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維 通訊員 余江
“以前俺賣菜,經常凌晨4點就出發,騎著自行車趕往縣城,一次頂多馱50公斤。現在路修得好,車子開到地頭上,多少菜也不愁賣。政府為俺們修好了路,俺也要好好奮斗哇!”5月9日,記者隨省交通廳調研組到息縣實地調研“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時,八里岔鄉張崗村的張久華感慨地說。
對于出行,當地群眾以前這樣自嘲:“進了息縣坡,道路像雞窩。搓板路坑牛能臥,小坑還沒大坑多。”
為打好交通翻身仗,息縣以打造“四好公路”為載體,把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先手棋”,把路修到群眾心坎上。2016年以來,全縣共爭取上級交通項目補助資金1.69億元,整合財政涉農資金9.36億元,其中3.31億元用于通村通組道路建設和改造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全縣共建成農村通村通組道路1971公里。2018年,708公里通村通組公路建設如火如荼,路肩綠化熱火朝天。
在濮公山管理區中渡店村,記者看到,平坦寬闊的水泥路蜿蜒前行,串聯起一個個產業扶貧車間、文化廣場,又伸向田間地頭……
2012年前的中渡店村,并非這般模樣。那時,村民們在附近山上開礦采石、辦石灰窯,村子常年籠罩在煙塵中。“吃飯捂著碗,睡覺蒙住臉,一年吃掉一塊預制板”,就是濮公山及周邊群眾對昔日生活環境的生動描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息縣果斷關停了境內的礦山、水泥、造紙等高污染企業,把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綠化家園、加快轉型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打響了全面保護和加快治理濮公山生態環境的攻堅戰。
礦山開采造成當地交通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息縣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新修了濮公山大道、開元大道、濮淮大道三條主干道,新修扶貧通村通組水泥路20余公里,新建濮管區中心學校,新建清華園安居住房840套,新建自來水廠一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為修復濮公山生態,息縣縣直各部門參加,綠化荒山390畝,在沿淮灘地植樹造林500畝;在濮公山周邊打造生態果蔬采摘園,在沿河路南側栽植連片果木樹750畝。2016年,縣財政再次投資近千萬元對礦區進行造林綠化,栽植桂花、小葉石楠、映山紅、油松、觀賞桃樹等700多畝。
與此同時,多彩田園繪制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截至目前,全縣共申報多彩田園示范工程284個,實現了99個貧困村全覆蓋,已建成172個,投產118個。按照農村公路屬地管理原則,將樹木種植、道路衛生、道路基本養護交給所在村管理,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定人、定崗、定路段,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近萬人就業,形成路肩林帶管理和農村公路日常管護長效機制,真正讓鄉村道路暢起來、農村面貌美起來的同時,貧困群眾也跟著富起來。
相鄰水餃店互不待見 一句話引發肢體沖突
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責任擔當 堅決高質量打好三大攻堅戰
馬鞍山市120抗擊暴雪受央視新聞頻道關注
科博會|"五大經濟區展區"亮點多,小編帶你提前一飽眼福
震撼!今夜撫州這里燈光璀璨!注定嗨翻所有人!
息縣:“四好農村路”修到群眾心坎上
徐水區釜山合符文化開發管理處迅速落實區委二屆五次全會會議精神
成雅快速通道水津關青衣江特大橋鋼棧橋施工全部完成
中韓友好林植樹活動在蘭舉行
袁州區慈化集鎮“僵尸車”占道
西寧市城東區確保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
風光如畫人如詩,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安居區召開低保清理工作推進會
紅海灣開展學習宣傳活動 道德模范在身邊
徐州經開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首屆莫干山會議在湖舉行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
集安市麻線鄉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市領導調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宜昌開賽 海南選手蒙成56公斤級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