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陳甜 報道組 鄭曦
在龍游縣湖鎮鎮竺溪橋山頭自然村,90歲的江雪蘭有位人人夸贊的好兒媳婦——吳雪花,不少村民羨慕地對她說,“您福氣真好哎!有個這么好的兒媳,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她這么好的人了!”
吳雪花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贏得了家人和街坊鄰居的一致認可?近日,記者來到吳雪花的身邊,終于找到了答案。
吳雪花(左)母女與婆婆合影。
為把家中照顧好
柔弱女子只知埋頭干活
今年67歲的吳雪花,在49年前與同村的熊水林結婚,婚后兩人育有兩男一女。由于熊水林工作的關系,他經常不在家,家里的所有事情都落在了吳雪花身上,包括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料理好一大家子的生活和十幾畝田地。
性子要強的吳雪花為了把家中事情照顧好,讓丈夫沒有后顧之憂,她早就忘記自己是個柔弱的女子,只知道埋頭賣力干活。
“爺爺那時有哮喘,不能干農活,奶奶要幫忙照顧我和弟弟們,也幫不上忙。家里的那么多田地,全是媽媽一個人打理,真的很辛苦。”吳雪花的女兒熊薇薇,一講起母親,就忍不住紅了眼睛。熊薇薇還清楚地記得,以前他們還小,幫不上母親的忙,一到農忙時節,白天太曬,母親每天晚上就著月光在田地里干活,到凌晨三四點,又趕去田里插秧。那時他們姐弟幾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等他們上初中后,一有空就會幫著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別看我媽個子小,做起農活來把很多村里的男子都比下去了。”熊薇薇說,她很佩服自己的母親,以一人之力把家里那么多農活做完不說,還經常不嫌累幫別人干活,“她做了那么多,吃了那么多苦,卻從來不抱怨。”
丈夫去世后
她堅強撐起了整個家
吳雪花的丈夫熊水林,是個做事特別認真和努力的人,曾在1987年被評為省勞動模范,這讓吳雪花覺得特別驕傲和自豪,當時發下來的證書被她一直好好地保存著。
一人挑起了家中的重擔,吳雪花在丈夫回家時,也從來不在他面前叫苦叫累,反過來特別心疼丈夫。每次熊水林提出要幫她做點事,她都會拒絕,說自己一個人可以。有一次,熊薇薇看爸爸在家里看電視,媽媽在外面干活,她就覺得很奇怪,“媽媽,您怎么不讓爸爸幫您呢?”當時吳雪花笑了笑,回答她,“你爸爸在工地上那么辛苦,難得回來一次,就讓他好好休息,陪你們玩玩。而且,農活他也做不來,去的話也只會幫倒忙,還不如我一個人動作利索點。”
1999年,熊水林內退回到家里,終于和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幾年是吳雪花最開心的日子。熊水林回來后,在家中騰出了一片區域做小賣部,滿足村民的一些日常需求,喜歡下棋、打牌的村民也常到這里串門,家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可是好景不長,熊水林于2006年因病去世了。
“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了,沒想到他才在家里和我們相處了幾年就走了。”吳雪花說,她想到家里還有老人和孩子,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就當他在外面工作一樣,我們還是要過好自己的日子的。”
婆媳相處之道
把婆婆當成親生母親一樣照顧
丈夫去世后5年,公公也因病去世,再加上子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家里就只剩下了吳雪花和婆婆江雪蘭兩人相依為命。江雪蘭腿腳不方便,小腿經常腫得走不了路,吳雪花就搬到了婆婆房里,和她一起睡覺,方便貼身照顧。平時,像洗頭、洗臉、換衣服等事情,吳雪花從不讓婆婆動手,把她照顧得十分周到。
吳雪花為婆婆洗頭。
那時,很多人知道吳雪花能吃苦、懂孝順,都熱心地幫她說媒。“嫁過去可以,那得讓我帶上婆婆一起過去。”就因為吳雪花這句話,打消了那些男子想要娶她的念頭,就這樣,婆媳倆親密地像母女一樣生活了一年又一年。
“沒她照顧,我活不到今天。”說起吳雪花,江雪蘭很是感動,“她是我心里最好的兒媳婦。”
熊薇薇也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婆媳相處之道,“我媽從來沒有和奶奶頂過嘴,事事都順著她,我現在也不和我婆婆吵架,因為知道老人家聽了不好聽的話,要生氣,對身體不好。”
“媽媽就是家里的精神支柱,只要她還在,這個家就一直都在。”熊薇薇告訴記者,因為放不下家里的母親和奶奶,她每周都會抽空回家一趟,和她們聊聊天,給她們做點好吃的,順便幫母親做做家務。
記者手記
如果得到少數人的稱贊,那說明你做得還不錯。但是,像吳雪花這樣,獲得了身邊人的一致認可,那說明她真的特別優秀,已經成為了大家心中的榜樣。吳雪花年輕時,一人扛下所有農活,不喊累不抱怨;中年時,又不幸失去丈夫,一人撐起整個家;如今,年紀大了,還一如既往地照顧年邁的婆婆,讓人說不出一句閑話。
正如村民對吳雪花的評價——她人好,很難再找到一個像她這么好的兒媳婦!
您在怎樣的家訓下成長?您家的家風是什么?我們與您一起追溯“孝”與“善”的精神本源。歡迎與我們聯系,曬家訓、傳家風,講述您的家庭故事。
委領導到大崗村調研落實奮戰100天扶貧工作任務
省運會氣排球決賽資陽代表隊摘得青年女子組桂冠
付志方會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客人
夏日荷韻
武漢首個“證照分離”備案事項在武漢開發區辦結
好兒媳是這樣煉成的
曾超群調研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工作時要求 緊扣目標狠抓落實 全面完成年度任務
江陽區黃艤鎮:安全檢查常態化 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釋放最強吸引力
淮陰區探索弱勢群體救助新模式
牢記使命勇擔當 提升本領增能力
臨潼區召開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動員大會
百所學校進行“午托”試點 多數家長傾向校內托管
四眼井社區開展“青少年應急救護進校園”知識講座活動
武義創建鄉村“文學藝術原創基地”
我省作家榮獲兩項大獎
84歲的"寧波好人"蔡體生又繳四千元特殊黨費
守護藍天不惜力,禁放煙花出實招 家里還有鞭炮?快拿去置換生活用品
市長田樹槐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05次常務會議部署簡政放權、加強區域合作、民心網投訴辦理等重點工作
居民反映一輛清理化糞池的罐車隨意排污污水流入高井河影響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