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在特色果蔬基地忙采摘。記者 歐丹丹 攝
????佛山市政協、外事僑務局、民主黨派、僑聯單位自2016年5月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吳川黃坡鎮中山村63%的貧困戶已實現穩定脫貧,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456元,今年年底將實現100%脫貧目標,預計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9000元以上。無論是項目的規模和資金投入,還是項目的效益和貧困戶參與度,在湛江所有貧困村中都名列前茅。2017年初,佛山扶貧駐村工作隊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貧困戶意愿,因地制宜,先后投入資金110萬元,分6個批次耗時5個多月,扎實開展了“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精準脫貧項目,已實現三個“百分之百”,即貧困戶百分之百參與,資金百分之百到位,收益百分之百歸貧困戶所有。
????找準扶貧產業發展路徑
????歐陽琪告訴記者,中山村的產業基礎非常薄弱,種養結構單一、分散,多年來一直沒能形成產業規模。去年,在工作隊的大力推進下,投入110萬元在貧困戶范圍內實施了“一戶一策”精準脫貧項目,基本形成了“以豬、牛養殖為主,家禽養殖為輔”的養殖產業和“以水稻種植為主,紅薯、花生種植為輔”的種植產業,但都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產業的規模還很小,銷售的渠道還很單一,業態循環還不夠完善。
????產業發展困難的原因,一是當地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當地利于參與快速形成和發展的自然資源幾乎沒有,人均土地面積非常有限(不足1畝),且難以集中整合利用,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非常薄弱,限制了種植產業的發展。二是在村勞動力資源相對匱乏。吳川是著名的“建筑之鄉”,中山村男性勞動力80%以上外出從事建設相關的行業,屬于典型的“勞務輸出型”村莊,在家務農的基本上是婦女、老人,支撐產業發展的勞動力和智力嚴重不足。三是夏秋兩季臺風時有發生,對種養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扶貧產業無助于提高村集體收入,村干部對發展扶貧產業積極性不高。養殖產業投入大。豬、牛等養殖產業項目投入大,產出慢,現已有的扶貧資金和制度支撐很難突破規模發展的瓶頸。
????重點扶持 以點帶面
????決定產業發展的必然是利潤。歐陽琪表示,中山村要發展產業,不能閉門造車,也不能盲目追隨,要多走、多看、多學、多思考,結合當地的特點和優勢,選準切入點,集中發力,重點扶持,以點帶面,讓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先發展的帶動后發展的,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優勢何在?一是有引路人。已經引進了一家愿意帶動貧困戶發展、踏實做事的農業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銷售渠道和經營思路。二是有后盾。十個幫扶單位,上百位幫扶干部形成了扶貧產品的最有潛力消費者,上級的扶貧專項資金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三是有區位優勢。中山村距湛江和吳川均約20公里,省道373穿村而過,是往返湛江和吳川的必經之路,經過多年的發展,該路段已經自發基本形成一條由農業采摘園為主的“產業集聚帶”,中山村正好處于區位中心。
????在對策上,緊跟“引路人”,依靠“扶貧盾”,融入“產業帶”,發展“采摘園”,加入“互聯網”。在農業公司的帶領下,帶動貧困戶一起發展采摘基地,采用“現場采摘、傳統渠道銷售和電商推廣”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發展中山村特色水果蔬菜種植產業。
五一路和醫院前街交叉口南側路東路邊大樹傾斜 居民擔心倒下砸人
介休市公安局開展百名民警下基層行動
潁泉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暨“重精準、抓整改、補短板、促攻堅”推進會
共創國家衛生城市共享幸福美麗甜城
城區部分公共用地成為私家停車場
一位駐村干部的精準幫扶路徑—— 三個“百分之百”讓貧困戶脫貧
觀山湖區世紀城組織居民進行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楊艾軍:賀“新人人”30 年
河西區扭住“三條線”落實安全生產巡查工作
改簽規則與內地不同 乘高鐵赴香港留意改簽退票規則
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
管委會主任龐秋原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全市殯葬改革領導小組會召開張鴻星講話
“死”資金變成“活”流水
湯原縣春節期間組織聯合檢查安全生產
蒼溪縣集中整治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秩序
關于建川博物館開館時間的公告
省農機局副局長黃育忠到我市新邵縣調研督查春季農機化工作
中國國奧隊點贊湘西黃金茶
如畫濕地入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