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訊(記者 張婷婷 文/圖)“制衣廠雖然不大,但為了將來有個穩定的發展,工人們也能安心工作,注冊公司迫在眉睫。”劉繼文這兩天除了忙著廠里的訂單,就一直在考慮公司注冊的事情。
去年年初,市民政局扶貧干部楊云昊和懷遠縣扶貧辦同志一起找到了劉繼文,鼓勵他回鄉創業。“政府提供新廠房,幫助招工人,我手里有訂單,廠子就能轉起來,還能幫助一部分貧困戶,何樂不為?”今年43歲,已經是一家服裝廠廠長的劉繼文在聽了楊云昊他們的介紹后,決定返鄉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經過大半年的籌備,市民政局協調縣扶貧辦申請了扶貧資金40余萬元,在淝河鄉新集村建起了“扶貧車間”。新建的車間里,50余臺縫紉針車依次排開,噠噠的機車聲不絕于耳。由于廠里正在趕制上海一家外貿公司預訂的四千件女裝上衣訂單,時間緊任務重,所有工人都在加班加點的干活。
車間建在家門口,這讓45歲的貧困戶張玉娟有了重新就業的機會。“以前農閑的時候,大家要么串串門拉拉閑呱,要么玩玩牌打發時間。自從開了制衣廠,大家一有空都來上班,收入不比在外打工賺得少。”張玉娟一邊快速地蹬著縫紉機,一邊熟練地完成一件女士雪紡上衣的縫線包邊。“以前俺也出去找過活,可沒有技術身體又不好,只能找些保潔工作。現在不出村子就有這樣的好工作,還有師傅教技術,俺也能安心干下去。”
“都是計件工資,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拿1800多塊錢呢!”說起自己的收入,張玉娟笑著和記者聊道,“年前剛進車間的時候,俺啥也不會,給一件男裝短褲包邊時,走針歪歪扭扭的,返工次數也多,廠里的大師傅人好,手把手地教,現在俺也是熟練工了。”
楊云昊告訴記者,新集村貧困戶多是因病致貧的,自身發展力不足,年齡結構也偏大,“扶貧車間”就業方式比較靈活,可以把一些農閑時無事可做的農戶組織起來,不僅可以提高家庭收入,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推進貧困戶脫貧。
一邊是政府投資建成的扶貧車間,一邊是有著豐富經驗和充足訂單的制衣廠,這樣的結合給新集村及周邊村莊的村民帶來了福利。據了解,目前在新集村扶貧車間就業點長期用工20余人,其中貧困戶2人,殘障人士3名,每年可以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萬元,帶動周邊的貧困戶和農戶就業務工增加收入。
寧鄉灰湯首屆夏季溫泉節啟動 邀你盛夏邊泡溫泉邊賞雪
上饒這座古塔上,出現了一條龍……
愛人要找相似的還是互補的?快聽聽他們怎么說!特別有道理!
南譙紀委監委開展“兩節”監督檢查
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
“扶貧車間”進村頭 工作送到家門口
民權縣食藥監局 四舉措狠抓“兩個責任”落實
【部門解讀】《宿州市2018年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同行評估實施方案》
長沙市藍天保衛戰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廢酸排地下三百噸!金臺首例污染環境開庭審理
宣城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即將召開
“明廚亮灶”民生工程 走進大嶺山農家樂
【公開招標】惠民縣福苑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室外綠化、停車位配套工程招標公告
我市及縣區各級教育單位積極收聽收看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打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主動仗
農 委:常州市舉辦小麥新品種技術推廣會
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紅軍城征集楹聯一等獎可獲獎千元
外賣電動車違法今年查處上萬起 外賣平臺再作懲處
金報集團獲6件一等獎居全省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