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報)記者 譚祥軍 特約記者 孔令學 王博 報道:在一般人的印象中,dna恐怕只是教科書上麻花狀的雙股螺旋,而在市公安局司法鑒定中心dna實驗室主任羅銀洲的眼里,它們不僅是揪出罪犯的鐵證,更是打拐尋親的利器。唾液、毛囊、血液……細微之處有乾坤。截至目前,通過dna比對,羅銀洲已為我市8位尋親者找到了被拐賣的子女。
2007年,根據公安工作發展的需要,市公安局成立了司法鑒定中心dna實驗室,并賦予它三項重大任務:全市重大刑事案件的現場勘查、尸檢;全市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的檢驗鑒定工作;全市被拐兒童和家庭的信息錄入工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尋親。
2009年,我市dna實驗室數據庫與全國dna數據庫聯網,極大地推動了我市尋親工作的發展。自聯網截至目前,由羅銀洲主持的dna實驗室已為我市8個家庭成功尋親。竹山籍姑娘吳家雨開棺提取已故22年父母的dna,最終找到了弟弟,就是其中之一。因故事異常感人,央視《等等我》欄目全程參與該節目的錄制,并在2017年4月16日黃金時段播出,節目長達35分鐘。
“依靠目前的dna技術,要尋親就必須獲取雙親的dna。”羅銀洲介紹,目前我市dna庫里,大約有400多個尋親的dna樣本,但因為缺乏被拐孩子和雙親的dna樣本,使得尋親工作無法進行。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尋找被拐孩子的那批市民逐漸老去、死亡,一旦火化,dna數據就再也無法獲得,將永遠無法尋親。因此,有需要尋親的市民,要及時錄入dna信息;還有懷疑自己不是親生或是被拐賣的,也要及時到公安機關錄入dna。
“公安機關有責任和義務免費為市民尋親!”羅銀洲提醒市民,公安機關會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尋親服務,只要市民有需要,就可到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免費申請錄入dna數據。一旦錄入,你的dna數據就會在全國dna數據庫里自動比對;一旦發現線索,公安機關將立即進行進一步比對,幫助市民尋親。
結對幫扶 共慶“生日”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認定東莞市科普示范鎮、科普示范社區、創客培育中心、創客培育學校、科普教育基地的通報
“百歲慈母”麥容歡離世
平昌縣2鎮成功入選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
扶貧濟困 傳承美德
尋親者錄入DNA已刻不容緩
召開“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推進會議
什么都流行共享,這樣東西居然也在嘉興出現了共享...
厲害了!宿遷這兩人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點名表揚
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來了!高考兩天預報最高溫36℃
我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員供養標準
我市民生投入提速
鄢陵縣召開第十八屆花博會旅游活動促進會
浙江公布10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佛山8大重陽登高好去處,蒼茫林海、高山飛瀑…(內附交通指引)
我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結果為良好
職工意外死亡互助保障賠付
偃師召開環保治理工作專題會議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西安市城市標志標識完善整改方案》的通知
淄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示范點暨“百姓之家云”上線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