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很多人喜愛的夏日消暑娛樂活動之一,但夏天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季,據資料顯示,全球每年37.2萬人(每小時40人)死于溺斃,溺亡已成為兒童和年輕人死亡的十大殺手之一。
那么,該怎樣有效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我市中小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水上救生教練和應急救護培訓講師還建議,家長在教孩子懂得遠離危險水域的同時,也應教孩子學會如何正確施救。
學校這樣做
□全媒體記者 林銳磊
齊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初至今,該局已多次下發有關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文件,并召開預防學生溺水專項整治工作會議,組織開展督查工作。各地教育部門在聚焦難題破解上下功夫,建設好安全工作隊伍,指導各校迅速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運用好群防群治聯防聯治聯動機制,抓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深化校園安全管理,為師生創建平安有序教書育人環境。
為增強教育合力,在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和推動下,各中小學校通過致家長一封信、校訊通等渠道,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系,提醒家長增強安全監護意識,加強周末、節假日對孩子的管理,與學校一道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護航。部分學校還通過家校微信群、“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動員廣大家長參與到防溺水專項行動中來,努力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多措并舉強化安全意識
近期,榕城區實驗學校開展了防溺水系列教育活動:國旗下講話明確教育目標,提高師生對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視,營造預防溺水的校園氛圍;各班開展防溺水教育主題班會,或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明白游泳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或通過案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或發出倡議號召學生不到山塘水庫等危險地方游泳、不到溪邊玩耍;通過班級微信群、校園廣播、led屏等多種渠道向學生家長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提醒家長重視對孩子的防溺水教育,進一步強化學生和家長的防溺水安全意識,織牢織細防溺水安全網,讓安全教育警鐘長鳴。
普寧里湖鎮初級中學也開展專題教育,該校多措并舉,將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該校各班級除了召開“珍愛生命、防止溺水”主題教育班會外,還組織學生背誦防水安全三字經、觀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影片、召開話題討論會,向學生介紹游泳安全知識,教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自救辦法,組織學生講述學校、家庭周邊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避免溺水事件發生的建議。形式多樣的教育,讓學生明白防溺水的重要性,真正感悟到了生命的寶貴,培養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
小學六年級班主任王怡敏說:“防溺水安全教育一直是安全教育的重點。近期,我們通過觀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動畫片、組織學生誦讀‘防溺水安全三字經’等方式,講解預防溺水措施,讓學生從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中體驗溺水事件的嚴峻形勢,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防溺水知識和溺水后的自救辦法,鍛煉學生們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
八年級學生謝奕桐說:“通過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我和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溺水事件的可怕。如果存在貪玩、僥幸心理,私自到水庫、湖泊游泳,就有可能會發生意外。因此,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才能遠離危險。”
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林銳磊 攝
孩子看過來
□全媒體記者 李靜玲
預防溺水,記住“六個不準”
“兒童到水邊玩耍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下水摸魚、撿落入水中的物品、孩子擅自下河玩水、三五成群結伴游泳也容易導致溺亡事故的發生。”省紅十字水上救生教練黃旭盛告訴記者,“預防溺水,首先要反復強調‘六個不準’: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準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有些人毫無顧忌,直接往池里一跳就開始游泳了。“游泳前一定要了解和遵守一些注意事項,先做伸展運動暖身,并沐浴做好個人衛生后才能下水。”黃旭盛表示,“飯前飯后酒后、劇烈運動后不宜游泳,生病、精神或情緒欠佳時不可下水,在水里不宜停留太久,以免過度疲勞,在水中不過分自信或逞強好勝。”
“還有一個誤區,大部分人游泳用的都是充氣式游泳圈,認為萬無一失的安全。”黃旭盛解釋說,充氣式游泳圈多在游泳池和淺水區使用,用于輔助學習游泳,如果到江邊或海邊游泳,一旦在水中遇到亂石或尖銳物品,充氣式游泳圈很容易漏氣,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稍不注意就可能釀成溺水事故。所以,在選購游泳圈時,最好選擇泡沫式游泳圈。
遇意外沉著冷靜,智慧救援
據分析,一次溺水事件造成多人溺亡的案例中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救援方法不同,如盲目下水救人、手拉手人鏈救援等。
“會游泳不等于會救人,不會游泳也可以救人。一旦發現有人溺水了,我們要沉著冷靜,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施救,同時發出呼救信號。”受過多種專業培訓的楊秋紅是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講師,她說,尋找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拋向溺水者,避免他沉入水中,在岸上尋找長竹竿、樹枝或把衣服、毛巾打成繩結,趴在地上遞給落水者,讓落水者抓住之后拉上岸。上岸后,如果他嘴和鼻子里有水草、泥沙等,要將其頭歪向一側,清除污物,使落水者能呼吸;如果發現落水者沒有呼吸、心跳,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搶救,邊搶救邊等救護車到來。
“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夠朋友!”“救不上來同伴是自己的錯,自己害怕而隱瞞事情。”楊秋紅強調,這樣的行為都不可取,及時找大人來幫忙才是真正在幫助同伴,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若自己無力救上同伴,千萬不要有心理壓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隱瞞事實,導致沒有讓大人知道或及時報警,耽誤寶貴的救援時間。此外,各位家長不僅要監管好孩子,也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教育孩子遠離水庫、池塘等危險水域,教會他們智救,避免事故的發生。
(編輯:林勇珊)
臨潼17歲網絡男主播以“戀愛”名義騙錢被刑拘
西鄉塘區召開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大會
南充保安無償獻血17年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三亞老字號餐飲名店”綜合評審結束
安塞區委書記任高飛調研“雙違”整治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炎炎夏日,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峰峰集團大淑村礦工會創辦“五站”服務職工
茂名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主任會議召開
南靖南坑:強化兩違拆除 助力百日攻堅
執行法官登門給老人送子女贍養費 還帶去援助律師
湖南省“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冀州區第五屆道德楷模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受高溫酷暑天氣影響 韓國今夏已有14人死亡
陳奕威: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科學防治冬季兒童呼吸道感染——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振西做客本報網絡直播間
全市征集人防文藝作品 優秀者將分享兩萬元獎勵
寧波市委關于推進清廉寧波建設的決定全文刊發
16支醫療服務隊下鄉送健康
省防暴反恐領導小組來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檢查工作
南昌交警“黑科技”精準抓拍開車接打電話勿抱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