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宜賓大力實施竹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全面打造8+2支柱產業。眾多“竹企”圍繞竹子大做文章,創新精深加工,全力以赴讓竹林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宜賓新聞網推出《聚焦竹產業》系列報道——《宜賓竹企搭上春天列車 打造竹食品全球產業鏈》。
有正農業生產車間。(宜賓新聞網 潘一豪 攝)
初夏時節,在宋家鎮長江工業園的宜賓有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正農業”)生產車間內,從山上采挖運來的竹筍,經過殺菌、烘干、冷藏等工序后,變成了一道道餐桌上的綠色美食。
始于初心 因地制宜打造全新產業
每天一大早,在宋家鎮長江工業園區內,滿載而來的貨車已經排起長龍。有正農業總經理費思濤驕傲地說:“這是客戶前兩天剛下單的竹毛肚,現在正是銷售旺季,訂單每天都很多。”
宜賓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竹林面積312萬余畝,是四川省“川南竹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宜賓有7個縣(區)納入川南竹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17-2022年)的重點縣(區)。正因這份自然的饋贈,頗有生意頭腦的費思濤早在幾年前就從竹產業的發展上看到了市場前景,和三五好友創建了一家竹食品加工的企業。
但因為技術等原因的限制,企業最后草草收場。不死心的費思濤沿用當初的技術作為基礎,毅然決定繼續扎根竹產業。2017年10月,以有正農業命名的公司正式投產,建立以竹筍為主的全新產業鏈。“有正”源自于《論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費思濤說,希望用論語來警醒企業,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
無產業,就因地制宜打造產業。有正農業從原料開始逐漸捋順企業方向,從產品到營銷,企業誕生的整個流程里無不透露著初始之心:“做良心企業,放心產品。”正是因為有這份堅持,短短一年時間,企業成效已經顯現,從年產值300萬到企業龍頭,今年,費思濤還為自己定了一個新目標:“沖刺3000萬元到5000萬元產值。”
濂溪區副區長陳典勤到新港鎮江磯村檢查扶貧攻堅工作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會 鄧沛然參加會議并作專題報告
志愿康復活動 新年情暖福利院
今年濟南多個市級重點項目有新進展 北湖今春可形成至少50畝水面
河源市區一4歲男孩墜樓 幸得巡警及時救助
宜賓竹企搭上春天列車 打造竹食品全球產業鏈
知道不,家庭中控制對方的零花錢也屬家暴
獅嶺法庭獲“省青年文明號”稱號
高青縣頒發我市首張“告知承諾制”許可證
車行占用公共停車位,業主很郁悶
余東古鎮農旅綜合體簽約 總投資50億元
宜昌高新區上半年新簽約五千萬以上項目五十余個
大記者帶小記者學新聞 報社總編輯上"新聞第一課"
灌南 農機財政獎補監督前移促規范
讓手捏戲文走近無錫市民
關于印發《濟寧市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的通知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洪江區:為企業提供“智庫”服務
西安區舉辦養老機構消防演練
如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普惠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