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花鳥、人物是傳統中國畫的三種題材,其各有特點和不同,一般畫家多攻其一,偶有善其一二者,少有三項皆能。若不僅山水、花鳥、人物都有涉獵,且皆高品者,則更寥寥。而來自巴蜀的畫家劉三余在上海圖書館的作品亮相,其中國畫作品令人刮目。
劉三余師從徐芳、馮石甫等先生,吸收了吳湖帆等大師的精髓,其作品中的筆墨亦有三:焦墨、彩墨、水墨。其焦墨花鳥,筆墨獨創,韻味獨特;彩墨則從傳統中走來卻未拘泥與傳統,濃墨重色,流光溢彩,悅人心目;水墨則延續文人畫之傳統,又承襲了海上畫派之風格,海派之韻味更多于蜀地之氣息。
焦墨山水并非劉三余獨創。但劉三余的焦墨山水,莽莽蒼蒼之間,自有一段詩情,這與他的國學修養有關,不是他這個年齡段的畫家都能做到的。即使他的寫生,也是寫意——他的胸中有一團火。這一團火是他的擔當與使命,他的繪畫里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正大,雄壯,仿佛陳子昂詩歌。
劉三余表示,巴蜀山水之奇,奇在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也不離其中——其中都有一種超拔又親近之氣,形諸筆墨,筆墨是山水精華,筆墨是山水通過書家畫家而完成的一個人間夢,也就是說,身處巴蜀山水之間的巴蜀書家畫家,用藝術保留身體中可貴的地方性。
巴蜀筆墨似乎天生具有融合融洽的能力,巴蜀筆墨遠者如蘇軾如文同,它亦道亦儒,它亦出世亦入世,一筆寫出,自然流露。似乎只有巴蜀之地的人才有這樣的創造力。
本次展覽由四川省文聯、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國畫藝委會聯合主辦,上海圖書館等承辦。展覽將在上圖從12月8日展出至12月12日。
湔江水污染防治接受巡河督查
鳳崗:多部門聯合執法 依法查封一廢舊電池回收加工廠
紅安縣經濟開發區項目黨建為企業提供發展動力
郵儲銀行九江市分行深入基層百姓開展精準扶貧幫扶工作
五一節地鐵末班車延時 4月28日、30日和5月1日延長運營至24時
巴蜀筆墨糅合海派風采 劉三余作品亮相上海圖書館
[考動力] 職業教育,越來越有吸引力
民警好心為“開鍋”車加水 居然發現意外“收獲”
春節期間全市旅游共接待游客431.4萬人次
貴溪市雄石街道黨工委召開七一表彰會
息縣:“四好農村路”修到群眾心坎上
徐水區釜山合符文化開發管理處迅速落實區委二屆五次全會會議精神
成雅快速通道水津關青衣江特大橋鋼棧橋施工全部完成
中韓友好林植樹活動在蘭舉行
袁州區慈化集鎮“僵尸車”占道
[新都區]推動愛衛創建 建設健康城市
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反邪教宣傳進校園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方發布對華301調查項下征稅產品建議清單發表談話
我市試點門診慢性病藥配送上門
辰溪消防深入郵政局開展消防安全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