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是我第8次接受牧原教育基金的獎勵了。”9月28日,內鄉縣馬山口鎮河西小學教師牛小平對記者談起今年教師節期間接受牧原集團教育基金獎勵時,依然很興奮。
牛小平今年32歲,從2011年她開始小學教學生涯起,每年都享受到了牧原教育基金的獎勵。今年她享受的獎勵有12400元。她說,是牧原教育基金的獎勵,解決了自己的家庭困難,激勵自己教學水平不斷提升,使自己所教的6年級數學和英語成績穩居全鎮30多所小學前列,而她現在所在的小學,也因牧原教育基金的獎勵,連年被評為全縣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學校。
在今年教師節期間,像牛小平一樣受到牧原教育基金獎勵的有全國8省20縣(市區)169所學校的2831名優秀教師,共發放獎金1216.4萬元。同時,牧原集團今年還資助13省72縣優秀大學生5296名,其中貧困戶大學生1493名。
創業艱難,仍不忘教育
牧原集團26年前立足“三農”艱苦創業,目前已成為全國農牧行業位居前列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豬產業已從創業時的內鄉縣走向全國13省(區)80多個縣,固定資產400多億元,擁有下屬公司120余家。
從創業初期起,牧原集團就面向企業所在地捐資助教。董事長秦英林認為,企業發展需要錢,農村教育更需要錢,改變貧困落后地區的教育落后面貌,不斷提升農村教育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大學生人才,從而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窮根,是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牧原集團的創業是異常艱難的。當時,秦英林建豬舍、買22頭豬和飼料的錢,幾乎都是從兄弟和親戚朋友家借的;二次創業時,他曾和跟隨他創業、現在是公司副總的曹治年一起到縣城找朋友借錢,但一聽說朋友比自己還缺錢,不但沒借來錢,反而把自己身上僅有的幾千元也給了朋友;最艱難的時候,養的豬賣不出去,沒錢買飼料,豬餓得“嗷嗷”叫;就連秦英林自己,也曾窘困到連買面條的錢都給人家賒欠的境地……
盡管這樣,秦英林仍然不忘教育。每年開學前,總是千方百計,捐資幫助企業所在地的小學和困難教師,幫助貧困戶大學生如期報到……
無論創業有多艱難,秦英林和他的企業捐資助教的善舉從不間斷,企業所在地的學校和村里的干部們歷歷在目。但那些年到底為教育捐助出多少錢,就連秦英林自己也說不清楚。
教育扶貧,融入縣域發展戰略
在企業發展“漸入佳境”時,秦英林考慮的是如何讓捐資助學、捐資助教形成制度化。于是,2007年,牧原集團就成立了“牧原教育基金”,并在企業內部逐步建立健全了管理教育基金發放的社會責任部,將企業績效考核機制引入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通過獎勵企業所在地優秀教師的辦法,激勵教師獻身教育事業、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水平。同時,不斷加大資助貧困大學生的力度。
內鄉縣馬山口鎮老莊村地處偏遠山區,村小學面貌差,老師不愿來,來了又急著調走,教育質量落后,但農民們的孩子又不得不在這里上學。秦英林的企業在這里建場后,立即把該村小學納入“教育基金”覆蓋管理范圍,堅持對優秀教師給以重獎,不但激勵教師舍小家顧大家投身教育,而且吸引調出的優秀教師又申請調回。三年過后,該校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教育教學成績穩居全鎮30多所小學前列,并獲得過全鎮第一。
2015年,內鄉縣委、縣政府確立了建設“區域教育高地”的發展戰略。牧原集團順應大勢,將“牧原教育基金”上升為政府層面,聯合內鄉縣委、縣政府,設立了“內鄉縣牧原教育基金”,面向全縣教育戰線,播撒“教育基金”的陽光雨露。企業決定每年捐助5000萬元支持內鄉教育扶貧并連捐20年,并聯合政府引進“北師大”走進內鄉,開展優秀班主任、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和建設示范性學校計劃。在此帶動下,“內鄉教育現象”引人關注,教學質量顯著提升,高考成績連續15年大幅增長,2018年,全縣本科以上進線3536人,進線率為74.93%,其中一本進線1074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一本進線率為22.75%,其中4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
如今,“牧原教育基金”已滿12周歲,它助力著內鄉教育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
“聚愛助教(學)”,越走越遠
伴隨著企業開放發展的步伐,牧原集團“教育基金”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特別是在黨中央脫貧攻堅偉大戰略中,他們把企業教育扶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復制推廣“內鄉牧原教育基金”的方法,擴大對貧困地區的教師和貧困戶大學生的獎勵范圍,使越來越多的縣開啟了牧原“聚愛助教”“聚愛助學”模式。
“一個外來企業能對我們本地的教育這么關注,對教師給以重獎,確實難能可貴。”在今年教師節獲得牧原“聚愛助教”獎勵的山西省聞喜縣馮村小學特崗教師李亞琴說:“這個獎勵,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工作的激勵和鼓舞,使我在工作上不敢有絲毫懈怠。”李亞琴還說,牧原豐厚的獎勵,不但會留住優秀教師,而且還會吸引更多的年輕教師到落后地區任教,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
目前,已累計捐資1.6億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獎勵300余所優秀教師4000多名,資助大學生12526名、中小學生76370名。教育扶貧惠及13省72縣。
“把責任擔在雙肩,讓財富回歸本源。”這是全國脫貧攻堅獎組委會給2017獲獎者秦英林的頒獎詞。透過這頒獎詞,我們找到了牧原集團“教育情結”之所在。
市食藥監局發布消費警示預防亞硝酸鹽中毒
【臨海市】臨海:“老鄉鎮”為年輕干部傳經
多彩非遺進校園
商務部:我國近期將出臺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15項“精準扶貧國家標準”發布
內鄉縣:牧原集團的“教育情結”
揭西縣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
園長媽媽做聆聽者 教孩子們感恩
匯聚科技力量 推動老區脫貧——2018年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現場會側記
寧德市防控金融風險 向市民發出風險提示
省檢察院領導到我市兩級檢察機關調研
月湖區開展“尊醫重衛、共享健康”大型義診活動
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廟會昨啟動
市旅游系統部署推進掃黑除惡暨創文工作
市政務辦開展“清障提效”專項行動
重點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
惠州人注意了:市區公園景點賞月或現擁堵 請盡量避開
如皋氫能小鎮重點項目開工 打造世界著名氫能產業集聚區
提高政治站位 提升新時代信訪工作水平
澳門明德慈善會到封開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