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道聰講授《清代臺廈之間·郊商的貿易與商業習俗》。
何丙仲講述思明轄內摩崖石刻背后的故事。
-《文物尋根思明之旅·老城印記》
授課專家:郭坤聰,廈門市民俗學會副會長,廈門民俗專家、文史專家
授課時間:5月5日9:00
活動地點:江夏堂狀元廣場
導覽路線:江夏堂-新街禮拜堂-陳化成故居-王人驥舊居-陳桂琛舊居-陳江海宅
-《老城歷史建筑》
授課專家:鄭東,廈門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文博研究館員
授課時間:5月6日9:00
活動地點:思明區圖書館8樓
本周預告
(海西晨報記者吳宇豪)講好廈門歷史故事、思明文物故事,由思明區文體出版局舉辦的思明區“文物尋根”志愿宣導團主題活動受到市民熱捧。上周末,思明區文體出版局特別邀請鄭道聰與何丙仲兩位專家,為大家做《清代臺廈之間·郊商的貿易與商業習俗》與《思明轄內的摩崖石刻》主題授課。
鄭道聰是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顧問、臺南市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對閩臺文化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一開課,鄭道聰就用非常接地氣的閩南語向大家問候早安,講課中,他還時不時結合閩南語進行講解。廈門自古就與臺灣有著聯結,保留了許多涉臺文物,在鄭道聰看來,通過講授兩岸歷史,有助于增加大家對鄉土文化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守護文物。
思明區存在許多摩崖石刻群,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本期活動,曾任廈門市博物館副館長、廈門市鄭成功紀念館副館長的何丙仲,繪聲繪色地為大家講述了思明轄內特色摩崖石刻背后的故事。在他看來,思明區成立文物宣導團,在全國是非常罕見的,“通過培訓,為大家普及文物保護意識,具有非常好的社會影響”。
參加了幾次宣導團的主題活動后,文物志愿者林彥瑜對廈門這座城市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林彥瑜還開始對好友和鄰居講述身邊的文物故事。“保護好身邊的文物非常有意義,希望能和文史專家一樣,為文史工作做出貢獻。”林彥瑜說。
溫馨提示
每場培訓特設市民專席,熱愛城市文史的您可掃描添加上方“思明文化印記”微信公眾號報名,亦可撥打思明區文物尋根志愿宣導團電話0592-5821813報名。
西鐵警方破獲倒票案件17起 查繳車票744張
市環境保護局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功簽署《關于將排污權交易納入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協議》
突發!外地旅客途徑信陽暈厥抽搐溫暖!執勤人員、醫護人員接力救助
大美本溪歡迎濱城游客
海寧公路段全體黨員赴浙東抗日根據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文物尋根”志愿宣導團活動受熱捧 專家解析兩岸文緣揭秘摩崖石刻
省臺辦組織臺商到我市考察
【關注】大型山西說唱劇《解放》將在我市上演
鶴北營林局培育紅松林苗木突破10萬株
龔文密人民日報撰文:增進民生福祉 將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海港區備戰春節“菜籃子”
【我國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農民歡慶豐收
浙報關注!嘉興跨國公司有個“最多跑一次”項目組
單價198萬元 首架“武漢造”飛機獲得首批百架訂單
錦州市完成2017年“美麗鄉村”檢查驗收工作
中館鎮喜事小辦移風易俗催開“文明花”
節前慰問送關懷歲寒情深暖人心
開封志愿者走進社區舉辦傳承家風家訓道德講堂
4月21日起 瀘州市民周末到派出所也能辦理身份證
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試區亮相浙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