱有一批貨物需要從寶坻區運往北辰區一家物流公司,運費為1500元。后王某去工廠將貨物提出,將貨物運到了物流公司。后楊某又以貨運代理的身份電話聯系物流公司將該批貨物從天津運往浙江省某市,物流公司稱運費為1萬元,但是楊某要求物流公司收取2萬元的運費,并貨到付款,運費的1萬元差價算是楊某的提成。這樣楊某只是通過打打電話,就獲得了1萬元的違法所得。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楊某以為自己的騙局天衣無縫,卻最終還是難逃法網。(津云新聞編輯張瑜)
林州市長王寶玉深入河順鎮橫水鎮督查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工作
市北區在全區中小學廣泛開展勞動教育
縣紀委監察委員會
明察暗訪強治理正風肅紀不松勁
格爾木長江源村:奏響民族團結進步新樂章
最高賠付15萬美金!西海岸新區為小微企業保駕護航
打打電話就拿到1萬元 小伙為敲詐頻繁“變身”
市交通局:嚴打非法網約黑車凈化汽車租賃市場
廣州“十項志愿服務專項行動”啟動
美土同盟不會分道揚鑣
2018年鄭州市暨惠濟區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籌備工作啟動
外小籃球隊在市首屆小籃球比賽獲佳績
加緊建設“景觀路”
道墟街道人大工委開展PPP項目專項督查
丹棱縣小橋村“紅黑榜”掃陋習
維山鄉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咨詢活動
黨員干部群眾集體觀看《厲害了,我的國》
西安演藝集團不斷深化改革,精品劇目頻出地方院團,練好內功走市場
中國科學院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遂寧研究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五次周例會召開
省民主黨派環保問題監督調研組來濱州市調研
重點貧困村成為“四項全能”示范村
-- 小呂集脫貧振興路上黨旗格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