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勝躍調研教育信息化建設,走訪了株洲市一中、株洲市十八中,并在株洲市教育局進行座談。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安浩,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建國陪同座談或調研。
目前,株洲市“三通工程”覆蓋全市城鄉。截止2017年,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寬帶接入學校786所,占全市中小學數的100%;校園網學校數683所,達到86.7%,專任教師終端數23243多臺,師機比1.2:1。“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達到100%,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優質資源班班通”,多媒體終端教室數9708間,達到95.53%。教師開通率達到100%、初中以上的學生達到90%,班級空間開通率達90%。
全市教師在“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 用戶注冊率100%,上傳資源條目數62828條,人均上傳2.33條,下載使用資源條目數達1054509條,人均下載39.23條,學科覆蓋面100%;同時,完成153個市級名師課堂,132個市級名校網絡課堂,38個省市級名師網絡工作室空間建設,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到90%以上的中小學。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曬課49843節,評出1371市級優課,獲評省級優課335節,國家級優課125節;開展《株洲市微課大賽》,成知識點、成系列開發微課資源5100個;開展《株洲市網絡學習空間評比活動》,教師參與面達到65%,共評出1520多個優秀空間。
近年來,株洲市中小學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在減負增效,提升質量上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在全國推廣2個,在全省推廣的5個,全市推廣的10個,目前全市各項教育信息化應用試點示范均列在全省前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知識點跟蹤,以學定教”、“二維碼”等模式在全國推廣。市四中通過建設“三庫”(知識點庫-微課資源庫-習題檢測庫),利用學生的學習空間,以“考試-網上問卷-知識點跟蹤-主動推送-學習反饋”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流程,開放機房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方,隨著應用的推進,對提高高中學生的學業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減負增效起到革命性影響。天元區以“二維碼”為支撐點,創造了信息化建設的一些亮點。如校園文化方面,利用二維碼的功能,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網站空間進行有機整合,把有關的隱性文化和動態影像上傳到學校網站空間,生成相應網址的二維碼圖標,輕松“掃一掃”就能讓隱性文化顯出來;在教學應用方面,科任教師學期初為相關教材找好資源網站,生成二維碼,將資源網址的二維碼張貼于課本目錄空白處,學生、家長可直接通過老師推送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等。
楊勝躍在兩所學校走訪時,提出要盡快實現全市閱卷系統平臺資源共享,提升數據分析和評價精確度,讓學生、教師、管理者都可使用平臺。他指出,信息化的提升最終要體現在提升教育質量上。
楊勝躍調研市十八中機房
楊勝躍查看市一中教師閱卷平臺
在聽取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匯報后,楊勝躍充分肯定了株洲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他認為株洲的教育信息化在師生終端、網絡“三通”等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卓有成效,做好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及教學資源的利用,信息化教學普及率高,對提升教學效率、教育質量發揮了較大作用,還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探索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
針對株洲市教育信息化設備急需補充更換、教育技術裝備經費投入不足、區域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等問題,楊勝躍充分認可市教育局推進“株教云”建設和直屬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區域整體推進縣(市)區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應用等方面工作設想。楊勝躍要求市教育局在年內啟動建設“株教云”平臺,啟動建設相關教學管理、分析平臺。他強調,建設完畢后,要做好資源的建設與使用、平臺的應用,充分發揮平臺價值。
黃石市衛計委督察陳貴鎮計生工作
李愛武在新港區傳達學習貫徹省委書記杜家毫在岳調研講話精神時強調——守土有責創先爭優交出滿意答卷
蔬菜價格回落 我們的菜籃子又輕松了
國內首艘江海直達散貨船今天交付
加強環境監管 鞏固創衛成果
楊勝躍調研教育信息化,株洲市年內有望啟動“株教云”平臺
龜山文化遺址有新發現
永州市政府與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江北兩名“00后”展現最美成人禮
二十四屆省運會濱州代表團凱旋張光峰接見濱州代表團
柴桑區獅子鎮召開特困供養專項整治工作會
平遠“棕櫚-西布朗”校園足球精英夏令營開營
我市私營企業第三產業占比持續上升
藍天保衛戰 武漢怎么打?有了這些新部署
宿遷:加快體制機制創 新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雷州立項墾造水田2.87萬畝
平湖博物館舉辦“3D打印讓文物‘活’起來”暑期課程
道縣積極調度撤縣設市工作
我市開展“夏季攻勢”交通秩序整治
市公安局:召開黨委(擴大)會部署第四屆連云港論壇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