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街道上下黨員干部群眾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講文明、講道德、守規矩、重家風,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生活,營造街道上下家風好、民風純、黨風正、政風清的良好氛圍,全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化,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芝麻墩街道現推出“身邊好人”系列之二:
照顧癱瘓丈夫23年 她從沒想過放棄
57歲的王學蘭是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芝麻墩街道濱河社區的村民,是遠近聞名的好媳婦。23年來,她獨自照顧下半身癱瘓的丈夫,從未離開過病床一天。王學蘭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眉眼間掩蓋不住的滄桑,卻也是個開朗、好客的人。
1995年,在工地打工的劉永占從腳手架上摔下,自此下半身癱瘓,神經斷裂,沒有了一點知覺。自那天起,王學蘭感覺天塌了。兩人育有兩個兒子,出事時大兒子7歲,小兒子才滿4歲。王學蘭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
沒有經濟收入,王學蘭只能靠種幾畝薄田度日,即便如此,照顧劉永占和兩個年幼的兒子,讓王學蘭每天都疲憊不堪。劉永占下半身不能動彈,而且沒有知覺,大小便都是在他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王學蘭在丈夫身下墊起了尿布,即便這樣,床褥和被子經常被弄臟。“這些年不知糟蹋了多少床被子了。”王學蘭說,每天她都要洗幾十塊尿布,劉永占就像一個“嬰兒”一樣被照顧著。
王學蘭一人苦苦支撐,可她依然覺得對不起孩子和丈夫。劉永占因沒有知覺,后背起的褥瘡常年不愈,王學蘭為了給丈夫治病,騎自行車幾十公里,到外縣去買中藥,每天給劉永占熬藥、涂抹和清洗。“現在傷口反復的少了,如果能每天不離身的照顧他也不會這么嚴重。”王學蘭愧疚于自己照顧不周,才讓劉永占生褥瘡。可誰又能知道,她一邊種地,一邊照顧丈夫和孩子的艱辛。“兩個孩子跟著我們也受罪了,經常吃不上熱乎飯,很對不起他們。”王學蘭現在已經養成每晚都要起來三四次的習慣,到丈夫屋里看看,幫劉永占翻身。23年來,王學蘭沒睡過一個踏實覺。王學蘭把家里收拾得干凈、整潔,劉永占住的屋子里沒有一點異味。
臨近中午,王學蘭做好飯以后就先伺候劉永占吃飯。王學蘭不在家時,劉永占側身后剛好能碰到床邊的小桌,可以自己吃飯。看電視、看書和聽廣播幾乎成為了劉永占生活的全部。“哪怕有人能陪我聊聊天也好啊。”劉永占至今仍感到悔恨,“就算我癱瘓了,能讓我下半身有知覺也好啊,我還能去路邊支一個修鞋攤,也不用像現在這樣,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劉永占說,剛出事時,他就曾勸王學蘭帶著孩子改嫁,“不想拖累她。”聽到丈夫這樣說,王學蘭臉上掛著淚,卻笑著回道。“我要是走了,你可能早就死了,我沒這么想過。”
2007年,村民搬入還建社區,村委照顧王學蘭家特殊的情況,分的樓房是一樓。最開始的幾年,王學蘭還可以自己扶著劉永占坐上輪椅,出去看看。現在兩人年紀大了,劉永占下半身肌肉萎縮嚴重,也越來越沒勁,瘦小的王學蘭一人根本無法抬動劉永占。搬進樓房的11年里,劉永占只下過一次床,出過一次門。
如今大兒子已經成家,“我這個樣子也連累了孩子找對象,哪家姑娘不想找個父母健康的人家啊。”如今小兒子的婚事成了劉永占和王學蘭最大的“心事”。王學蘭說,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幫忙,他們也撐不過來。“我現在身體還不錯,能多照顧他一天算一天。”王學蘭和劉永占都反復對記者說,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千千萬,沒有人有責任和義務一定要幫助他們。“好心人的每一次愛心我們都很感激,會一輩子記住。”王學蘭說。
通訊員 丁一 張鵬 陳凱
郴州市國稅局優化調整市局6.0版績效指標
市禁毒委:我市舉行農村集中禁毒宣傳壟上行啟動儀式
市規劃局組織召開退休干部迎春慰問座談會
今年新改擴建一批學校 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衡水市七旬老人為衡水火車站售票員點贊
臨沂芝麻墩王學蘭照顧癱瘓丈夫23年 從沒想過放棄
北京市積極推進首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構筑“四大服務平臺”實施六大民生工程
2010:龍舟競渡沱水歡歌首屆中國內江·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回眸
外國留學生在麗水游玩時手機丟失 情急之下他們出現了……
國際宇航科學界最高獎獲得者劉紀原來雨花臺拜祭父親
警方提示: 網上購買商品,要走正當渠道
山城區人社局加大扶貧政策宣傳助推脫貧攻堅
副市長喻麗君現場督導東坑鎮水污染治理工作
“全民向尚·我為昆明代言”中期頒獎儀式分享會在871舉行
公交站上“撿”孩童 駕駛員送還其家人
安監總局調研我區安全生產工作
網傳南寧一幼兒園老師把孩子衣服脫光關在門外?與事實不符
11號起報名!東莞2018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啦
全面激發社會力量 共筑大扶貧格局
【房地局】5月2日起三環內商品房實施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