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市民文化節排舞大賽
公共文化服務,顧名思義,即為社會全體公眾提供文化服務,鼓勵全民參與、享受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造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共同組織開展的一項戰略性工作。目前全市已擁有3個國家文化先進縣,8個省級文化先進縣(國家級先進縣),13個省級文化強鎮,80個省級文化示范村(社區),5個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區)(國家級2個,省級3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之鄉,溫州又使出了哪些絕招呢?
邀鄉村居民走進文藝殿堂
就在上個月,溫州美術界大咖張成畢帶著畫布、畫筆走進洞頭東岙漁村,給那里的美術愛好者帶去了一堂生動的水彩課,還現場指導他們畫出眼前的碧海藍天。當天前來聽課的學員中,有學校的美術教師,也有喜好漁民畫創作的漁夫,他們紛紛給這場培訓課點贊:希望今后有更多這樣的文化課程走進海島、鄉村,讓他們也能時常感受到文化藝術帶來的愉悅。
村民的心聲不是夢,在此之前,市文化館已將專業的聲樂課程帶進泰順、永嘉,現場反響熱烈。這是文化館推出的“鄉村行”活動,暑期的兩個月時間里,他們已將20余場高端藝術講座送到鄉村居民的家門口。
其實帶課下鄉只是一部分,為解決鄉村、海島公共文化服務供需不充分、打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市扎實推進“鄉村文藝繁星計劃”,采用單獨建團、鄰片組團、互補聯團的方式組建鄉村藝術團,同時進駐基層公共文化陣地參與運營和提供服務。通過文化干部“網格化、下沉式”分類指導,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打造村民“自我創造、自我表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實現從“向基層送文化”到“在基層種文化”的根本性轉變。
此外,村歌大賽、農民文化藝術節、海洋漁民文化節、文化禮堂千隊萬人巡演等鄉村文化品牌活動也逐漸扎根民心,成為鄉村居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品牌效應”為民提供便利
拿出手機對準二維碼,就能將免費文藝課程“掃”進家門口,這項便捷服務在本地已可以實現。今年6月,文化館推出“十大項目”公益課程,包括書法、美術、薩克斯、爵士舞等等,每個門類開設12個班級,而教授課程的專家學者中不乏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美術家協會會員等。只要符合活動要求的市民都可以掃碼參加,一時掀起一股“報名熱”。
顯然,“文化惠民、文化便民”從來不只是一句口號,細心的市民會發現,現在市區很多brt車站里,都能看到紅色郵筒狀的“城市書巢”,這個全國首創的圖書公益漂流項目運行8個多月以來,已收到社會捐贈圖書志愿服務6300余人次,儼然成為我市一道暖心的文化風景線。
近年來,包括“城市書巢”“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文化會客廳”“非遺體驗基地”等公共文化品牌相繼打造成功,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全天候的公共文化服務。其中,“非遺體驗基地”通過展示與體驗的雙重方式,創新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市民文化活動,為傳承、弘揚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提供范本。
現代科技與文化服務的碰撞
線上下單、線下寄送,這種“淘寶式”的借書服務滿足了“懶人們”的看書需求,足不出戶就能把熱乎乎的新書捧在手心。據了解,市圖書館5月份啟動了這項“書香門遞”服務,借助“互聯網+”技術,整合利用郵政快遞服務,打造線上菜單式服務新平臺。市民只需在“網借平臺”下單選書,付5元快遞費,新書就可以快遞到家。開通服務僅半個多月時間,圖書館就接到讀者微信下單471份,累計寄出圖書2300余冊。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早已與科技網絡分割不開,公共文化數字化服務平臺應運而生。我市通過整合文化陣地、文化活動和用戶資源,提高文化設施遠程服務能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網絡直播平臺是市民新的消遣方式。我市緊跟潮流,運用全媒體技術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務“云端百姓大舞臺”,利用微信、網站、網絡電視等渠道直播公共文化活動,提供數字化公共文化點播服務,從而打破了空間、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實現有限資源效能最大化。
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溫州文化云”將整合宣傳文化點單服務平臺和新聞信息平臺,統籌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有效資源,構建起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文化綜合數字服務平臺,為市民提供系統、高效的公共文化數字化遠程服務,實現共建共享。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文化的行列,爭做一名“文化人”。但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腳步仍未停歇,接下來市縣兩級將重點新建、擴建和改建一批文化設施,繼續完善“15分鐘都市文化圈”和“30分鐘農村文化圈”,促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全面達標,以設施標準化促進服務均等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我市將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數字化、社會化,建成覆蓋城鄉、網絡健全、結構合理、便捷高效,具有溫州特色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記者 金葉)
金融詐騙時有發生 莫貪“餡餅”才能守好“錢袋子”
孫志浩調研鐵路建設項目
吵架升級變斗毆 沖動傷人陷囹圄 20年鄰里情了
市科技局組織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大掃除活動
堅決打好掃黑除惡主動仗攻堅仗 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視頻會召開
溫州“放大招”刮起“文化潮”
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示范作用明顯值得推廣
黨政主要負責人既掛帥又出征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工作
朝天區三舉措保障2017年招商工作得實效
黃巖:“垃圾革命”換來潔美家園
鶴壁改革開放40年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現
斑馬線前講禮讓讓出滿城溫情
醫保政策有變動
國內無痛分娩率不到10%東西部差距大 為何推廣難
離婚后遭遇“被負債”
四川開展“水中大熊貓”——長江鱘拯救行動計劃
開往春天的列車 穿梭油菜花田美如畫
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立法座談會 聽取《晉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討論意見
嘉興市交通運輸局顧國強局長到城郊處第三黨支部宣講十九大精神
慈善書畫雕刻義展走進六安 善款全部用于我市公益事業