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陳青山的板車和物品被裝上小貨車,最后100公里老人乘車回家
好心人為陳青山打印的線路
從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到四川廣安市武勝縣金牛鎮,地圖顯示1700公里。
這段距離,75歲的陳青山決定,自己拉著平時拾荒用的板車徒步回家。
2016年12月27日,陳青山從廣州正式出發,一路上驚險不斷,連人帶車滾進水溝、摔下10多米高的荒坡……當然,沿途他也遇到了不少好心人,他們幫他推板車,為他打印地圖、送他食物。
今年5月7日,老家金牛鎮鎮政府和派出所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后,專程開車前往重慶長壽區石堰鎮,將徒步到此的他接回老家。
出發 /
帶上鍋碗瓢盆,七旬老人拉板車徒步回家
2015年秋天,在廣州流浪了整整10年的陳青山,突然有了回老家看看的想法。
“就是回去看看親戚,看看家鄉這些年的變化。”陳青山75歲,廣安市武勝縣金牛鎮人,家里排行老三,下有一個妹妹。上世紀八十年代母親去世后,這個自稱“內心很孤獨,想出去走走”的單身漢,獨自前往廣州,最開始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后來靠撿破爛為生。
陳青山上一次回家還是2005年,但在老家待了不久,便再次乘火車回到廣州。在廣州,白天到處撿破爛,夜幕降臨便在街頭睡一晚。
“(撿破爛)一個月有幾百塊錢收入。”在廣州流浪11年的日子里,好心人會送他食物,他也自己買米煮飯,或吃別人吃剩的盒飯。每隔一段時間,陳青山都會給老家的妹妹打電話問候平安。自己沒有手機,大多數時候,他會借路人手機給妹妹打電話,“好心人還是多,也不收我錢,畢竟是別人手機,也不好多講,每次講兩三分鐘。”
最后一次給妹妹打電話,是在2015年秋天。他在電話里告訴妹妹,自己打算回老家看看,但身份證丟了不能買火車票,打算走回來。
“這么遠,你走得回來?”70歲的妹妹陳谷英認為哥哥開玩笑。這是兄妹倆最后一通電話,隨著老家座機壞掉,陳谷英再未接到哥哥的電話,她沒想到,哥哥真的會徒步回家!幾天前,金牛鎮鎮政府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將哥哥送到了自己家里。
跟妹妹通電話后,陳青山在廣州又待了1年多才正式出發,他解釋說:“我這個人隨意得很,想走就走。”2016年12月27日早上,他將鍋、碗、干糧、撿來的衣服、一床破棉被等家當搬到板車上,板車是他一年前靠拾荒攢下的550元錢買的。還有一本撿來的小學生新華字典,也放到了板車上,“我平時要看”。
出發的時候,他身上只有幾十塊錢,“就一邊走一邊撿破爛嘛,總會走回去的。”陳青山這樣想,他聽說過“背包客”這個詞,這輛載滿物品的板車就是他的“背包”。出發前,陳青山找來兩塊塑料薄膜,遮擋好板車,從廣州白云區三元里出發了。
旅途 /
好心人送兩份地圖,為他優化路線
11年前,從重慶坐火車到廣州時的路線,陳青山依稀記得。他打算沿著當年火車載他到廣州的方向,走國道省道,從廣東經廣西、貴州、重慶,回廣安老家。
陳青山拉著板車從廣州三元里出來,路途都還算平坦,但進入廣西后,上坡路多起來,他感到有些吃力。原本,他計劃每天走一二十公里,但有時候遇到陡坡,一天只能走一公里左右。
陳青山告訴成都商報記者,2017年春夏之交,他進入廣西宛田。一個傍晚,他將板車停在斜坡道路上休息時,忘記用石頭擋住車輪,車子突然后退,他連人帶車一同滾進路邊排水溝。因為腿受了傷,他便用塑料薄膜在路邊搭了一個簡易帳篷休養。
在帳篷里住了20來天,一名熱心人得知他的計劃后,給他打印了兩份地圖,并幫他重新規劃了一條路線。“他說這條路比我自己計劃的那條路要近四五百公里。”陳青山將兩份地圖小心翼翼裝在一個白色塑料袋子里。
5月11日,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這兩份地圖,因經常翻看,地圖已顯得破舊,一些字跡模糊不清。地圖上的黑色粗線,就是陳青山后來徒步的路線,起點是桂林,走321國道、209國道、319國道,經湖南懷化、鳳凰,過重慶酉陽、彭水、長壽到達廣安,全長1143公里。
陳青山說,自己在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有素不相識的人給自己送飯,有放學的小學生幫自己推板車,有路過的背包客跟自己聊天、送小吃。
遇險 /
曾滾下10多米荒坡 也曾被摩托車擦掛
回家的路,并不好走。
陳青山說,去年在翻越重慶與貴州交界的天星坡(音)時,差點喪命。那天早晨,他從山頂拉著板車剛沿著坡度很陡的道路走了一兩百米,腳下不慎踩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但板車并未停下來,反而推著他朝公路下邊滑行。
“當時想今天死定了。”滑行10多米后,陳青山和板車一起翻滾下路邊十五六米高的一處荒坡。幸運的是,陳青山沒有受傷。兩名路人看到,幫他將東西抬上公路。這次突發情況耽誤了陳青山一天的時間,附近一位村民讓孩子給他送來了飯菜。
“一路上,遇到的危險有七八次。”陳青山說,曾經被摩托車掛到,或是被行駛的汽車擦倒。
2017年12月17日下午,陳青山拉著板車經過重慶市彭水縣鹿角鎮鹿角一號隧洞口時,板車不小心翻到在路邊水溝里。鹿角鎮派出所副所長李雄和民警陳文剛出警返回派出所時剛好碰見,二人立即下車幫忙將板車從溝里抬了出來,又從地上撿起散落一地的物品。
