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東鳳鎮西罟村埒尾街的麥容歡完成了她的慈母使命,走了。
這個生于1918年的女人,在歷經戰亂、喪夫和喪女之痛后,依然對兩個先天智障的兒子不離不棄,照顧他們大半個世紀。2016年5月,瘦弱的大兒子阿滿因病離世。她與小兒子阿富相依為命兩年后,如今也要說再見了。
據廣東博華殘疾人扶助基金會志愿者鐘秋蘭介紹,今年5月18日,麥婆婆因摔到腰部生病住院,一度住進了icu。志愿者前去探望,發現麥婆婆的食欲和精神狀況并不好。6月30日上午,在麥婆婆要求下,鄰居阿姨和外孫女馮女士將麥婆婆從東鳳人民醫院帶回家中。回到家中半個小時后,在兒子阿富和外孫女的陪伴下,麥婆婆離開人世。
記者昨日隨志愿者來到位于西罟村埒尾街的麥婆婆家中。只見靈堂莊嚴肅穆,靈堂前擺放著兒子阿富、女婿與志愿者們送來的花牌,小院里,鄰居街坊正為麥婆婆折著紙錢。小兒子阿富對母親的離開似懂非懂,在一旁看著他喜歡的音樂電影,但臉上收起了昔日的“招牌笑容”。
“在找麥婆婆遺照時,塵封的柜子里,我們發現她已將小兒子的遺照準備好了。大兒子離開的時候,她就知道要準備這些。”鐘秋蘭說,基金會從2014年9月開始不定期跟蹤麥婆婆的生活,年逾九旬的麥婆婆樂觀健談,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日漸老邁的阿富。據悉,目前村委正與麥婆婆外孫商議,處理阿富日后的料理事宜。
麥容歡的故事最先見于報端是2010年1月8日的《中山商報》,2012年4月15日《中山日報》以影像專題報道后,新聞圖片《九旬慈母的使命》在騰訊網影像欄目《活著》推出,省媒央媒均來到中山報道麥婆婆的事跡。她不離不棄照顧兩個智障兒子感動了不少市民,曾獲得2015年“中國好人”、2013年“華夏慈母”、2012年度“廣東影響力年度人物”、2013年廣東省“孝老愛親好人”、2013年“廣東最美街坊”、2013年度“廣東十大新聞人物”“2010年最感動你的中山女性”、2012年“中山好人”等榮譽。去年,她的故事入選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佳作。
磁縣地稅局內講外宣,貫徹落實《志愿服務條例》
我市在省運會航空模型比賽獲5金2銀1銅
這個政策發布實施,深圳臺胞紛紛點贊:我們對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
結對幫扶 共慶“生日”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認定東莞市科普示范鎮、科普示范社區、創客培育中心、創客培育學校、科普教育基地的通報
“百歲慈母”麥容歡離世
平昌縣2鎮成功入選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
扶貧濟困 傳承美德
尋親者錄入DNA已刻不容緩
召開“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推進會議
安鄉三岔河中學切實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校落地生根
別總把人生想得太壞
汝陽城關鎮西街社區黨總支通過“主題黨日”活動義務惠民生
我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員供養標準
我市民生投入提速
鄢陵縣召開第十八屆花博會旅游活動促進會
浙江公布10起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佛山8大重陽登高好去處,蒼茫林海、高山飛瀑…(內附交通指引)
我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結果為良好
職工意外死亡互助保障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