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浙江日報要聞版刊發《跨國公司有個“最多跑一次”項目組》一文。以下是報道全文:
企業內控實現“最多跑一次”,這是發生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企業——敏實集團的事兒。日前,記者來到該集團設在嘉興南湖區的總部,一探究竟。
體驗第一項是出差申請。這是今年1月初敏實集團成立“最多跑一次”項目組后,梳理出的一張74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中的一項,成為改革的切入點和觀察點。
“出差申請看似簡單其實挺復雜的。”人事專員陸茹茹給記者畫出改革前的流程圖:一個時間軸上5個節點,節點一是填寫紙質申請找主管簽字,隨后是到人事、后勤部門挨個走流程……5個節點意味著跑5次,且由于是紙質申請,至少要提早兩天。
現在呢?陸茹茹收起筆拿出手機演示:一切都在網上進行,一小時搞定。
這一改變看似簡單,但這家跨國公司有1.8萬多名員工,如果每人多花一天時間,就意味著不小的時間成本。同行的南湖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點評,出差申請實現“最多跑一次”,需要打通集團部門間辦事流程的規范、對接,實現信息化辦理。
出差申請屬于企業內部行政工作,員工們如果去外部單位辦事呢?正好,員工小謝準備報銷一筆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我們一同“圍觀”他的辦理過程。
“以前,我要把相關證明交給企業工會的辦事專員。辦事專員每月跑一趟市總工會,至少一個月才能拿到報銷費用。”小謝來到集團行政樓二樓,那里設置了一臺“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一體機。
刷身份證,人臉識別,指紋錄入,在掃描區掃描報銷證明,不到10分鐘,小謝就拿到了一張區行政審批中心的回執單。這張回執單經嘉興市總工會審核通過,幾天后這筆醫藥費就會打入他的銀行卡賬戶。
記者查看了一體機上的辦事指南,小小的一體機上可辦理證明打印、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三大類500余項業務。據悉,將政務服務一體機設置到企業,這在南湖區還是第一次。原來,5月底,在南湖區總工會和區行政審批局的牽線搭橋下,敏實集團成為南湖區政企合作“最多跑一次”改革試點單位,喝到了“頭口水”。
集團“最多跑一次”項目組項目經理黃曉玲建議記者再去車間看看。
機器聲隆隆的生產車間內,生產技術部經理陳巧于等人正在與寧波研發中心的設計師開視頻會。“尺寸是否需要調整”“客戶反映,角度再增加”“亮度要加一點”……雙方工程師正在一點點摳細節。
“這樣的溝通已成為常態。”陳巧于在視頻會結束后介紹,年初,集團鼓勵大家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運用到各自崗位中,“我們發現部門間的溝通協商、信息共享非常重要。沒有良好的溝通機制,研發與生產之間就會不協調,模具經常要返工。”陳巧于初步估算,通過這項創新提升,僅該項目的研發成本就可降低15%。
敏實集團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還在繼續,員工們半年多前對改革的問號,變成了一個個驚嘆號。
無錫市氣象臺2018年5月31日11時發布的午間天氣預報
省領導來我市調研防汛工作
市疾控中心吹響“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集結號
海港區備戰春節“菜籃子”
【我國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農民歡慶豐收
浙報關注!嘉興跨國公司有個“最多跑一次”項目組
單價198萬元 首架“武漢造”飛機獲得首批百架訂單
錦州市完成2017年“美麗鄉村”檢查驗收工作
中館鎮喜事小辦移風易俗催開“文明花”
節前慰問送關懷歲寒情深暖人心
2019年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開始申報
漳州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新辦事大廳正式啟用
廣州2020年將初步建成國際交往中心
慶云縣審計局:重視審前調查“三個吃透”提高審計質量
熊瑞麗率督查組赴高新區呈貢區調研督查
愛心企業特別招聘 建始殘疾女孩在家門口圓了就業夢
全國首個(公益)基金會集中區誕生合肥
粵泰銅鑼灣城市綜合體項目落戶和平區長白島
岳陽人防弘揚紅色傳統,強化使命擔當
伍國輝視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