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社保卡,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看病的功能,其實不然,社保卡的功能可多了,除了看病,還能當身份證、銀行卡等功能使用。近日,記者從市人社部門獲悉,截至2017年底,如皋市發放社會保障卡586576張,累計持卡人數達1281003人,社會保障卡累計持卡人數位列南通縣市區第一,基本實現動態全覆蓋的目標任務,有效保障了如皋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改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并軌等社會保險經辦業的開展和參保人員個人待遇的結算用卡。
社保卡的發展,是人社部門面向公共服務交出的一份重要答卷。緊隨業務發展和技術進步趨勢,社保卡歷經數次技術升級,在堅持全國統一標準、進行高安全性設計的基礎上,加載了金融功能,擴展應用范圍,第三代社保卡更是新增了非接觸用卡、非對稱安全認證體系、生物特征識別、個人CA證書等全新功能,成為當前國內安全性、應用面最優最廣的電子政務卡。
2012年,如皋市社會保障卡項目從零起步,多年來,為了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發行及綜合應用工作,市人社部門按照“整體推進、分步實施、急用為先、逐步拓展”基本原則,從數據采集、制卡、發卡、用卡等流程出發,明確工作內容和完成時限,加速推進社會保障卡發放工作取得新突破。
服務窗口延伸,如皋市利用合作銀行網點建立社會保障卡服務窗口,實現社會保障卡信息采集、卡發放、卡激活的各項業務需求,達到“社會保障卡一站式”服務要求,提高了卡發放的準確率、激活率。以用促制發,通過社會保障卡在職工醫療、機關事業養老、居民養老、社會保險銀行代扣代繳等業務方面的充分運用,提高社會保障卡利用率,促進服務對象的持卡意識。集中信息采集,如皋市將新農合參保人員信息、公安戶籍信息、駐村集中采集信息進行數據比對,完善了大部分不能現場采集對象的制卡數據要求,批量集中制卡,確保所有參保對象的用卡需求。現場制卡,提前申報預制卡,使用制卡機現場信息采集制卡,保證急用卡、補換卡人群的需求。
時代在變,群眾的需求在變,社保卡也因時而變。從醫保持卡結算起步,如皋市社會保障卡功能已拓展到就業、社保、勞動關系、人事人才等人社各業務,從本地用卡,拓展到跨省就醫住院費用持卡結算,并在養老金發放、行業繳費等領域落地開花,漸成政府民生服務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同時,我市人社部門積極探索線上應用,在流程優化、技術設計等方面做了很多創新。
目前,如皋市社保卡的功能包括接受就業服務、領取養老金、看病報銷、申領工傷保險待遇、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享受生育保險、參保查詢等。社保卡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目前已有102項典型應用,這些功能全國平均開通80%,如皋市已開通全部應用。名為社保卡,其功能可不止這102項,民政、衛生計生、公積金、殘疾人服務、涉農補貼等服務事項,將越來越多地搭載在社會保障卡上,實現一卡多用。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還與公用事業對接,方便民眾,居民可持卡繳納水、電和煤氣費等。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社保卡的線下應用和線上應用同為社保卡的重要應用形式,實體卡的“錨定”作用更應充分確認。未來的社保卡線上應用將以線下社保卡為基礎,實現“一一對應”,惟一映射,實體卡應用人群更具廣泛性,在身份認證等公共服務應用場景中更加直接、便利。下一步,如皋市將按照全市推進社會保障卡綜合應用工作要求,全力推進,分步實施,逐步實現“一卡多用、全國通用”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