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彩非遺——分享·傳承”系列活動之“大地的饋贈”——惠山泥人制作技藝分享會在無錫市文化館舉行。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們現場制作惠山泥人,市文化館專門創作的以惠山泥人為主題的詩朗誦、歌曲,以及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舞蹈《泥人匠語》等文藝作品齊齊亮相,全方位展示了泥人制作的工藝流程與薪火傳承。
分享會邀請到喻湘漣和王南仙兩位無錫惠山泥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兩人分享了自己“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從藝經歷,并對惠山泥人的保護傳承談了看法。“現在市場化的惠山泥人都屬于粗貨范疇,或者用模具批量化生產的作品,而手捏戲文一直沒有走近無錫市民,更別說走向世界”,兩位老人提出,非遺傳承工作要做到實處必須兩條路走,一是政府的支持,二是藝人的努力。她們透露出一個心愿:想在政府的支持下開設一個惠山泥人的手捏戲文傳承班,發揚手捏戲文這一藝術。
無錫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長趙建高長期從事泥人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工作,他對非遺如何走進千家萬戶提出獨到見解。比如非遺+旅游+生活,把惠山黏土精加工成“手工泥”,編入教材成為“泥塑套裝”;把泥坯成型編入彩圖,加上顏料、筆等成為“彩繪套裝”,讓人們在收獲江南美景的同時,認識并帶走泥人文創產品。再比如非遺+校園的創新傳承模式,通過建立多個傳承基地,根據各個學校專業屬性,定制課程,系統化、專業化“接棒”傳承惠山泥人。
無錫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李卓一介紹,2008年到2013年期間,市文廣新局投入100多萬元專項資金開辦了兩期為期六年的惠山泥人傳習班,當時走出了一大批年輕的優秀學員,有的進入泥人廠,有的走向社會,還有的自行開辦工作室,也有的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延續泥人工作,應該說有成效也有遺憾。接下來,政府將通過各種途徑來扶持和幫助惠山泥人的傳承,今年計劃在中國美術館開辦一場大規模的惠山泥人展覽,另外已在研究惠山泥人專項扶持計劃,從資金層面和傳承人群的角度科學有效地解決傳承難題。
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參觀廣東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攝影展
余東古鎮農旅綜合體簽約 總投資50億元
宜昌高新區上半年新簽約五千萬以上項目五十余個
大記者帶小記者學新聞 報社總編輯上"新聞第一課"
灌南 農機財政獎補監督前移促規范
讓手捏戲文走近無錫市民
關于印發《濟寧市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的通知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洪江區:為企業提供“智庫”服務
西安區舉辦養老機構消防演練
云巖區開展夏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保障轄區食品安全
緊急通知!九江今天要降溫,最低14℃,你的毛衣毛褲準備好了嗎?
嘉善實行工業廠房“旅館式”管理
六合區1-6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長26.2%
向兩會報告·高質量發展的江蘇實踐:思想再解放 改革再深化 開放再擴大
【鞍山老好吃】非著名小吃“聚香閣新時尚火鍋”
全市74萬老人日子越過越幸福
毛娃娃救助站舉辦第二屆領養日活動
大霧迷城
臨江社區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