鹿角派出所處的李雄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當時他們本打算“買”下老人板車上的物品,然后送他乘大巴車回家,但被拒絕了,“我不想給國家添麻煩,謝謝你們的幫助”。無奈之下,李雄和同事回到鎮上買了一些方便面、餅干、面包和礦泉水送給陳青山,兩人還打算給他一些現金,但被陳青山拒絕,“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吃的東西我收下,錢我一分也不要”。陳青山說,自己不會主動乞討,也不會要別人給的錢。
樂趣 /
沒事就翻新華字典,一本字典都看完了
陳青山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從廣州到重慶的路上,途中曾多次遇到熱心警察,后者都主動為他提供幫助,但送他回家的提議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們讓我坐車回家,那樣的話,我板車和車上的東西就沒法帶,我不干。”
2018年春節,陳青山是在重慶市涪陵區馬鞍鄉過的。除夕夜,天空不時出現煙花,陳青山沒心思看,在帳篷里蒙著被子睡覺,“我在大城市什么沒有看過。沒事的時候就翻翻新華字典,一路上,這本字典都看完了。”正月十六,陳青山拉著板車繼續出發。
5月5日晚,重慶市長壽區石堰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轄區一村委會屋檐下,睡著一位老人。石堰派出所輔警文武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和同事當晚8點左右趕到村委會時,老人正在屋檐下睡覺,并拒絕去派出所值班室睡。第二天一早,他們買上包子饅頭去看老人時,對方已經“起床”準備走了。
“我們不放心,他這么大年紀了,拖著板車走在路上也不安全。”文武說,派出所根據老人提供的信息,聯系到其老家派出所,并輾轉聯系到陳青山的妹夫。5月7日下午兩點左右,陳青山的妹夫舒衷亭和金牛鎮政府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趕到石堰鎮,見到了正在路邊休息的陳青山。
看到妹夫,陳青山很驚訝,但他仍舊拒絕乘車回老家。此前,金牛鎮政府工作人員得知老人的情況后,除了安排一輛小車,還特地安排了一輛小貨車,“就是怕他舍不得板車和物品,這樣子就可以用貨車給他拉回來。”
最后,經過多番勸說,陳青山終于同意坐車回家。他的“私有財產”則裝在貨車上一路回家。
遺憾 /
沒走完最后100多公里,接下來想去西藏
5月7日下午,陳青山回到了武勝金牛鎮,暫住在妹夫家里。
“一共走了496天。”陳青山覺得很遺憾,到家的最后100多公里,是坐車回來的,不是自己徒步完成。說起這事,他對著記者一直嘆氣。
金牛鎮政府民政所負責人黃建祥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鎮上考慮安排陳青山到當地敬老院居住,費用由政府承擔。但是陳青山對這個提議有些不情愿,“那里面不自由,我還想出去走走”。
陳青山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是一場旅行,他接下來準備去西藏拉薩、四川九寨溝走走。當然,還是拉著板車,帶上干糧,和以前的方式一樣,“如果活得更久,我還想周游全國呢。”
一旁的妹夫勸他打消這個念頭,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院子里,拆卸下來的輪胎和車架隨意擺在院子里,陳青山的“私有財產”散落一地,妹妹抱怨他,都是些沒用的垃圾。陳青山也覺得不好意思:“過兩天我來收拾收拾,沒用的東西我就拿去扔掉”。
成都商報記者 王超 攝影報道
原標題:75歲“背包客”徒步回家
民革唐山市委學習貫徹中共市委十屆五次全會精神
南通本地產電動工具存在缺陷被召回
“流動博物館”巡展開啟,讓歷史文化流入更多人心
嫩江縣委書記楊劍波檢查光伏發電扶貧產業項目建設施工進展情況
市旅發委積極開展 “學報告 ‘五大一新’走在前”主題活動
496天1500公里 75歲“背包客”徒步回家
公車標識“升級版”彰顯接受監督誠意
[武侯區]校企合作助力環川大知識經濟圈建設
問河哪得清如許 為有“河長”治河來
女老板支付寶萬元余額不翼而飛 賊手竟是前員工
西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上饒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人員招聘公告
6月14日永泰縣級專項儲備糧輪換競價銷售交易會公告
【央視快評】開啟大國外交新征程
巾幗志愿者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八旬老人也打這個渣男該抓
復興區委書記潘利軍到邯鄲市圣龍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指導工作
市農業局到三溪橫山村調研“雙水雙綠”種養模式合力打造“雙水雙綠”示范基地
2017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出爐家鄉環境“好評率”,臺州排全省第二
風吹藍天晴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