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著涼感冒有所抬頭,我市還未真正入春
老人小孩穿衣得多“捂”兩天
最近一段時間,大慶的天氣可以用“逗你玩”來形容,還記得清明節前后,氣溫升至15℃,上個周末,因為雨水的到訪,氣溫幾乎重新“歸零”。
難怪有的市民說:“現在是冬還是春,真讓人弄不懂。”
與些同時,忽高忽低的氣溫,讓一些因著涼而來的疾病有所抬頭。
4月15日,記者為此來到相關部門進行了采訪。
看天出門:時下氣溫最多變
時下已進入4月中旬,路邊的小草開始吐出新綠,但我市氣溫仍然較低,還沒有達到春天的標準。
據了解,按照氣候學的標準,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超過10℃,才能算作是真正地進入春季。
而我市通常會在4月底進入春天,常年平均入春的時間是4月28日。
“我市真正進入春季還有待時日。”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提醒說,時下正是冬季與春季的過渡季節,冷暖空氣勢力相當,而且都很活躍,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
所以,出門前要及時查看天氣預報,注意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
除了氣溫變化的幅度大之外,空氣干燥并多大風天氣,是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
一次大風天氣的到來,帶來了冷空氣,氣溫下降,同時降低了空氣濕度。容易引起感冒、鼻炎、關節炎、精神病、皮膚病等病癥。
穿還是脫:著裝以15℃為標準
天氣變化無常,又到了“亂穿衣”的季節,有人穿棉襖,還有人穿小衫。
對此,市中醫院保健科主任王健醫生表示,在氣溫變幻無常時,穿衣“減”得太快和“捂”得太多,都容易感冒。
市中醫醫院門診情況顯示,近期感冒有所抬頭,患者中,有穿得太單薄的年輕人,也有捂得太多出汗后著涼的老人和小孩。
那么,“捂”還是“不捂”,有沒有標準呢?
對此,王健介紹說,可以把15℃作為穿衣的標準。如果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就可以把厚外套脫掉。
但如果一天中的最高溫和最低溫相差8℃以上,早晚出門時,就應該隨身帶一件厚外套。
此外,減衣服時要遵循“先減上再減下”的原則。
對于上衣和褲裝,最好是先減上衣再逐漸減褲子,因為下身的血液循環不如上身好。
另外,在減掉衣服以后,還要注意做好頸部的保暖,出門最好戴條圍巾。
放下褲腿:避免露腳脖傷關節
最近一段時間,正在讀初二的女孩李佳佳總說腿疼。
開始,媽媽還以為是缺鈣造成的。后來到醫院一就診,十幾歲的小孩兒,居然得了老年人的常見病——關節炎。
醫生說,李佳佳的病是凍出來的。
原來,清明節后,李佳佳也趕了一把時髦,將褲腿卷起來露出腳踝。
有時天冷,她的腳脖兒凍得通紅,但為了美,她還是堅持這樣穿。
小小年紀,硬是凍出了“老寒腿”。
時下,很多人認為露腳踝是一種時尚,但王健卻為這些年輕人捏了把汗:“看似只是露出短短的一截,卻可能引發疾病。”
王健說,腳踝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承重關節,由于腳踝皮下脂肪較少,所以它的保暖性能比較差。
如果過早把腳踝露出來,有可能導致腳踝的踝關節疼痛,甚至是腿寒。
長此以往,可能造成關節損害、關節炎等。
另外,女生穿露腰或過短的外衣,也是健康隱患。
“女生宮寒會導致痛經,甚至影響生育。”王健主任說。
臨床上,女性宮寒的現象很普遍,不少20多歲年輕女性就有病征。除體質問題外,衣著太單薄,不注意后腰及小腹保暖,也是原因之一。
大慶晚報記者 陳曉華 制圖/劉昱
鴻良農業公司收購國儲糧3.67萬噸
東坡區召開全區整區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培訓會
大暑 我們已抵達夏日的頂端
北大附校幼兒園聊城園高薪誠聘招生主管
體育館公益嘉年華活動啟幕
天氣忽冷忽熱還未真正入春放下褲腿多捂兩天
寧國市:富而思源 踐行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博羅縣六鎮開展博東片共青團“青年大學習”主題活動
稅務總局出手了 明星要哭暈傳8月起明星個稅稅率6%改為42%
北海出口加工區舉行招聘會
槐蔭區實施三項舉措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2019屆畢業生搶先機求職
今年前5個月我市優良天數為74天同比增加3天
唐山檢驗檢疫局多措并舉確保進出口危化品質量安全
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定檔9月21日
調研革命老區扶貧攻堅工作——探訪欽南區大番坡鎮青龍村鐘復鳴自強獨臂女養蜂脫貧
今年完成77萬畝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王京文出席相關會議
熊鋒松到百侯、三河調研古驛道保護利用情況
嘉善縣率先將康復輔具租賃納入長期護理保險補貼范圍
市統計局到馬邊檢查深化統計體制改革和名錄庫規范化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